车载声学系统
搜索文档
上声电子系列十二-三季报点评: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车载声学系统产品持续放量【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13 14: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68亿元,同比增长1.67%,环比增长5.19% [3][10]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21.35亿元,同比增长7.06% [3][10]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减少35.79%,环比减少12.82% [3][10]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减少28.83% [3][10] - 净利润下滑主要因合肥新工厂初期运营成本高、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调及政府补助减少 [3][10]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8%,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但环比提升0.8个百分点 [5][14] - 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20.4%,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 [14]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6.5%,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 [5][14] - 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净利率为6.2%,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14] 费用控制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四费率为13.81%,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3.57个百分点 [19] - 2025年前三季度四费率为13.00%,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 [19]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变动-0.14、-1.02、-0.23、-0.96个百分点 [19] 市场地位与份额 - 公司车载扬声器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12.64%增长至2024年的15.24% [7][23] - 2024年中国市场占有率高达25.42%,美洲和欧洲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42%和13.28% [25] - 公司是国内市占率第一的车载扬声器制造商,1997年即成为上汽通用供应商 [23] 产品升级与单车价值 - 产品从单一扬声器升级为“扬声器+功放+AVAS”声学系统组合,单车配套价值从100-200元大幅提升 [7][27] - 中档配置单车价值可达300-500元,部分高端车型配套价值量提升至1000元左右,增长约6倍 [7][27] - 2025年上半年推出AI全景声音响系统,配备53扬声器、4000W大功率功放,属业界首创 [3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实现从硬件到软件,从扬声器、功放到算法的全自研能力 [7][33] - 2025年上半年共申请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33] - 致力于构建自研芯片+智能算法+车规验证的三维技术体系,推进纯数字链路全景声场方案商业化 [7][33] 产能扩张与客户拓展 - 合肥新工厂于2024年底投产,目前处于产能爬坡期 [8][34] - 公司申请发行可转债,计划对苏州本部扬声器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 [8][34] - 2025年上半年已获得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的新项目定点信 [7][31] - 推进捷克与墨西哥生产基地的自动化改造,以支持中国车企出海 [34]
瑞声科技与“极氪们”平等对话,汽车供应链企业走到聚光灯下
经济观察网· 2025-11-02 01:4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首次系统性地将其在智能汽车等移动终端积累的感知技术体系进行全景式展示,标志着从消费电子声学巨头向智能汽车领域技术共创伙伴的战略转变 [2] - 公司从提供单一扬声器或麦克风的零部件供应商,转变为提供覆盖硬件、软件、算法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3] - 公司采取生态整合战略,通过收购补齐能力短板,例如2024年完成对premiumsoundsolutions(PSS)80%股权的收购,并于2025年6月与车载麦克风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初光汽车举行战略合作暨控股收购签约仪式,以联合研发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 [3] 技术能力与产品方案 - 公司展示的核心技术包括声学(70dB低功耗麦克风、80dB光学麦克风)、光学(潜望长焦方案)、触觉(超薄马达)、散热(主动散热高性能电磁风扇)等,这些技术被跨界整合以解决汽车智能座舱的系统性问题 [3] - 公司与极氪深度合作,为极氪9X创新性构建"9.2.4.8"多维声学系统,该系统支持杜比内容,并通过前后各一支低音炮的差异化布局确保澎湃低音 [4] - 公司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从明确核心目标开始,将目标拆解至系统架构、功放、扬声器乃至具体材质选择,例如为提升节奏感而选择特定振膜材料并提升声压级 [4] - 公司提出声光电一体化的4D多维度体验是智能汽车未来演进方向,要求具备将声学、光学、触觉反馈、结构件等多项技术跨域融合的能力,以提供场景解决方案 [6] 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智能化变革,汽车从纯粹运输工具演变为"独立的第三空间",车载声学成为融合硬件、软件、算法与场景理解的沉浸式体验核心 [2] - 产业本质重构促使车企迫切需要能提供系统性、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技术共创伙伴",而非单一零部件供应商,供应链企业需深度参与甚至主导系统级体验的创新与整合 [2] - 在智能汽车时代,车载声学从锦上添花的配置跃升为定义车辆豪华与舒适度的核心部件之一,为声学供应链企业提供了走向台前的战略机遇 [5] - 顶级车载声学系统的复杂度和算力需求"可能是之前的1000倍",涉及数十个扬声器协同、功放架构、专属调音、主动降噪及与环境噪音对抗 [5] - 在电动汽车同质化竞争加剧背景下,主机厂亟需建立独特产品标签,公司提出"AAC Inside"概念,类似数码行业的"英特尔inside"标签 [6] - 供应链技术可直接转化为市场"价值"和"溢价能力",例如极氪9X的车载声学系统成为其核心卖点,用户对"好声音"的认可会直接提升品牌口碑与销量 [7]
瑞声科技与“极氪们”平等对话
经济观察网· 2025-10-31 23:43
公司战略转型 - 瑞声科技首次系统性地向汽车产业与公众展示其在智能汽车等移动终端积累的感知技术体系 [1] - 公司从提供单一零部件转变为提供覆盖硬件、软件、算法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 [2] - 公司采取生态整合战略,通过收购补齐能力短板,例如2024年完成对premiumsoundsolutions(PSS)80%股权的收购,并于2025年6月与初光汽车进行战略合作暨控股收购签约 [2] 技术能力与产品 - 公司展示的技术包括声学(70dB低功耗麦克风、80dB光学麦克风)、光学(潜望长焦方案)、触觉(超薄马达)、散热(主动散热高性能电磁风扇)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2] - 与极氪合作创新构建“9.2.4.8”多维声学系统,通过前后各一支低音炮的差异化布局确保全尺寸SUV内的澎湃低音 [3] - 顶级车载声学系统的复杂度和算力需求“可能是之前的1000倍”,涉及数十个扬声器协同、功放架构、专属调音、主动降噪等 [5] 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智能化变革,汽车演变为“独立的第三空间”,车载声学成为融合硬件、软件、算法的沉浸式体验核心 [1] - 在智能汽车时代,声音与彩电、冰箱、大沙发并列,车载声学从锦上添花的配置跃升为定义车辆豪华与舒适度的核心部件 [5] - 智能汽车未来的演进方向是声光电一体化的4D多维度体验,要求供应链企业具备跨域融合技术的能力,从提供零件转变为提供场景解决方案 [5] 客户合作与价值创造 - 车企迫切需要能提供系统性、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技术共创伙伴”,而非单一的零部件供应商 [1] - 通过深度合作,供应链企业成为塑造整车产品性格、定义用户体验的关键力量,例如极氪9X的车载声学系统成为该车型最核心卖点之一 [3][6] - 主机厂在电动汽车同质化竞争加剧背景下,亟需建立独特产品标签,瑞声科技提出“AAC Inside”概念,将供应链技术从“成本”转化为市场“价值”和“溢价能力” [6]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6
国信证券· 2025-09-16 09:38
核心观点 - 西子洁能作为资深余热锅炉装备制造商,正积极拓展光热发电设备及核电设备领域,预计光热发电和熔盐储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未来三年营收和净利润将稳步增长[8][9][10][11][13] - 8月宏观经济数据超预期回落,GDP同比增速约3.8%,政策加码窗口打开,需关注后续稳增长政策力度[15][16][17] - 传媒行业持续看好游戏板块新品周期及AI应用布局机会,游戏市场1-7月营收保持较快增长[18][19][20][21] - 公用环保行业受益于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和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电价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改善企业现金流[22][23][24] - 食品饮料行业高端白酒价格延续压力,建议关注传统旺季动销表现,大众品板块静待需求回暖[25][26][27] - 社会服务行业预制菜国标草案通过审查,港股高教板块行情强势,消费环境修复带动板块估值修复[28][29] - 金融工程领域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名单出炉,股票型ETF收益中位数近2%,科技ETF领涨[41][42][43][44][45] 重点推荐 西子洁能 -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余热锅炉研发和制造的企业之一,1998年进入核电常规岛设备制造领域,现已成为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拥有民用核安全2、3级设备制造许可证[8] - 2025年8月设立杭州西子核能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0%,加快推进崇贤制造基地核电专用清洁车间建设,规划面积6480平方米,一期预计2025年9月底投入使用[9] - 公司是我国光热发电领域龙头,在目前光热发电项目中市占率超40%,2021年发行11.10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中10.3亿元用于建设新能源科技制造产业基地,建成后形成580台套光热太阳能吸热器、换热器及导热油换热器、锅炉的生产能力[10] - 我国积极推进光热发电发展,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GW左右,按照光热发电投资强度1.4万元/kW计算,预计光热发电建设领域市场空间约为420亿元/年,其中熔盐储能约占系统成本的20%-30%,对应市场空间约为84-126亿元[11] - 熔盐储能除用于光热发电外,还可用于火电灵活性改造和工商业储能等应用场景[12]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1.6/85.8/97.2亿元,同比增速11%/20%/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6/5.91/7.04亿元,同比增长-3%/39%/19%;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8/0.80/0.96元[13] 常规内容 宏观与策略 - 2025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比7月回落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比1-7月回落1.1个百分点;8月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同比增长3.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15] - 基于生产法测算的月度GDP同比增速在8月约为3.8%,较7月继续回落0.5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值,其中建筑业拖累约0.3个百分点,工业拖累0.1个百分点,服务业拖累0.1个百分点[16] - 经济回落原因包括政府逆周期调节政策处于观望阶段未能有效对冲下行压力,以及服务业生产指数走弱导致就业能力下降推高失业率[17] 传媒行业 - 2025年8月传媒板块上涨10.70%,跑赢沪深300指数0.37个百分点,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排名第9位;当前申万传媒指数对应TTM-PE 47.9x,处于过去5年87%分位数[18] - 8月共有166款国产游戏和7款进口游戏过审,1-8月累计发放游戏版号1119个,同比增长20.8%;7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4.7%;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0.9%[19] - 25年8月总票房59.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6%;剧集市场《生万物》播放量15.00亿问鼎榜首;综艺市场腾讯《心动的信号第八季》全网正片市占率12.35%[20] - 持续看好产品周期推动下的游戏板块机会,推荐巨人网络、恺英网络、三七互娱、吉比特、心动公司等标的;媒体端关注分众传媒、哔哩哔哩、芒果超媒等;影视内容推荐万达电影、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IP潮玩推荐泡泡玛特、浙数文化、姚记科技等;AI应用关注恺英网络、巨人网络、姚记科技等[21] 公用环保行业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38%,公用事业指数上涨0.80%,环保指数上涨1.00%;电力板块子板块中,火电上涨2.24%,水电下跌0.50%,新能源发电上涨0.33%[22] - 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23] - 2025年1-8月新能源发电公司收到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金额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加,且较2024年全年收到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亦大幅增加[23] - 推荐华电国际、上海电力、龙源电力、三峡能源、广西能源、福能股份、中闽能源、金开新能、中国核电、中国广核、电投产融、长江电力、九丰能源、光大环境、中山公用、聚光科技、山高环能、长青集团[24] 食品饮料行业 - 本周食品饮料板块上涨1.21%,跑输上证指数0.31pct;涨幅前五分别为*ST西发(11.07%)、煌上煌(10.87%)、金字火腿(10.71%)、ST通葡(6.15%)和酒鬼酒(5.57%)[25] - 高端产品价格延续压力,飞天茅台、第八代五粮液批价下降,高度国窖持平略增;本周白酒SW上涨1.71%,酒鬼酒、古井贡酒、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涨幅领先[26] - 推荐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迎驾贡酒、五粮液、口子窖;大众品推荐燕京啤酒、华润啤酒、颐海国际、海天味业、安井食品、立高食品、千味央厨[26][27] 社会服务行业 - 报告期内消费者服务板块上涨0.69%,跑赢大盘0.13pct;涨幅居前的股票为宇华教育(43.14%)、新高教集团(23.85%)、中教控股(22.81%)、长白山(14.77%)、岭南控股(14.77%)[28] - 预制菜国标草案通过审查,首次明确不添加防腐剂并强制餐饮门店披露使用情况;高德地图"扫街榜"上线首日用户突破4000万;幸运咖门店数突破8000家,果咖系列热销带动单店月均销售额达50万元[29] - 推荐亚朵、携程集团-S、小菜园、BOSS直聘、古茗、蜜雪集团、卓越教育集团、中国东方教育、豆神教育、长白山等[29] 其他公司点评 - 上声电子2025Q2实现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14.0%;2025H1车载扬声器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11.6%,车载功放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15.2%[30] - 扬杰科技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标的估值22.18亿元,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5.55亿元;贝特电子2024年营收8.37亿元,净利润1.48亿元[32] - 路维光电1H25营收同比增长37.4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7.59%;公司G11掩膜版销售收入全球市占率达25.52%,位列全球第二[34][35] - 美团-W2025Q2实现收入918.4亿元,同比+11.7%;经调整溢利为14.9亿元,同比-89.0%;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5亿元/+7.7%,经营溢利37.2亿元/-75.6%[38][39] 金融工程 - 上周A股市场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上涨,科创50、中小板指、中证500指数收益靠前,收益分别为5.48%、3.66%、3.38%[41] - 上周主动权益、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收益分别为2.18%、1.73%、0.91%;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型基金中位数收益为27.40%[42] - 上周股票型ETF周度收益率中位数为1.88%;宽基ETF中科创板ETF涨跌幅中位数为4.03%;科技ETF涨跌幅中位数为4.38%;芯片ETF涨跌幅中位数为7.25%[44] - 上周股票型ETF净赎回82.95亿元,总体规模增加589.29亿元;中证500ETF净申购最多为10.79亿元;周期ETF净申购最多为133.11亿元;证券ETF净申购最多为62.55亿元[45]
瑞声科技(02018)上半年车载声学增收至17.4亿元,“第二曲线”增量贡献强劲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10:4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达人民币133.2亿元,同比增长18.4% [1] - 车载声学业务收入人民币17.4亿元,同比增长14.2%,毛利率23.9% [1] - 车载声学业务营收占全集团营收13%以上 [3] 业务拓展与客户合作 - 定点极氪9X旗舰SUV项目,包含32扬声器、40通道功放及软件调音音响系统 [1] - 小米YU7系列智能座舱扬声器由小米与公司联合共研且全系独家供应 [1] - 产品应用于小鹏、问界、理想等新势力品牌及传统车企与国际豪华品牌 [1] - 通过并购快速导入欧美及中国新势力头部主机厂成为TIER1供应商 [3] - PSS获得欧洲主流客户定点项目,预计收入与毛利将稳定增长 [3] 战略布局与技术能力 - 将手机系统整合能力延伸至汽车领域,通过收购完善车载业务布局 [3] - 收购河北初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其新一代数字麦克风国内市场占有率55%、全球超26% [3] - 供货客户覆盖全球多家车企,产品应用于新能源及高智能化车型 [3] - 车载业务从器件向品牌系统产品拓展,目标成为声光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慕尼黑车展将展出全栈式车载声学系统、触觉反馈系统及光学影像系统 [3]
塑胶镜头销售额显著提升,瑞声科技上半年收入再创新高超133亿丨最前线
36氪· 2025-08-21 21:3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达人民币133.2亿元,同比增长18.4%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63.1%至8.76亿元,主要受益于光学业务盈利改善及精密结构件高速增长 [1] - 经营性现金流入28.9亿元,同比增长9.1%,净资产负债率4.7%,账面现金77.5亿元 [1] 业务分部表现 - 声学业务收入35.2亿元(+1.8%),车载声学收入17.4亿元(+14.2%) [1] - 光学业务收入26.5亿元(+19.7%),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收入46.3亿元(+27.4%) [1] - 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56.2% [1] - 散热业务同比增长超45%至2.21亿元,预计全年销售额较去年3亿元翻三倍 [2] 光学业务亮点 - 塑胶镜头毛利率超30%,高端产品如6P/7P镜头及G+P玻塑混合镜头需求旺盛 [1][2] - G+P镜头今年出货量预计超1000万个,明年有望进一步增长 [2] - 光学业务盈利性持续改善,成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 [1][2] 战略布局与并购 - 收购初光汽车强化车载声学布局,其智能麦克风产品已实现主要车型全覆盖 [3] - 初光汽车自6月起并表,预计全年贡献超2亿元营收 [3] - 通过并购PSS与初光汽车形成协同效应,定点国内新能源品牌旗舰SUV音响系统项目 [3] 行业趋势与展望 - 手机领域高价值产品需求提升,折叠机超薄趋势带动声学/马达结构件价值增长 [2] - 智能手机摄像功能与AI应用推动MEMS麦克风及散热需求大幅增加 [2] - 车载业务被视为核心增长支柱,汽车智能化带来销量与价格双重潜力 [2][3] - 管理层预计下半年收入增速不低于上半年的18.4% [2]
瑞声科技收购初光汽车,手机圈玩家扎堆汽车圈
经济观察网· 2025-06-12 09:39
瑞声科技战略布局汽车声学领域 - 瑞声科技与初光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并完成控股收购 双方计划联合研发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 [2] - 初光汽车是车载麦克风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其车载数字麦克风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5% 全球市场占有率26% 客户包括吉利 奇瑞 理想 小鹏等新能源车企 [2] - 此次交易是瑞声科技继收购比利时车载扬声器公司PSS 80%股权后 在汽车产业链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3] 消费电子产业链转型汽车赛道趋势 - 消费电子市场增长放缓促使瑞声科技等企业寻找新增长点 2018年后开始向汽车领域拓展 [3] - 除瑞声科技外 立讯精密 佳禾智能 舜宇光学等手机零部件供应商近年也纷纷转向汽车赛道 [3] - 瑞声科技表示此次控股将完善其声学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并助力初光汽车开拓海外市场 [3] 智能座舱驱动车载声学市场发展 - 智能座舱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主战场 宝马 极氪 现代等品牌在CES 2025展示创新座舱技术 [4] - 车载声学系统作为核心要素市场潜力巨大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4] - 技术迭代加速表现为单车扬声器数量激增(如瑞声科技展示51枚扬声器方案) 声学器件小型化高性能化 软件算法重要性提升 [4] - 供应链企业角色重构 从零部件供应商转变为共同定义产品体验的技术伙伴(如瑞声科技与理想汽车深度合作) [4]
比亚迪、上汽大众、小米、歌尔…都在参加的智能座舱大会!300+行业精英在等你!
芯世相· 2025-04-18 17:45
行业活动概况 - 2025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创新大会暨第一届智能声学创新论坛将于4月22日在上海大华虹桥假日酒店举办,与上海国际车展形成联动 [1][3] - 智能座舱正成为融合办公、休息、娱乐功能的"第三空间",车载声学系统需求聚焦沉浸式声场、个性化交互及情绪感知 [1] - 活动由产学研多方联合主办,包括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声学行业校友会,瑞声科技、歌尔集团等企业协办 [3][4] 参会阵容与议程亮点 - 已吸引300+行业精英报名,覆盖比亚迪、上汽大众、小米汽车、零跑汽车等整车厂,瑞声科技、歌尔丹拿、科大讯飞等供应链企业,以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3] - 上午议程聚焦声学技术突破: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康健主讲声景与多感交互设计、瑞声科技探讨有限硬件下的音质算法优化、歌尔丹拿提出沉浸声场景化解决方案 [7] - 下午议题涵盖智能音频测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比亚迪汽车声学创新、清听声学定向声技术、彼格镁隆无麦K歌系统设计等前沿方向 [8] 技术研讨重点 - 两场圆桌对话分别围绕"声学技术创新赋能座舱声场新体验"和"声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参与方包括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商飞、上汽集团等跨领域专家 [7][8] - 关键技术突破方向包括:算法驱动扬声器音质提升(瑞声科技)、解决沉浸声"最后一米"难题(歌尔丹拿)、主被动协同降噪(无锡吉兴)等 [7][8] - 活动将同步启动智能声学交互技术大赛,推动行业创新 [8] 产业合作机遇 - 设置高端晚宴交流环节,促进产业链资源对接 [3] - 参会企业覆盖声学元件(瑞声、歌尔)、整车厂(比亚迪、上汽)、AI技术商(科大讯飞)、测试机构(中国计量院)等全链条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