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投类(城投转型)

搜索文档
专题研究 | 2025年2季度哪些企业实现债券市场首发——中西部地区产投类(城投转型)首发案例篇
新浪财经· 2025-07-29 16:42
城投债发行与净融资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13.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1][4] - 受交易所3号指引影响,城投债净融资在2025年上半年净流出2141亿元,较一季度净流入1090亿元大幅收紧[1][6][7] - 分地域看,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净流出680亿元、1011亿元、327亿元和122亿元,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受政策影响由正转负[7] 区域发行表现分化 - 东部地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18.7%,中部和西部地区降幅分别为5.25%和4.24%,东北地区同比增长69.1%但增幅较一季度下降94.2个百分点[4] - 江苏、山东、浙江三大传统发行省份同比降幅分别为21.8%、13.0%和23.8%,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8、2.3和6.4个百分点[4] - 仅12个省份城投债净融资为正值,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河北三地[7] 首发企业结构变化 - 2025年二季度首发企业数量较一季度增长114%,地域分布均衡度提升(东部58%、中部25%、西部17%)[9] - 省份集中度下降,浙江(14%)、山东(14%)、江苏(11%)、广东(9%)、湖南(7%)、湖北(7%)为前六大省份[9] - 12个重点化债省份中天津、贵州、广西、甘肃、宁夏、云南均有企业实现首发[9] 行业转型与多样化 - 二季度首发企业中城投类占比72%,较一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产投类(城投转型)占比64.2%[11] - 行业多样化提升主要得益于公用事业类企业及交通运输、半导体、建筑、电气设备等工商企业类企业增多[11] 中西部首发企业特征 - 中部地区城投类首发企业26个,占该区域首发企业数量的76.5%,地市级以上主体占比57.7%,AA+及以上主体占比69%[14] - 西部地区城投类首发企业10个,占该区域首发企业数量的45.45%,地市级以上主体占比63.6%,AA+及以上主体占比73%[15][16] - 中西部地区债项募集资金以新增用途为主(中部87%、西部92%),有担保债项占比分别为51%和42%[14][15][16] 典型案例业务模式 - 河南区县级案例通过政府推动资产剥离,形成多元化业务(建材销售26.06%、成品油销售23.35%、房屋销售15.94%),资产规模从32.70亿增至45.38亿[17][18][19] - 安徽地市级案例聚焦产业园开发运营,2023年收入3.20亿中园区运营占比40.62%,资产规模86.33亿[19][20][21] - 江西地市级案例围绕旅游产业配套服务,2023年收入4.11亿中酒店经营占比46.91%,资产规模39.36亿[21][22][23] - 四川区县级案例通过并购上市公司实现产业升级,2024年收入43.49亿中铜基合金材料占比82.12%,资产规模81.41亿[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