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食品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南疆近二十一万平方公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发现—— 沿天山南麓,有条千公里“硒腰带” 全面摸清南疆土壤的五十四种元素和指标数据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07
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成果 - 新疆南疆完成21万平方公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首次全面获取54种元素和指标数据,发现横跨千公里的"硒腰带" [1] - 调查以绿洲区为重点,采集2.4万条数据,形成南疆最系统、精度最高的土壤地球化学填图数据 [1] - "硒腰带"东起焉耆盆地,西至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富硒土地达4900万亩,其中富硒耕地1130万亩,占南疆耕地27% [1] 富硒土地及认证情况 - 焉耆、博湖等5处富硒地块(合计30万亩)通过国家天然富硒土地认证,占全国已认证面积10% [1] - 南疆绿洲区富钙、富镁土地占比分别达99.3%和91.8%,富钼土地占20.2%,富钾土地占2.1% [1] 富硒农产品发现 - 基于2000余件样本数据,发现22种富硒产品,包括3种粮食作物、7种果蔬、3种畜禽产品和2种调味品 [2] 耕地质量评价 - 调查覆盖南疆97%耕地,显示均为碱性土壤,其中强碱性土壤占33.4% [2] - 99.8%耕地土壤属于清洁土壤,全磷、全钾含量以中等—较丰富为主 [2] - 划定优质耕地90.81万亩,绿色食品产地土壤适宜区210.27万亩,主要分布在焉耆盆地、库拜盆地等地区 [2]
盐城:打造长三角“飞地经济”示范区
新华日报· 2025-06-11 08:28
飞地经济模式 - "飞地经济"指两个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协调发展[1] - 盐城拥有307平方公里的"上海飞地",是上海域外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产能合作基地[1] - 盐城作为苏北唯一纳入长三角中心区的城市,具备深水良港、河海联动及大量成片建设用地优势[1] 项目发展现状 - 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为核心项目,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基建、新农业及新兴产业[2] - "十四五"期间该集聚区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43.4%,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8.5%[2] - 常盐工业园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及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2] - 苏盐沿海合作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临港制造业[2] 产业推动作用 - 2022年盐城近80%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来自长三角地区[3] - 引入正泰新能源等项目推动光伏产业链升级,带动上下游配套发展[3] - 与上海机器人研究院及上海交大合作建立研发平台,提升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3] 区域协同机制 - 承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溢出效应,强化与南京、苏锡常、杭州等都市圈联动[4] - 产业协同方面精准对接上海产业链,承接转移和辐射[5] - 交通协同推进盐泰锡常宜轨道交通项目,融入上海港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