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病程管理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前瞻|用AI激活行业新动能,全病程管理服务龙头微脉冲刺港交所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10:17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会 - 中国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正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全病程综合管理模式转型,为创新医疗管理解决方案创造重大机遇 [2] - 中国全病程管理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6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1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9.3%,预计2030年将达到3,654亿元,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4.6% [2] - AI应用正在对医疗行业进行深层转型,提升诊断准确性、提供个性化护理体验并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出整合式疾病管理方法 [2] - 全病程管理服务成为医疗AI实施的核心基础,AI技术支持患者全病程中的多项关键医疗功能,提升营运效率与个性化程度 [3]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微脉成立于2015年,按2024年收入计是中国前三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之一,且为中国最大的患者导向的AI赋能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 [1] - 公司致力于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重构医疗服务价值链,服务涵盖患者从治疗前到治疗后的整个健康管理过程 [1] - 公司是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的少数官方管理式健康管理合作伙伴之一 [1] - 公司开发了采用M.A.S.及MoM架构的CareAI,是中国首批人工智能医疗管理平台之一,经营中国唯一一家省级研究机构致力于AI赋能全病程管理 [5] 业务发展与运营数据 - 公司已与157家医院合作,在院内独家设立全病程管理中心,为累计约50万名患者提供服务 [7] - 2024年人均服务价值为1600元,超行业均值的4倍,全面覆盖超过80个病种 [7] - 患者满意率达99.9%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12亿元、6.28亿元、6.53亿元,毛利总额分别为8820万元、1.18亿元及1.3亿元,毛利率从17.2%增长至19.9% [7] - 同期亏损分别为4.14亿元、1.50亿元、1.9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7.57亿元 [7] 资本运作与财务状况 - 公司自2016年起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源码资本、元璟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 [4] - 2020年完成由百度领投的D轮融资,2025年完成D+轮融资 [4] - 2022-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18亿元、18.96亿元及20.43亿元,主要由于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所致 [8] - 上市后所有可赎回优先股将转换为普通股,流动负债净值将大幅减少 [8] 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训练MoM自适应人工智能架构,提升临床场景中患者管理的效率及精准度 [5] - 公司在解决方案中深度应用CareAI,引导医疗机构从"以治疗为中心"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转型 [5] - AI赋能优化临床流程,推动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型,改善健康结果 [1]
递表一周即改招股书!微脉三年连亏冲击上市,如何摆脱“焦虑”?
搜狐财经· 2025-07-09 13:22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4年6月27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说明书,由招商证券国际与德意志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一周后更新招股书并修正2024年毛利数据(原披露-1.297亿元更正为1.297亿元)[1] - 2023年营业收入微调至6.2756亿元,年度亏损上调至4.1432亿元,财务数据频繁更正引发对内部控制能力的质疑[1] 财务表现分析 收入与盈利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189亿元、6.2765亿元、6.5269亿元,增速放缓(2024年同比+4.0%)[5][8] - 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4.1414亿元、1.4956亿元、1.9311亿元,经营性亏损未有效收窄[5]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亏损净额分别为2.3326亿元、0.9911亿元、0.3020亿元,未实现扭亏[5] 业务结构 - 2024年收入构成:病情与病例管理(72.02%,4.70亿元)、药品及医疗产品销售(19.36%,1.26亿元)、经纪及保险服务(8.62%,0.56亿元)[7][8] - 核心业务病情与病例管理增速放缓(2023年+10.46%,2024年+7.49%),经纪及保险收入波动剧烈(2023年+163.28%,2024年-37.48%)[7][8] 成本与费用 - 毛利率小幅提升:2022-2024年分别为17.24%、18.85%、19.87%,药品销售毛利率显著下滑(2022年28.07%→2024年12.10%)[8][9] - 费用优化明显:销售费用率从38.70%降至14.54%,研发费用率从15.80%锐减至4.60%,可能影响技术迭代能力[9] 财务风险与现金流 - 资产负债率畸高:2022-2024年分别为685.15%、865.71%、737.62%,流动负债净额达20.43亿元[11] - 现金流持续为负:经营活动现金流三年分别为-2.43亿元、-0.83亿元、-0.39亿元,依赖筹资活动输血(2024年现金流入1.10亿元)[11] 商业模式与行业环境 - 定位为"AI+全病程管理"服务商,国内最大患者导向型AI赋能服务提供商,但变现路径模糊且依赖公立医疗体系[3] - 行业规模快速扩张:全病程管理市场从2020年163亿元增至2024年614亿元(CAGR 39.3%),但面临盈利模式不清、医院合作落地缓慢等挑战[13] - 公司提出扭亏策略包括扩展157家医院合作网络、AI系统提效、压缩销售开支等,但实施效果受外部依赖制约[13] 其他关键数据 - 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022-2024年分别为1.73亿元、0.43亿元、1.52亿元,上市后优先股转换或改善账面利润[14]
微脉港股IPO:医疗数字化转型领跑者,面临营收多元化挑战
金融界· 2025-06-27 09:51
公司概况 - 微脉是中国人工智能全病程管理服务的首创者及领导者,总部位于杭州,按2024年收入计算是中国前三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患者导向AI赋能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 [1] - 公司业务模式以全病程管理为核心,直接与公立医院签约建立多学科健康管理团队,服务覆盖患者从治疗前到治疗后的整个健康管理过程 [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与157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并在每家医院设立专门的微脉全病程管理中心,同时与超过4,7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支付结算等服务 [1] - 公司累计服务约50万名全病程管理患者,服务范围包括治疗安排与预约、用药管理、康复指导等 [1] 技术平台 - 公司开发了采用M A S(多智能体系统)及MoM(混合模型)架构的CareAI平台,是中国首批AI医疗管理平台之一 [2] - CareAI平台将多个最新大语言模型与动态医疗信息知识库相结合,动态调配最优模型组合,在关键性能指标上明显优于单一模型解决方案 [2] - 平台为患者提供用药提醒、症状评估、治疗说明及生活方式指导,并能自动将相关情况升级至人类医疗专业人员处理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收入达人民币6 5亿元以上,较2023年的6 28亿元和2022年的5 12亿元有所增长 [2] - 收入构成:全病程管理服务占72 0%,医疗健康产品销售占19 4%,保险经纪服务占8 6% [2] - 2024年净亏损为人民币1 93亿元,较2023年的1 5亿元有所增加,但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经调整净亏损已从2022年的2 33亿元改善至2024年的3020万元 [2] 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的少数官方管理式健康管理合作伙伴之一 [1] - 作为行业领导者,公司致力于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重构医院的医疗服务价值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