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分立器件
搜索文档
强行接管中企,并更换中方CEO后,荷兰“不打自招”:与美国无关
搜狐财经· 2025-10-15 14:49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宣布冻结闻泰科技在荷兰的核心资产安世半导体 包括资产、业务和知识产权全被冻结 公司高管职位被剥夺[1] - 荷兰政府将安世半导体99%的股份交由"指定人员"管理 闻泰科技失去公司控制权 仅保留分红权利[1] - 荷兰政府将公司董事职位转交给"独立外籍人士"[1] 时间点与背景 - 荷兰政府采取行动的前一天(9月29日) 特朗普政府发布了针对中企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 闻泰科技在清单之中[3] - 荷兰经济事务部辩称行动与美国无关 属于"纯属巧合"[3] - 行动表面基于"国家安全担忧"和防止技术转移[3] 行业影响与公司表现 - 安世半导体被中企收购后从2019年全球第11名跃升至2024年全球第3名 成为功率分立器件行业佼佼者[3] - 事件发生在欧盟竞争力理事会27个成员国签署强化欧洲半导体生态体系联盟宣言之际 荷兰作为欧洲半导体联盟牵头者[3] - 美国从2018年开始将半导体作为中美科技战主战场 拜登政府扩展出口管制并向荷兰、日本等盟国施压限制对华芯片设备出口[5] 战略意图与后续影响 - 荷兰行为旨在配合美国对华遏制战略 同时降低自身遭受中国反制的风险[5] - 荷兰还怀揣谋求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豁免的目的[7] - 中国2021年出台《反外国制裁法》 有权对外国歧视性限制措施进行反制[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功率分立器件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并进,中国功率分立器件行业迈向650亿新纪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8 09:20
功率分立器件行业概述 - 功率分立器件是分立器件市场的核心支柱,具有电能转换、电路控制及动态调节电压/频率/交直流形态的核心功能,在高电压、大电流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1] - 产品分类包括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类和宽禁带器件,按材料可分为硅基与第三代半导体(SiC/GaN),按控制方式分为电压驱动型(如MOSFET)与电流驱动型(如BJT) [2] - 与普通分立器件相比,功率器件专注于高电压、大电流的电能转换与控制,适用于工业电机、新能源及电动汽车等高功率场景 [4][5] 全球及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行业增速回升至3.5%,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65亿美元 [11] - 2024年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规模达480亿元,同比增长12%,2025年有望突破6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2%左右 [1][13]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5年1-5月产销量分别达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激增45.2%和44%,带动功率器件需求向高压化、高频化、集成化方向升级 [9] 中国功率分立器件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及设备国产化率不足30%,高端材料与设备仍依赖进口 [7] - 中游器件制造采用IDM、Fabless和Foundry三种模式,国内企业在二极管、晶闸管等中低端领域已实现较高国产化率 [7] - 下游应用以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为核心驱动力,光伏储能、5G基站等新兴领域加速SiC/GaN器件渗透 [7][9] 中国功率分立器件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由安世半导体和比亚迪半导体领衔,在车规级功率器件和SiC/GaN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17] - 第二梯队以士兰微、华润微和斯达半导为代表,通过IDM模式加速国产替代,在IGBT和MOSFET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7] - 第三梯队包括扬杰科技、新洁能等企业,专注功率二极管和消费电子等细分市场 [17] 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发展趋势 - 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加速渗透,2024年SiC MOSFET市场规模增速超30%,预计2025年SiC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将达25% [21] - 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深化,中低端市场替代率已超60%,高端市场进口占比约40%,2025年高端市场自给率有望提升至30% [22] - 应用场景多元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和工业控制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消费电子和5G通信领域需求回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