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器械生产
icon
搜索文档
刷医保买面膜,医保卡变购物卡还有多少隐秘戏法?
新京报· 2025-11-10 19:07
医保基金滥用新手段 - 部分企业将普通商品虚假申请为医疗器械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例如普通牙刷备案为第一类医疗器械“牙科用毛刷”,面膜包装成第二类医疗器械“医用敷贴”,防晒冰袖、口罩备案成“医用隔离垫”[1] - 此举目的是规避生活用品不能刷医保卡的规定,使企业能从医保基金中获取不正当利益并扩大商品销量[2][3] - 相较于过去在药店直接藏匿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的初级手段,这种新型违规操作利用医疗器械分类管理漏洞,隐蔽性更强[2] 对药店及市场的影响 - 药店倾向于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让消费者刷医保卡购买这些商品,形成“阴阳价格”,使现金比医保基金更“值钱”[3] - 生活用品“傍医”营销对同类别的其他商品构成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秩序[5] - 药店和企业可利用商品的虚假医疗器械身份巧妙规避监管[5] 监管挑战与治理方向 - 新型违规手段增加了监管难度和成本,监管部门需深入调查产品的申请备案资料和实际用途才能判断其属性[5] - 治理需从源头加强管控,严格审查医疗器械的申请备案资料,把牢认证关口[5] - 应形成监管部门严格执法、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的局面,并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形成威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