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封装设备
搜索文档
宝安何以成为“冠军”的摇篮?
南方都市报· 2025-10-30 09:43
宝安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体成就 - 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深圳宝安区以102家的单批入选量创下全国首个行政区单批突破百家的纪录,辖区“小巨人”总数升至380家,位居全国区县级第一 [1] - 近六成企业扎根制造业核心领域,涵盖半导体封装设备、机器人核心部件等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以及传统制造业“隐形冠军”,主导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并在细分市场实现技术突破 [1] 代表性企业战略与核心竞争力 - 深圳优创亿科技有限公司选择聚焦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坚,将“幕后”技术壁垒作为核心竞争策略,而非争夺终端品牌市场 [2][5] - 公司针对智能穿戴行业痛点构建技术护城河:解决蓝牙连接稳定性问题、通过芯片功耗管理与数据传输协议显著延长续航、投入巨资采集海量真实数据样本使心率及血氧算法达到实验室级精准度 [2] 宝安区产业生态与效率优势 - 宝安产业生态形成“一小时产业圈”,优创亿曾在27天内完成一款新产品从图纸到量产,得益于芯片原厂、元器件商及测试实验室等资源在数公里内的快速响应 [6] - 产业协同网络由“世界工厂”时代演化而来,工程师上午提出的复杂结构问题下午即可与多家供应商共同解决,迭代速度远超远程协作 [6] 政府在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建设中的作用 - 政府通过引入顶尖科研机构、举办科创对接会夯实创新链条,助力企业完成从源头创新到成果转化的闭环 [7] - 在产业集群建设上,通过整治租赁乱象、推进联合用地项目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依托深厚工业基础完善产业链配套,构筑“成本洼地”与“效率高地” [7] - 汇智专精特新总部基地作为高能级平台,构建“国企带民企、园区带企业、企业带企业”的共生生态系统,提供全链条一站式解决方案 [8][10] 总部基地作为企业加速器的具体机制 - 基地已吸引包括17家国家级“小巨人”在内的87家优质企业入驻,通过最高五折租金及3至12个月免租礼包创造“成本洼地” [11] - 地理邻近转化为协作效率,例如兰和科技在园区对接会上与楼内零部件企业迅速达成供应链合作,协作周期被大幅压缩 [11] - 基地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帮助企业打通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如举办企业出海活动、对接投资机构及产业链资源 [12] 专家对宝安模式的评价与未来展望 - 宝安模式被视为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范本,其成功关键在于利用世界工厂时代积淀的企业家精神和工程师红利,并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将分散的供应链优势组织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创新网络 [13] - 未来挑战在于能否在源头创新、生态升维与顶尖人才引进上实现突破,这将决定其全球产业格局中的新高度 [13]
ASMPT涨超5% 全资子公司将成为至正股份重要股东 有力推动半导体产业国际合作
智通财经· 2025-09-18 14:26
公司股价表现 - ASMPT股价上涨6.6%至75.95港元 成交额达4.95亿港元 [1]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至正股份获中国证监会批准以30.69亿元收购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87.47%股权 [1] - 同步剥离传统线缆材料业务并引入ASMPT全资子公司ASMPT Holding作为重要股东 [1] 行业影响与市场预期 - 该交易被视为A股上市公司引入国际半导体龙头股东的率先示范 将推动半导体产业国际合作 [1] - 货币宽松预期下港股科技龙头企业估值和盈利增长潜力受市场青睐 [1] - 科技行业有望在政策利好和资金推动下迎来更活跃表现 [1]
国产键合设备再突破,镭神技术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精彩亮相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3 09:58
核心观点 - 镭神技术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推出两款全新升级的键合焊线机,凭借国产替代能力和工艺突破成为展会焦点 [1]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封装设备领域,针对IGBT/SiC功率器件封装中的粗线键合工艺进行技术攻关,该领域国产设备市场渗透率不足5% [3] - 两款新产品在性能上实现多项突破,包括工艺兼容性、精度控制和稳定性等方面,已获得客户验证 [4][7] - 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不参与价格战,而是通过底层技术研发和工艺验证建立竞争优势 [5][7] - 公司凭借在光通信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成功将相关技术移植到半导体封装设备领域 [7] 产品技术突破 - 模块键合焊线机支持铝线和铜线键合工艺,焊接区域达300mm x 300mm,具备模块级柔性制造能力 [4] - 粗线键合焊线机采用双头设计,面向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关键技术包括超高精度送料系统、直驱控制技术和图像识别能力 [4] - 设备具备多规格线材焊接的工艺兼容性,已适应铝带、铜线、铜带等不同材料 [4] - 自主开发运动控制算法、图像识别系统、超声波发生器及换能器等底层技术 [5] - 在分立器件应用领域的粗线焊接设备稳定性和良率已与主流进口设备相当 [7]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瞄准IGBT/SiC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领域,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设备 [3] - 不参与价格竞争,专注于底层技术研发和关键工艺突破 [5] - 通过工艺验证建立客户信任,强调设备稳定性、可持续交付能力和对工艺需求的深度理解 [7] - 将光通信设备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成功移植到半导体封装设备领域 [7] 客户反馈与市场进展 - 分立器件应用领域的粗线焊接设备已获得客户认可,被认为是可以信赖的国产替代产品 [7] - 模块键合焊线机已有部分头部客户启动工艺导入项目 [7] - 公司产品在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得到验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