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
搜索文档
广州出新招,让闲置空间不“躺平”,公共服务主动“造血”
南方都市报· 2025-10-22 22:55
文章核心观点 - 广州市发布新政策,旨在通过空间功能复合化利用、盘活存量资产和精细化供给,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从标准化配置向精细化营造转型,以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可持续性,构建全龄全社会友好型城市 [1][7] 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利用 - 新政策鼓励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咖啡厅等便民服务设施,以增强其自我“造血”能力,破解运营维护成本高、依赖财政支持的困境 [1][2] - 政策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便民功能的比例提出量化要求:总计容建筑面积不超过3万平方米的设施,可按不高于10%的比例配套;超过3万平方米的,可按不高于5%进行配置 [2] - 功能复合化使城市公共空间从“纯公益”被动“输血”转向“公益+便民服务”主动“造血”,为运营维护提供可持续资金来源 [3] 全民健身空间供给 - 政策明确鼓励利用储备用地、公园绿地、桥下空间、市政设施上盖、社区存量空间等“金角银边”建设开敞体育运动场地,且无需单独申请规划条件,不计入容积率,符合条件的可免于规划许可 [4] - 通过利用传统“剩余空间”,以低成本、快落地方式增加体育设施供给,推动设施从“专业化配置”转向“生活化营造” [4][5] - 案例显示,黄埔区利用防护绿地打造全龄智能生态体育公园,增城区利用高速立交上盖空间建设海贝公园,配置超35项休闲健身设施,填补社区运动空间空白 [5] 社区商业服务弹性管理 - 政策允许已建成的社区配套商业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经营内容,产权登记用途可确认为“商业服务”,而不再限定于历史登记用途(如照相馆、书店) [6] - 审批时产权登记用途可确认为“商业服务(建议的业态)”,“建议业态”包括零售、餐饮、文体、综合服务等宏观类别,在保障社区配套整体平衡的同时赋予企业经营自主权 [6] - 这种弹性化管理思路反映了城市治理从微观管控向宏观引导的转变,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市民实际需求 [6]
全市331个精品点位“城市烟火地图”一览无遗
杭州日报· 2025-08-28 10:49
城市管理数字化服务 - 浙里办App上线"城市烟火地图"服务 整合全市331个精品点位 涵盖商业外摆 主题消费市集 特色售卖点 户外文化商业活动 文化艺术展演点和夜景灯光观赏点六大类市容景观资源 [1] - 应用提供17项民生服务 包括杭州停车 便民服务点 家门口垂钓点等一图查询功能 以及犬类服务 先离场后付费等在线业务办理 [2] - 城市河道垂钓区域开放222处 覆盖多个城区 犬证服务支持在线申办 补办和注销 [3] 用户增长与运营数据 - 2023年上半年新增用户30,755人 服务28.31万人次 [3] - 累计注册用户超170万人 月活跃用户达50余万人 累计服务超2.6亿次 [3] 具体应用场景案例 -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设置60个主题精品摊位 包含音乐国粹和素食禅修等内容 [1] - 系统支持点位位置查询 类型识别 开放时间展示及一键导航功能 [1]
坚决打好防汛救灾主动仗丨郑州市全力防洪排涝保畅通
河南日报· 2025-08-08 07:51
气象与应急响应 - 郑州市出现强降雨天气 主城区局部暴雨和大暴雨 部分区域短时强降雨平均降水量达70毫米以上 中原区达90毫米 [1] - 气象部门连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和橙色预警信息 [1] 交通管理措施 - 郑州交警启动应急预案 全员上路部署于易积水路口路段 加强指挥疏导 [1] - 通过道路监控及时发现积水点 事故点和坏车点 迅速派出警力排除隐患并救助受困车辆和人员 [1] - 对积水较深路口路段和桥梁隧道采取临时交通管制 指挥车辆绕行 [1] - 通过官方微博 微信和媒体客户端发布积水点信息 提示交通参与者绕行 [1] 城市排水与防洪工作 -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以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部署全市城管系统开展防洪排涝工作 [1] - 市政设施事务中心依托智慧平台实时监控主要道路 下穿隧道 立交桥涵及重点区域积水情况 [2] - 对易积水区域 桥涵和隧道进行不间断巡查和强排作业 清理收水井 泄水孔和收水口杂物以加速排水 [2] - 对设施安全隐患设置警示标志并组织抢修 严防次生灾害 [2] 河道管理与防汛行动 - 城区河道事务中心实时监测河道运行状态 橡胶坝全部塌坝运行 [2] - 加大巡逻频次 重点巡视深水区 橡胶坝及重要节点 劝导群众避免近河涉险 [2] - 及时关闭河道两岸人行步道和堤顶道路 要求涉河在建工程停止施工 [2] 人员与设备投入 - 截至当天13时 郑州城管共出动市政 河道 环卫等防汛人员约15650人次 [2] - 出动防汛巡查车辆1456台次 抽排移动泵车67台次 [2] - 全市供水 供气 污水处理 生活垃圾处置 照明和泵站运行正常 [2] - 各重点部位和易涝积水点均安排人员进行警戒 疏导和值守 [2] - 河道和明沟排水平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