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通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
大众日报· 2025-08-01 08:57
决定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电动车管理、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非法改装机 动车等,根据国家最新管理规定并广泛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开展制度设计,统筹安全与发展,积极回应社 会关切。 山东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 严查"飙车炸街" 新增"首违不罚" 7月31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于修改〈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在 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徐金妹对决定进行了解读。 "坚持精准施策、综合治理,决定补齐交通事故高发领域制度空白。"徐金妹介绍,对于导致道路交 通安全事故频发的渣土车违规驾驶、大型车辆强行右转、滑板车违法上路以及快递外卖车辆监管缺失的 问题,决定作出规定,大型客车、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和公共汽车以及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车辆,右转弯 时应当停车观察后通行;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和滑板车、平衡车、独轮车等器 械。决定还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道路和交通流量等情况,划定动力驱动三轮车、四 轮车等车辆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的区域和时段,规定运输砂石 ...
解决停放难题,北京拟从立法层面保障非机动车停放用地供给
新京报· 2025-07-15 20:58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核心内容 立法背景与核心目标 - 修订草案旨在解决非机动车停放资源不足、停放秩序混乱等问题,重点规范停放秩序和拓展停车资源 [1] - 通过立法保障非机动车停放用地供给,明确各方管理权责,体现对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服务与管理理念 [1][13] 停放资源紧张原因与规划保障 - 地铁站、商场、居住区周边普遍存在停放资源不足问题,修订草案要求编制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 [2] - 明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需制定居住区、公共建筑、轨道交通车站等非机动车停车配建标准 [2] - 现行配建标准基于人力自行车设计,电动自行车占地面积更大,需完善公共建筑电动自行车停放配建标准 [3] 停放设施建设与扩建机制 - 新增条款要求既有停车设施不足时应及时改建或扩建,居住小区由物业或业委会牵头,公共建筑由产权方或管理单位牵头 [4][5] - 2024年已启动50个轨道站点、40个"学医景商"区域治理,累计挖潜增设2.35万个停车位,设立466处引导标识 [6] - 配套停车设施需与主体工程"四同步"(同步设计、施工、验收、交付使用) [3] 停放区域设置规范 - 停放设施以配套建设为主,独立建设为辅,道路施划为补充,鼓励与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 [7] - 设置需优先保障行人、非机动车通行权,选址顺序为建筑红线内挖潜空间→城市道路空间→公共交通车站周边 [8] - 道路空间设置需满足《城市道路空间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强调路权优先次序(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 [8] 停放秩序管理措施 - 明确禁止停放区域,要求企事业单位做好责任区秩序维护,对违法停车行为劝阻、制止、报告 [10] - 鼓励单位内部停车设施对外开放,明确停车场管理方需设置标识标线、停放架等设施并落实秩序维护职责 [11] - 共享单车管理方面,2024年全市投放量约100万辆,全年骑行量11.44亿人次,通过电子围栏、高精度锁置换(已完成100万辆)、远端停放激励等措施规范停放 [11][12] 电动自行车行业现状 - 北京市电动自行车数量年增超100万辆,非机动车出行占比20%中70%为电动自行车,平均单次出行距离4.4公里 [13] - 电动自行车出行效率在5公里内优于轨道交通和小汽车,出行目的多元(通勤、社区、景点、商场等),管理难度显著增加 [13]
阳谷:“两大转变”赋能“防解融合”创新构建交通安全治理新格局
齐鲁晚报网· 2025-07-03 11:31
交通安全治理创新 - 阳谷交警大队通过系统思维和创新实践实现交通事故总量同比下降4.32%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1] - 公司构建"预防+化解"双轮驱动治理新生态 形成相互支撑、良性循环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8] - 公司获得"全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平安聊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 [1] 精准宣教体系 - 启动"文明交通八必到"精准宣教工程 覆盖159个基层单元包括49个村庄、29所学校、12家企业及4个庙会 [3] - 在农村地区创新"标语警示+智慧广播"模式 在24处无信号灯平交路口增设放大30%的警示标语 确保10米外清晰可见 [3] - 国省道沿线村庄67处平交路口试点接入73部智能识别设备 目前已建设完成40部 预计7月中下旬全部落地 [3] 流动宣教创新 - 推出"文明交通大篷车"下乡项目 累计覆盖群众10万余人次 将警示教育从会场延伸到现场 [4] - 采用"移动标语+随车广播"动态提示方式 使安全宣传从静态展示向动态干预升级 [4] - 通过"接地气"的宣教方式提升老年群体等重点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4] 智慧宣教生态 - 运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 线上发布90余部宣教内容 线下开展"交通安全进万家"活动 [5] - 建立"党员干部带头讲、中队民警入户讲、村支书喇叭喊"的"三级宣讲"机制 [5] - 将智慧广播提示功能接入全县农村广播网络 实现安全提示常态化运行 [5] 矛盾化解平台 - 构建"只进一扇门"服务体系 办理时间缩短40%以上 [6] - 建立"1+N"多级联动机制 对疑难复杂纠纷制定"靶向治疗"方案 [6] - 开发矛盾纠纷化解导引图 形成"公式化"调解模板 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纠纷成因 [7] 数据联动机制 - 通过对近五年事故和投诉信息挖掘 精准识别12处事故易发点位和5类重点群体 [8] - 数据联动指导在91处高风险平交路口实施"标语警示+智慧广播"改造 [8] - 针对农村电动车事故纠纷多发问题 开展"一盔一带"专项宣教 [8] 闭环治理机制 - 建立"三位一体"闭环治理机制 对事故易发点位同步开展流动宣教、智慧提示和隐患整改 [9] - 推行"预防-处置-化解"全链条管理 在事故处理中同步启动调解程序 [9] - 实现交通事故总量同比下降4.32% 涉路矛盾纠纷同比减少17.5% 矛盾化解率提升至78% [9]
让暑期生活安全又充实,陕西在行动
陕西日报· 2025-07-01 06:33
交通安全整治行动 - 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在全省组织开展暑期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时间为6月16日至8月31日 [1] - 深入排查治理公路隐患,重点排查交通标志不符合规范要求、绿植遮挡等安全隐患 [1] - 全面排查治理校园内外隐患,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1] - 打击酒驾醉驾,查处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提升重点车辆精准查缉能力 [1] - 加密"一早一晚"及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路查路检频次 [1] - 整治农村"双违",深化飙车炸街、噪音扰民集中打击整治行动 [1] -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警示,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 [1] 暑期文旅活动 - 陕西策划推出暑期文旅活动1216项2792场、夏季旅游精品线路111条 [1] - 发放价值2000余万元的暑期惠民卡券 [1] - 打造创新融合多业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8个主题文旅系列活动 [2] - 策划推出夏景风光、民俗风情、乡村美景、亲子度假、红色记忆5条精品畅游线路 [2] - 联动全省各地举办特色品牌活动,如宝鸡市全国游客周游宝鸡系列推广活动、咸阳市"音乐之夏"主题演出活动等 [2] - 铜川市开展"三秦四季·清凉铜川"主题夏季活动120余项 [2] - 榆林市举办"清爽榆林"文旅消费季,通过151项特色活动促进多业态融合消费 [2] 研学旅游与惠民措施 - 暑期是研学游、毕业游、亲子游的高峰期,陕西打造优质研学产品,涵盖多个主题 [3] - 全省100余家景区实行中高考学生免门票,在校学生门票打折及多项优惠举措 [3] - 咸阳老街、安康市石泉县秦巴老街等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将举办126项特色活动 [3] - 各地还将举办75项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和83项亲水消夏活动 [3] - 陕西文旅惠民平台发放五至八折惠民券,各市通过多种形式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3] 青少年体育赛事 - 7月至8月,陕西将举办151项面向各年龄段青少年的体育赛事活动 [3] - 开展陕西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陕西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陕西省青少年体育夏令营等体育活动 [4] - 陕西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包括26个夏季项目和4个冬季项目,参赛青少年运动员将超过1万人 [4] - 陕西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设置田径、篮球、足球、武术等多个体育项目比赛 [4] - 陕西省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共设置30余个项目,预计参与青少年超过3万人 [4] - 各市(区)暑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 [5]
解码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破局方程式”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2:18
党建引领治理创新 - 南园街道构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执法联动"三大治理引擎,为超大城市交通治理提供样本[1] - 打造"全域骑手友好示范街道",通过"五个N"举措构建新就业群体10分钟服务圈,包括便利场景建设、服务举措深化、共治制度建立等[2] - 设立"幸福号"暖风驿站提供24小时综合服务,覆盖用餐、充电、技能培训等需求,提升骑手归属感[2] 科技赋能基础设施 - 建成全国首个智慧换电公园,配备54个充电位和200个换电仓,日服务能力超2000辆电动自行车[3] - 试点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一张网"平台,实现全市运营商、设备、电池的实时监控和健康分析[3] - 电子显示屏提供电池状态动态监测功能,提升充电安全性和管理精细化水平[3] 执法优化空间资源 - 深南大道南园段实现非机动车"零违停",较整治前高峰期的8000辆违停车辆实现动态清零[4] - 新增规范非机动车停车位超4000个,优化非机动车道超1000米,同步建设骑手餐厅等配套服务设施[4] - 建立"巡查+联动+反馈"工作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高频次执法,形成条块结合的常态化治理格局[4]
高考期间北京考点周边将增设4800余个临时车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4 18:45
交通管理措施 - 交管部门采取"一校一图一策"个性化疏导方案,细化周边维护措施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民警、停车资源分布等 [1] - 对全市夜间噪音污染及白天考点500米范围内噪音污染的涉路施工项目一律停工 [1] - 对19处小语种听力考点制定专项交通保障方案,确保道路通行安全畅通 [1] - 复划交通标线1 2万平方米,调整护栏1500余米,制作便携式提示牌630余面,修复交通设施问题37处 [1] 停车资源拓展 - 交管部门会同区政府、区教委、街道等单位在考点周边开辟路侧临时停车位4800余个 [2] - 协调社会单位拓展路外停车资源,增设停车引导标志规范家长停车 [2] - 加强考点周边停放车辆清理看护,确保考试期间停车秩序良好 [2] 警力部署与应急保障 - 启动高等级上勤方案,在校园周边及车流密集区域增加警力部署 [3] - 铁骑交警全员上路并多携带头盔,准备应对应急送考情况 [3] - 设立护考小分队,及时处理考生紧急求助 [3] - 加强违法停车及鸣笛行为的查处力度,降低噪音影响 [3] 考生出行提示 - 提醒考生及家长提前确认考点位置,避免因名称相似导致混淆 [4] - 建议预留充足时间并检查考试用具,避免途中发生交通事故 [4] - 部分城区考点停车资源有限,家长应即停即走,利用临时上下客区域 [4] 社会车辆注意事项 - 社会车辆经过考点需减速慢行、禁止鸣笛,服从交警指挥 [5] - 6月8日16:40至17:00小语种听力考试期间,19处考点周边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5] - 高考期间可能降雨,建议家长准备雨具并注意雨天行车安全 [5] 易混淆考点清单 - 列出育才学校与育英学校、潞河中学与运河中学等校名相似考点的具体地址差异 [6]
数据赋能破解交通动脉拥堵难题,武汉这一举措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长江日报· 2025-05-30 20:31
政务服务创新 - 武汉市民热线通过"热线驱动+数据赋能+四维协同"模式破解黄孝河路交通拥堵问题,获评"全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创新发展典型案例(2024—2025)" [1] - 针对群众反复投诉的交通拥堵问题,采用"1小时回应、24小时办结"应急响应机制,协调多部门构建"拥堵热力图"精准锁定堵点 [1] - 通过AI技术实现智能分类、分拨和闭环管理,借助数据分析预警模型提前应对季节性、区域性民生问题 [2] 交通治理措施 - 江岸区交通大队优化天晖大厦停车场动线,施划消防通道网格线疏导短停车,提升通行效率 [2] - 天晖大厦物业强化出入口管理,增设提示标语避免临停堵门 [2] - 属地学校及街道推行"错峰放学"和绿色出行,缓解道路压力 [2] 治理成效 - 黄孝河路早高峰平均车速明显提升,通行时间缩短50% [2] - 群众投诉量下降约88% [2] - 交通通行韧性增强,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2]
郑州交警发布假日安全出行提示
郑州日报· 2025-05-27 08:46
端午节交通管理措施 - 郑州交警将加强路面管控、交通违法查处、部门联动和交通事故预防,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1] - 提前发布端午节安全出行提示,引导市民合理出行 [1] - 采取多项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包括预测研判交通流量、加强路面管控、排查治理隐患等 [14] 端午节假期交通状况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为5月31日至6月2日三天,高速公路不免费 [2] - 假期以阴天和小雨为主,气温最高28℃,最低20℃,较适宜出行 [2] - 短途自驾游和周边景点亲子游将成为主流,郑州市内及周边景区游客将爆满 [2] - 市内各大商圈、影院、饭店人流量也将大幅上升 [2] 高峰期人车流量 - 5月30日16:30~19:30,郑州市各主干道、学校门前道路、商圈及交通枢纽人流车流量大 [3] - 5月31日至6月2日假期三天,市内商圈、景区人流量大幅上升 [3] - 6月3日7:15~8:45,郑州市各主干道和高架桥、学校门前道路将出现较大车流量 [3] 易堵路段 - 5月30日下午及5月31日早上出行集中时段有10条易堵路段 [4] - 6月2日返程高峰期间有10条易堵路段 [5] - 郑州市区有10条施工路段,通行受限 [6][7][8][9][10][11] 热点区域 - 市区热点商圈、游园、网红打卡地有11处易堵区域 [12] - 周边县市热点景区包括中牟县、登封市、巩义市、新密市、新郑市的多个景点 [13] - 端午假期郑州交通流量较大、易发生拥堵的高速收费站有15个 [13] 便民服务措施 - 在部分路段区域推出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如设立临时停车区域、提供视频事故快速理赔服务等 [15]
今年来广州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同比上升43.55%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9 15:46
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整治 - 广州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同比上升43 55% [1] - 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 9%和10 1% [1] - 重点查处无牌上路行驶、非法改装、追逐竞驶等违法行为 [1][2] - 累计投入383套电子抓拍设备对不戴头盔、闯红灯等行为进行采集 [2] 执法行动案例 - 越秀区查处未悬挂有效车牌的电动自行车并扣车 [1] - 查获电机从400W改装至1500W的电动自行车并处罚款扣车 [1] 交通设施优化 - 在48个重点路口加装非机动车信号灯 [2] - 新增和完善102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 [2] - 推进新建2 1万米机非隔离护栏 [2] - 在39条道路开展"机非共享车道"试点 [2] 道路微改造 - 金沙洲大桥东行上桥处拓宽非机动车驻足空间 [2] - 优化西堤二马路人民桥段和广园东路禺东西路慢行交通组织 [2] - 冼村路段设置后绕式公交车站 [2] - 东风路解放路人行天桥梯道进行坡面改造 [2]
依法查扣、拆除,深圳交警严厉整治地铁口摩电车辆重点违法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22:21
深圳交警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 - 深圳交警近期针对地铁站周边电动自行车重点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 采用"定点检查+流动巡逻"联合执法模式 [1] - 行动重点查处超标电动自行车 拆除私自加装遮雨篷 并对车主开展安全教育 目前已查扣一批超标车辆和拆除大量遮雨篷 [1] - 5月14日上午在龙华地铁站周边专项整治 共查扣7台违法电动自行车及摩托车 拆除一批非法遮雨篷 [1] 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分析 - 部分电动车驾驶人随意停放车辆阻碍行人通行 存在逆行、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增大交通事故风险 [1] - 私自加装遮雨篷改变车辆结构 增大风阻系数 严重影响操控性能 在拐弯或恶劣天气时易发生侧翻事故 [1] - 部分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薄弱 未取得驾驶资格 车辆未上牌和办理保险 存在严重安全风险 [2] 整治措施与未来计划 - 深圳交警将持续在地铁口周边开展摩电车辆整治 重点查处未佩戴头盔、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 [2] - 交警部门提醒市民勿乘坐非法"拉客"摩电车辆 驾驶电动自行车需遵守交规 不私自改装 佩戴安全头盔 [2] - 深圳交警将保持高压整治态势 严厉打击各类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