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改造
搜索文档
背街小巷里的“大民生”——“城”长记系列报道之三
河南日报· 2025-11-02 07:14
一条小巷,能装下多少民生故事? 在鹤壁,曾经"灰头土脸"的背街小巷,如今正悄然变身。石板路平整干净,文化墙韵味十足,"口袋公 园"见缝插绿,老街坊们坐在长椅上唠家常……这些城市肌理中的毛细血管,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廊 道。 "以前这条路,下雨是泥水路,晴天是扬灰路,现在可不一样喽!"10月27日,站在东一巷巷口,67岁的 郭岗生感慨道。书屋、绿地、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小巷子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这样的变化,源于鹤壁市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扎实推进。目前,全市已完成 91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其中17条被打造为示范巷。 "改哪里、怎么改,群众说了算!"在朝霞南社区爱情主题小巷的改造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康瑞娟对此深 有体会。 省委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聚焦品质提升,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持续提升生活便利 性、居住舒适性、公共服务普惠性,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街巷是城市的里子,更是民生的镜子。鹤壁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秦小科表示,鹤壁将背街小巷整治列为 惠民便民利民专项行动之一,以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改造为民、改造惠民"原则,着力解 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痛点、堵点、热点问 ...
城乡提质“焕新”呈现年轻态 民生幸福“加码”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央视网· 2025-10-03 16:30
城市人口与结构变化 - 贵阳在“十四五”期间连续4年人口净增量达10万人,增长态势全国领先 [9] - 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年轻力量正在重塑城市 [9] 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改造 - “十四五”期间贵阳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244条,大幅提升居民幸福感 [14] - 背街小巷改造注重基础设施升级与文化营造,例如采用艺术涂鸦保留传统风貌并创造新生活场景 [11] - 城市改造工程使城市面貌经历深度蜕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认识并留在贵阳 [1] 商业业态与消费场景演变 - 全市拥有3000多家小型咖啡店,“咖啡之城”成为贵阳新名片,部分店铺日销量达三四百杯 [5] - 老街巷在改造后萌发出新业态与新场景,精品咖啡店等商业形态密集出现 [3][14] - 对青云路等美食据点进行统一整改,小吃摊“退街入室”并引入文创商店、书店,形成市民游客共享的新消费空间 [23] 生活圈与公共空间建设 - “十四五”期间共实施140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民可在短时间内触达生活必需场景 [19][21] - 全市公园数量突破1000个,已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宜居环境 [21] - 通过重塑社区空间布局,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公园自然景观成为日常生活环节 [17]
睢宁实施滚动式城市微更新提升人居环境
新华日报· 2025-06-21 07:10
城市更新改造 - 睢宁县红光巷完成改造,包括下水管道雨污分流、杆线入地、道路拓宽硬化等,路面从坑洼不平变为宽阔平整,居住体验显著提升 [1] - 红光巷周边有3个幼儿园、2所小学,改造后上下学期间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 [1] - 交通巷、益民巷等背街小巷道路拓宽至八九米,交通流畅度改善,并增设文艺打卡点如旧照片墙 [1] - 今年以来睢宁县完成15条巷道整治,铺设修整路面4000余平方米,另有26条背街小巷整治工作推进中 [1] 老旧小区改造 - 名仕花园小区改造包括铺设2930平方米路面、翻新29个单元门墙、新建健身活动场所,物业费缴存率超90% [2] - 幸福家园1期改造调整绿化布局并增加停车位,小区环境从全县较差提升至干净整齐 [2] - 睢宁县以10天为周期滚动式微提升,今年已整治5期30个居民小区,重点解决路面破损、路灯不亮、外墙脱落等问题 [2] 居民参与与反馈 - 淮海巷改造中居民主动锯断自家拦路果树,中医院后巷居民捐赠石子黄沙,滨河小区居民为工人送姜汤 [4] - 益民巷改造后解决夏季积水断电问题,80多岁居民表示能安心睡觉 [4] - 改造初期部分居民对拆除私搭建筑有抵触,经街道社区宣传后获多数支持 [3] 改造策略与细节 - 城市微更新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空中飞线、电动车充电,注重细节如大树下规划停车位、规范小广告栏 [3] - 改造强调量力而行,优先解决人身及财产安全问题,同时硬化居民家门口边角区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