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搜索文档
兴黄投资回应票据逾期:非主观及经营问题,现已结清且无不利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8:4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近日,因首次被列入上海票据交易所承兑人逾期名单(截至2025年7月31日),泰兴市兴黄综合投资开 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黄投资")引发市场关注。 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披露,2025年2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发生3次以上票据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有逾期行为的承兑人共 计991家,兴黄投资首次出现在该名单中。8月15日,兴黄投资发布公告表示,"2025年02月01日至2025年07月31日,我公司承兑 的3张商业汇票发生逾期,共计1753万元。截至2025年08月15日,以上票据均已结清。" 据了解,经与上海票据交易所核实,目前相关承兑业务已完成。兴黄投资表示,"此事项不会对我司正常经营管理造成不利影 响。我司目前在上海票据交易所已发布结清说明,尽请广大投资者关注。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各项业务均正常生产经营, 本次事项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企业预警通显示,兴黄投资目前共有4只存续债券,包括22泰兴兴黄债01、18泰兴兴黄债01、20兴黄01、21兴黄01。其中,22泰 兴兴黄债01、18泰兴兴黄债01均为申万宏源证券(000562)主承销。截至2024年末, ...
青岛城投集团102亿债券获受理!年亏超2亿叠加900亿短债压顶
搜狐财经· 2025-08-18 18:22
公司债券发行与债务状况 - 公司102亿元小公募债券发行计划获上交所受理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 体现借新还旧债务管理模式 [3] - 截至2025年7月6日 公司存续境内债券余额达851.28亿元 兑付压力呈梯队式爆发 2025年下半年到期93.57亿元 2026-2028年分别需兑付184.50亿元/198.75亿元/104亿元 [1][6] - 即便新发102亿元债券 公司仍将面临集中兑付风险 [1][6]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营业收入469.76亿元 同比增长6.28% 但归母净利润由2023年盈利7.78亿元转为亏损2.89亿元 呈现增收不增利 [1][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74%至105.43亿元 亏损1.24亿元 盈利能力加速下滑 [1][7] - 期间费用高企 2024年达105.27亿元 占营收比重22.41% 严重侵蚀利润空间 [7] 债务结构与流动性压力 - 总债务规模持续扩张 2024年末达2,616.17亿元(同比增长3.35%) 2025年3月末进一步攀升至2,660.16亿元 [2][10] - 短期偿债压力集中 2024年末一年内到期债务896.63亿元 占总债务34.27% [2][9] - 现金类资产对短期债务保障倍数从2022年0.29倍骤降至2024年0.18倍(降幅近四成) 现有现金仅能覆盖18%短期债务 [10] 投资收益依赖与盈利结构 - 投资收益占比持续攀升 2024年投资收益23.14亿元占营收4.93% 2025年一季度升至6.43%(对应收益6.78亿元) [1][8] - 投资收益主要来自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受市场波动影响显著 稳定性极差 [1][8] - 2022-2024年投资收益持续下滑(39.14亿元→26.53亿元→23.14亿元)但依赖度不降反升 [8] 现金流与融资状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65.15亿元(同比增长13.32%)但投资活动净流出86.71亿元 经营性流入无法覆盖投资支出 [1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05亿元 反映外部融资渠道收缩 [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连续多年净流出 2024年净流出22.66亿元 资金链进入紧绷边缘 [11] 资产质量与潜在风险 - 其他应收款余额从2022年254.51亿元增至2024年336.65亿元 两年增幅32.3% 大量资金被长期占用且回款周期极长 [2][11] - 公益性资产规模达11.64亿元 几乎无变现能力 [2][11] - 对外担保余额141.92亿元 占所有者权益10.62% 其中对民营企业担保9.05亿元存在潜在代偿风险 [11] 业务结构风险 - 六大业务板块中传统业务占主导 但2024年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收入降至零 [7] - 房地产行业调整导致在建地产项目收益失去保障 核心业务实质性停摆 [7]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品种一)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7-18 13:14
评级结果 -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品种一)获"AAA"评级 [1] 公司优势 - 股东实力雄厚且获得有力支持 [1] - 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及城市综合开发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 [1] - 拥有丰富的项目管理及施工经验 [1] - 融资渠道畅通 [1] 公司背景 - 公司于2011年5月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出资成立 [2] - 2012年以来中国铁建向公司划转多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矿产资源投资项目和股权投资项目并现金注资 [2] - 目前公司系中国铁建下属最大的专业化投资实体 [2] 业务范围 - 业务覆盖国内外高速公路、铁路、市政工程、轨道交通、城市综合开发、土地开发、矿产资源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 [2] - 涉及金融、旅游开发等项目的股权投资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86.09亿元,同比下降27.53% [2]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总收入58.98亿元,同比下降27.65% [2] 经营挑战 - 2024年以来公司承揽规模下降 [1] - 收入及利润规模减少 [1] - 财务杠杆较高 [1] - 债务规模或将继续维持较高水平 [1] - BOT/PPP项目运营和回款周期较长 [1] - 城市综合开发业务规模较大或带来一定资金沉淀 [1] 收入下降原因 - 部分重点建设项目陆续竣工或进入收尾阶段 [2] - 部分重点建设项目仍处于项目初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