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治理
搜索文档
青海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有序推进
新浪财经· 2025-10-11 10:03
此外,青海通过持续推进废弃塑料回收处置和再生利用、扎实开展塑料垃圾清理专项整治、强化塑料污 染治理宣传引导等行动,推进全省禁限塑工作。 下一步,青海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治理机制,持续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近日从青海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五"期间,青海省各地区各部门立足省情实际,从生产、流通、使 用、回收处置等多个环节,不断健全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聚焦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区域, 全力协同推进禁限塑工作。 ...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 联合国治理塑料污染新一轮谈判举行
人民日报· 2025-08-13 15:27
全球塑料污染现状 -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突破5亿吨 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 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上或绕赤道17圈[2] - 每年18%-20%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若不干预2040年海洋塑料废弃物将达3700万吨[3] - 太平洋岛国塑料垃圾占全球不足1.3% 但受洋流影响冲击严重[4] - 微塑料导致农作物年减产1.1亿-3.6亿吨 海产品减产105万-2433万吨[5] - 塑料污染年健康经济损失超1.5万亿美元 累计至2040年经济损失或达281万亿美元[3][5] 国际政策应对措施 - 欧盟2019年通过《一次性塑料指令》 瑞典人均轻质塑料袋使用从74.1个降至16.2个 德国从10.6个降至3.9个[7] - 德国2022年禁售薄于50微米塑料袋 2025年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法规[8] - 瑞士征收每人每年9瑞士法郎污水税 37座污水处理厂配备微塑料去除设施[8] - 埃塞俄比亚2024年6月立法禁塑 违者最高罚款5000比尔(约35.7美元)[9] - 中国"限塑令"使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减少2/3 累计减量140万吨[10] 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 - 2023年全球非塑料替代品贸易额达4850亿美元 发展中经济体年增5.6%[11] - 英国诺特普拉公司开发海藻基可食用包装 累计替代2100万件塑料包装[11]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发生物质聚酰胺 较石油塑料减排75%温室气体[11] - 德国与瑞士研究所突破微生物降解技术 建立16325种塑料化学品危害分类体系[12] - 瓦努阿图实施"随扔随付"垃圾计量收费制 萨摩亚推广可生物降解包装[9]
协力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人民日报· 2025-08-12 09:18
全球塑料污染现状与规模 -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估测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 [4] - 若将废弃塑料压成1毫米厚薄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上,用货运车厢运送则车厢连成一列可绕地球赤道17圈 [4] - 若不采取有效干预,到2040年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废弃物可能高达3700万吨,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总量可能超过鱼类 [5] - 若不采取有效行动,到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量将增至目前的3倍,2016至2040年间塑料污染造成的累计经济损失可达281万亿美元 [5] 塑料污染的区域性影响 - 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有18%至20%最终进入海洋 [5] - 太平洋岛国生产的塑料垃圾占全球总量不到1.3%,但受冲击很大,大量塑料垃圾通过洋流到达其海岸 [6] - 智利复活节岛平均每小时有约500件塑料垃圾被冲上海滩 [6] 微塑料的健康与经济危害 - 微塑料每年可导致农作物减产1.1亿至3.6亿吨,海产品减产105万至2433万吨 [7] - 减少13%的微塑料可使对植物光合作用率的影响减少30%,全球范围可避免至少2200万吨粮食作物减产 [7] - 塑料制品所含物质在人类生命每个阶段都可能引发疾病,塑料污染导致的健康相关经济损失每年估超1.5万亿美元 [7] 全球减塑政策与成效 - 欧盟通过《一次性塑料指令》后,瑞典人均轻质塑料袋使用量从2019年74.1个降至2023年16.2个,德国从10.6个降至3.9个,奥地利从7.8个降至2020年0.2个 [8] - 德国要求塑料行业增加再生材料使用比例,并实施《一次性塑料商品生产者责任延伸》法规,生产商需注册登记并向基金缴费 [9] - 埃塞俄比亚通过法案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违者个人最高罚款5000比尔(约35.7美元),制造商等面临更严厉处罚 [10] - 中国自2008年"限塑令"至2016年初,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140万吨,相当于减排近3000万吨二氧化碳 [11] 循环经济与科技创新 - 2023年全球非塑料替代品贸易额达4850亿美元,发展中经济体相关贸易年增长率达5.6% [12] - 英国初创公司诺特普拉使用海藻和植物制作可生物降解包装,截至2025年初在欧洲已累计替代超过2100万件一次性塑料包装 [12]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开发出利用农业废弃物制造可持续聚酰胺材料的工艺,与石油型塑料相比可减少75%的温室气体排放 [12] - 瑞士研究机构将塑料中16325种已知化学物质按危害等级分类,为全球监管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3]
协力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12 06:01
全球塑料污染现状 -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突破5亿吨 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1] - 废弃塑料压成1毫米厚薄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上 用货运车厢运送可绕赤道17圈[1] - 每年塑料垃圾18%-20%进入海洋 若不干预2040年海洋塑料废弃物将达3700万吨[2] 环境影响与经济成本 - 微塑料对土地危害比海洋高4-23倍 每年导致农作物减产1.1亿-3.6亿吨[4] - 海产品年减产105万-2433万吨 减少13%微塑料可避免2200万吨粮食减产[4] - 塑料污染累计经济损失达281万亿美元(2016-2040) 年健康损失超1.5万亿美元[2][4] 区域影响差异 - 太平洋岛国塑料垃圾占全球不到1.3% 但受冲击严重[3] - 智利复活节岛每小时500件塑料垃圾冲上海滩[3] - 埃塞俄比亚塑料废弃物中塑料袋占比46%[8] 国际治理措施 - 欧盟2019年通过《一次性塑料指令》 多国轻质塑料袋使用量显著下降[6] - 德国2025年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法规 要求生产商注册并缴费[7] - 瑞士征收每人每年9瑞士法郎污水税 2040年微塑料去除设施达140座[7] 替代材料发展 - 2023年全球非塑料替代品贸易额4850亿美元 发展中经济体年增5.6%[10] - 英国诺特普拉公司开发海藻基包装 累计替代2100万件塑料包装[10] - 瑞士研发农业废弃物制聚酰胺技术 较石油塑料减排75%温室气体[10] 科技创新与监管 - 瑞士研究机构将16325种塑料化学物质按危害分类 为监管提供依据[11] - 微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取得突破 助力开发耐寒生物降解方案[10] - 数字工具实现塑料产品溯源 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12] 中国治理成效 - 中国主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减少2/3以上(2008-2016)[9] - 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 相当于减排近3000万吨二氧化碳[9]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 协力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12 05:38
全球塑料污染现状与规模 -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 [1] - 若将废弃塑料压成1毫米厚薄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上,用货运车厢运送可绕地球赤道17圈 [1] - 若不采取有效干预,到2040年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废弃物可能达3700万吨,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总量可能超过鱼类 [2] - 若不采取行动,到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量将增至目前3倍,2016至2040年间塑料污染造成的累计经济损失可达281万亿美元 [2] 塑料污染对特定区域与生态系统的影响 - 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有18%至20%最终进入海洋,太平洋岛国生产的塑料垃圾占全球总量不到1.3%,但受冲击很大 [2][3] - 智利复活节岛平均每小时有约500件塑料垃圾被冲上海滩 [3] - 微塑料对土地的危害比海洋高出4到23倍,每年可导致农作物减产1.1亿至3.6亿吨,海产品减产105万至2433万吨 [4] - 减少13%的微塑料可使对植物光合作用率的影响减少30,全球范围可避免至少2200万吨粮食作物减产 [4] 全球各国的减塑政策与成效 - 欧盟通过《一次性塑料指令》后,瑞典人均轻质塑料袋使用量从2019年74.1个降至2023年16.2个,德国从10.6个降至3.9个,奥地利从7.8个降至2020年0.2个 [5] - 德国2024年批准《国家循环经济战略》,要求塑料行业增加再生材料使用比例,2025年全面实施《一次性塑料商品生产者责任延伸》法规 [6] - 瑞士设立国家污水基金,对居民征收每人每年9瑞士法郎污水税,已有37座污水处理厂设有微塑料去除设施,计划2040年达约140座 [6] - 埃塞俄比亚2024年通过法案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违者个人最高罚款5000比尔,该国塑料废弃物中塑料袋约占46% [7] - 中国自2008年"限塑令"至2016年初,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140万吨,相当于减排近3000万吨二氧化碳 [8] 循环经济与科技创新解决方案 - 2023年全球非塑料替代品贸易额达4850亿美元,发展中经济体相关贸易年增长率达5.6% [9] - 英国初创公司诺特普拉使用海藻和植物制作可生物降解包装,截至2025年初在欧洲已累计替代超过2100万件一次性塑料包装 [9]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开发出利用农业废弃物制造可持续聚酰胺材料的工艺,与石油型塑料相比可减少75%的温室气体排放 [9] - 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等机构将塑料中16325种已知化学物质按危害等级分类,为全球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