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

搜索文档
访谈三位在夜店年消费过百万的女生
虎嗅· 2025-08-07 22:09
夜店行业消费趋势转变 - 夜店销售策略转向专注女性客群 男性客群消费吸引力下降 因男性对夜店新鲜感减弱且更关注性价比如商K [3] - 女性客群具有高消费潜力与信息差 包括女网红 留学富二代 女老板等 年消费额超过百万 [3][10] - 女性消费动机包括自主娱乐 应酬社交及情绪价值需求 而非依赖男性请客 [3][11][22] 女性消费行为特征 - 女主播年消费超百万 将夜店消费作为情绪宣泄途径 通过付费卡座获得控制权如驱赶不满意的顾客 [11][13][16] - 留学生富二代偏好夜店因注重外表而非交流 认为上海帅哥稀缺且多性格不佳 消费集中于视觉娱乐而非深度互动 [17][19][21] - 女老板将夜店用于商务应酬与团队建设 通过非正式场合高效维护关系并塑造个人形象 同时增强团队安全感 [22][23][24] 客群获取与服务模式 - 销售通过小红书平台定向吸引女性客群 取代传统男性客群开发方式 [7] - 成功销售需具备细腻 不油腻的特质 并提供情绪价值以满足女性客群心理需求 [9] - 夜店消费成为女性主导的社交娱乐选择 反映一线城市性别消费风向转变 女性为娱乐消费主体 男性转向个护美妆消费 [27]
国内DJ造假的从来不只有肋骨鼻和罩杯
虎嗅· 2025-07-09 13:55
行业现象分析 - 夜店音乐质量下降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为假DJ通过造假手段占领市场[1][2] - 行业内至少50%的DJ存在造假行为,包括假脸、假粉丝、假技术、假演出等[2] 造假产业链流程 粉丝造假环节 - 假DJ通过购买抖音账号快速获取百万粉丝,100万粉丝账号售价约3万元并可议价[6][7][8] - 100万粉丝的网红DJ演出报价为1-3万元/场,购买账号成本可通过3场演出回收[8] - 行业存在"黑丝号"交易现象,原粉丝对账号转手行为接受度较高[9] 音乐人身份造假 - 淘宝提供50元即可认证各大平台音乐人的服务[10] - 刷数据成本:点赞7元/100个,评论4元/100条,制作一首999+点赞歌曲总成本160元[12][13] - 常见盗曲行为:直接盗用国外DJ作品并署自己名字[15][16] 演出获取机制 - 音乐总监存在收取回扣现象,5万元预算中假DJ可返点2万元[20][21] - 选择标准扭曲:以社交媒体数据而非专业能力作为主要评判依据[23] - 假DJ通过返点和性贿赂获取演出机会,形成系统性腐败[22][24] 榜单排名造假 - 行业存在付费买榜现象,以"广告投放"名义进行排名交易[26][27] - 典型话术:10万元广告投放可达到"亚洲前50名影响力"[28] - 榜单公信力丧失,成为造假工具而非质量评判标准[32] 行业影响 - 造假行为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31][38] - 优秀DJ面临生存困境,难以获得应有回报[33][34][36] - 行业人才储备充足但发展环境恶化[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