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
搜索文档
从衡水中学里长出来的夜店博主
36氪· 2025-11-09 21:35
公司核心业务与定位 - 公司运营名为“满分激光枪”的公众号,已成为百万粉丝量级的自媒体,文章篇篇达到“10w+”阅读量,定位为当代年轻人的“线上知音杂志”,专注于夜店文化及虚构短篇故事创作 [5] - 公司开创了独特的“青年社交+酒文化”赛道,并认为该赛道内目前仅有自身一家,形成了差异化优势 [5] - 业务已从线上内容延伸至线下实体与产品,包括开发喝酒桌游卡牌“得吃大逃杀”以及在上海外滩打造线下酒吧社交空间“酒宝公园” [5][36][41]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创立契机 - 创始人拥有独特的“衡水中学出身”与“夜店玩咖”双重背景,其个人经历是公司内容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文章结尾常带有“小镇做题家”的思考视角 [5][6][48] - 公司创立源于创始人在大学期间为支付夜店开销而开始为公众号写稿,后在2020年延毕期间注册“满分激光枪”账号,误打误撞因内容独特、契合大众心理而迅速获得高流量 [29][30] - 创始人认为其成功部分归因于思维模式,将写作视为“做题”,专注于如何获得更高流量,并通过自我观察挖掘大众的普遍心理 [30]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洞察 - 公司洞察到夜店行业的本质是社交,并且近年来社交媒体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行业消费态势,信息壁垒被打破,行业透明度增加 [42] - 行业出现新趋势:从“夜店赚大学生的钱”转变为“大学生赚夜店的钱”,涌现出通过组局与夜店谈判获取免费卡座酒水的“局头”,改变了行业供求关系 [42] - 公司观察到夜店与酒吧的界限正变得模糊,夜店被视为“氛围燥一点的酒吧”,这吸引了更多此前从未涉足夜店的白领、做题家等新用户群体 [42] 未来发展规划与创新业务 - 公司计划将“满分激光枪”打造为全球顶尖的夜生活IP,业务范围将超越夜店与酒吧,涵盖夜晚相关的美食、潮流、时尚等更广泛领域 [35] - 公司正与某大厂AI部门合作开发一款AI社交应用,该应用能根据用户设定的社交场景生成破冰话题与游戏,旨在成为“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45] - 公司计划基于创始人独特的“小镇做题家”经历创作小说,认为市面上缺乏真实反映中国学生做题家经历的青春文学作品,此领域存在市场潜力 [45]
从衡水中学里长出来的夜店博主
后浪研究所· 2025-11-04 14:06
公司业务与创始人背景 - 公司创始人轩昂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但其大学期间GPA仅为2.6分并有两门课挂科导致延毕半年[2] - 创始人基于个人夜店体验观察,在公众号上撰写虚构短篇夜店故事,将个人账号“满分激光枪”发展为拥有百万粉丝的“10w+”制造机[3] - 公司业务已从自媒体延伸至产品开发,推出了喝酒桌游卡牌“得吃大逃杀”,并在上海建立了线下酒吧社交空间“酒宝公园”进行100天快闪活动[3][36] 行业洞察与市场定位 - 公司创始人认为其阴差阳错地创造了一个新赛道,即专注于夜生活内容的自媒体,并且在该赛道内几乎没有竞争对手[3][28] - 公司洞察到夜店的本质是社交,并观察到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行业消费态势,例如出现了“局头”通过组局赚钱的新模式[37] - 行业趋势显示夜店与酒吧的界限变得模糊,夜店被视为氛围更热烈的酒吧,这吸引了此前从不涉足夜店的白领和“小镇做题家”等新客群[37] 产品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将“满分激光枪”打造为全球顶尖的夜生活IP,覆盖夜晚相关的美食、潮流、时尚等更广泛领域[31] - 公司正与某大厂AI部门合作开发一款AI应用,该应用能根据社交场景(如朋友聚会、破冰、团建)生成相应的话题与游戏,旨在成为“人与人心灵的桥梁”[39] - 公司借鉴泡泡玛特的模式,计划与有才华的文字博主和平面设计师进行版权合作,共同开发聊天话题和游戏,以拓展IP的长尾收入[32]
如今的金融行业,正在狠狠教训每一个小镇做题家……
虎嗅· 2025-09-11 17:05
行业转型与人才挑战 - 金融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化 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人才面临适应挑战 [1] - 行业淘汰机制加剧 未能适应变化的人才将面临职业发展困境 [1] - 行业对人才能力要求发生根本性转变 单一考试能力不再满足需求 [1] 人才发展模式问题 - 当前存在无效内卷现象 人才投入与产出效率不匹配 [1] - 自我感动式努力无法应对行业实际需求 [1] - 传统"小镇做题家"培养模式与金融行业新时代要求存在脱节 [1]
小镇做题家和孔乙己,完全不是一路人
虎嗅· 2025-07-01 19:57
孔乙己与做题家的本质区别 - 孔乙己对科举内容有情怀和热爱 以教化万民的社会责任感研究儒家思想 甚至冒险偷书 [3] - 做题家行为具有强烈功利性 目标在于排位竞争或社会阶层提升 而非对知识本身的热爱 [3] - 孔乙己懒惰且缺乏敬业精神 在识字率低的年代未有效利用知识变现能力 [8] - 做题家勤奋且高度内卷 通过教培等脑力劳动实现财富积累的案例普遍存在 [8] 做题家群体特征分析 - 群体实质更接近骆驼祥子 希望通过正道努力改变命运 心高气傲特质明显 [9] - 典型表现为拒绝捷径(如傍富婆) 坚持勤劳致富的价值观体系 [9] - 择偶标准反映保守倾向 宁愿选择底层拯救也不愿向资本妥协 [9] 社会现象的文化映射 - 现代版"茴字四种写法"表现为对冷门知识点的过度纠错 如发音考据或历史细节较真 [4][6] - 应试教育剥离传统文化魅力 科举时代文学素养远超当代应试作文水平 [3] - 悲剧性人物(孔乙己/祥子/盖茨比)的现代复刻 体现为沸羊羊式纯爱战士或胖猫式情感经济牺牲者 [10] 理想生存模式探讨 - 魏晋名士生活方式被提出作为解决方案 交替进行躺平与抽象行为 [10] - 该模式实施需保持单身状态 以避免家庭责任带来的行为限制 [10] - 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已具备复刻条件 主要障碍在于社会伦理约束 [10]
高考后的第十年,我真的不想再努力了
虎嗅· 2025-06-06 14:45
教育体系与职业发展 - 高考大省的教育背景对个体产生深远影响,形成"小镇做题家"特质,表现为对规则的敏感与适应能力 [1][2] - 应试教育培养出"揣摩出题人意图"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迁移至职场表现为对上级意图的精准把握 [16][17][20] - 教育体系中的评分标准塑造了标准化思维模式,在职场中体现为对KPI体系的快速适应 [51][66][67] 职场行为模式 - 好学生思维转化为职场表现欲,通过刻意行为展示工作投入度以获取认可 [21][22][61] - 规则适应呈现矛盾性:表面遵守公司规范,同时保持内在批判性思考 [35][38][55] - 直播行业话术规范引发文字工作者的适应性冲突,反映行业标准与个人价值观的张力 [53][54][55] 行业文化现象 - 中产生活方式形成新型社会规训,包含消费习惯、社交方式、健康管理等标准化模板 [71][74] - 职场"旷野叙事"兴起,反映年轻从业者对传统职业路径的反思与逃离倾向 [72][73][81] - 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体系成为职业选择的重要锚点,体现风险规避型职业观 [77][78][79] 创意行业特性 - 内容创作领域存在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持续博弈,从业者在框架内寻求表达空间 [51][52][55] - 新媒体行业话术规范要求与传统文字工作者的专业习惯产生冲突 [53][54] - 创意工作者面临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的永恒命题,表现为交付物与个人标准的割裂 [63][64][65]
项飙:小镇做题家何以成为自己的陌生人
虎嗅· 2025-06-03 14:06
现代社会的陌生化现象 - 陌生人概念从物理空间的陌路者演变为存在意义上的疏离者,成为理解现代社会的关键切口 [1] - 当代社会出现深刻"陌生化":与熟人刻意保持距离,与亲密者渐行渐远,自我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1] - 技术让世界紧密相连但人际联结持续稀释,制度保障完善但精神漂泊感加剧 [1] 小镇做题家的陌生人属性 - "小镇做题家"是21世纪陌生人的典型形象,具有强烈反思性的自我指称 [3] - 小镇做题家既是成功者(学业优秀、社会地位跃升)又感到无所适从和孤独 [3] - 与流动人口不同,小镇做题家是体系的自己人但感觉不是生活的主人 [3] 小镇做题家的精神困境成因 - 长期背负摆脱出身背景的压力导致自我陌生化,而非单纯教育资源差距 [4] - 孤身作战状态:从小被告知要离开家乡,与原生环境缺乏联系 [5] - 生活关系被简化或切断,社会化过程缺失导致孤立感 [5] 自我否定与认可机制的影响 - 强烈的自我否定倾向:理想化自我压抑真实自我,形成空心感 [6] - 社会生活"透明不透气":成长轨迹符合体系标准但无法表达个人挣扎 [7] - 认可(单向系统评价)取代了认得(双向主体理解)成为人际关系基础 [8] 认可与认得的辩证关系 - 认可成为认得的基础,导致爱的"条件感"使滋养变成负担 [9] - 追求认可耗尽自我:通过证明成功以获得关注和理解 [9] - 吴谢宇案例体现极端化追求认可导致的自我陌生化悲剧 [10]
翻身的小镇做题家,不想努力了
虎嗅· 2025-05-28 09:11
小镇做题家现象 - "小镇做题家"标签在2020年左右开始流行,许多年轻人认领这一身份以描述通过应试教育改变命运的群体[2] - 该群体特征包括:来自资源匮乏地区(河南濮阳2018年才通高铁)、通过高强度学习(初中日记显示病态自我鞭策)进入一线城市[17][18][23] - 身份认同存在矛盾,既非真正贫困地区出身(油田家属院),也非顶尖学霸(非清北),但成为阶层流动的典型样本[16][17] 内容创作与商业化 - B站首条视频讲述小镇奋斗故事即获100万播放量,显示该题材市场共鸣度[5] - 时尚媒体从业经历提供内容素材(奢侈品牌知识、明星采访),但产生"阶层叛逃"心理冲突[5][7][45] - 自媒体停更反映持续内容输出的压力,转型出版书籍《还可以的金女士》完成深度表达[8][9][42] 时尚媒体行业观察 - 行业存在显著阶层区隔,同事多来自城市中产背景,小镇出身者罕见[44] - 工作场景制造消费主义幻象(5000元/晚酒店体验),但实际收入与消费水平存在落差[46][47] - 从业者需要快速学习奢侈品知识并适应高端生活方式,产生身份认知撕裂[45][47] 职业发展路径 - 从时尚媒体新媒体副总监到自由创作者,体现传统媒体人转型路径[2][8] - 内容创作从短视频转向书籍,反映深度内容的市场需求[9][42] - 保持"冷眼旁观"的行业观察者定位,形成差异化内容竞争力[49][50]
生女当如吴艳妮
虎嗅· 2025-05-09 17:22
社会发展与教育现象 - 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催生了"小镇做题家"这一群体[1] - 应试教育体系下,能够突破常规路径的佼佼者如协和4+4董女士属于少数案例[1] - 体育竞技领域出现多个突破地域限制的成功案例,包括苏炳添、全红婵和吴艳妮[2] 吴艳妮的竞技成就 - 2023年全国田径冠军赛以12秒93夺冠,2024年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60米栏跑出8秒01刷新国家纪录[4] - 世界排名升至23位成为亚洲一姐,中后程加速技术形成独特比赛风格[4] - 比赛时保持精致妆容的鲜明个人特色,形成"鲜衣怒马"的公众形象[4] 家庭教育方法论 - 母亲熊艳提出"自信感染力超越比赛结果"的教育理念,反对运动员必须素颜的传统观念[5] - 通过声乐、奥数、主持等多元尝试后,接受专业教练建议转向田径发展[6] - 教练周幼君提出"在任一领域出类拔萃都能获得社会立足点"的关键建议被采纳[6] 品牌商业价值 - 阿迪达斯在上海投放巨型广告,通过"你行的"等温情营销强化品牌关联[5] - 淘宝闪购邀请担任品牌大使,推出"1亿杯奶茶"促销活动深化年轻化形象[8] - 商业合作呈现差异化策略:阿迪达斯侧重价值观输出,淘宝侧重生活化场景[8] 新生代运动员特质 - 将Z世代审美带入竞技场,包括标志性麻花辫和"战斗天使"妆容设计[6][7] - 公开表达"不怕被喷"的自信态度,明确宣示"国家纪录保持者"身份[7] - 阅读《月亮与六便士》并引用金句,展现文化素养与独立思考能力[9][10][12]
从小镇做题家到投资副总裁
叫小宋 别叫总· 2024-12-30 11:38
个人背景与职业发展 - 作者出身于东北小城市 通过高强度学习考入985院校 高考分数接近600分 但付出健康代价[3] - 大学期间持续自我提升 提前完成英语6级和BEC考试 放弃读研选择就业[5][6][7] - 201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国企 发现体制内工作效率低下 大量时间耗费在非业务事项上[8][10][11][14] 职业转型关键节点 - 2015年北京之行触发职业转型决心 选择攻读MBA并转向投资行业[15][16][17][18] - 2016年考入国内TOP5 MBA项目 通过精心规划课程安排获得充足实习时间[24][27][28] - 2018年成为班级首个获得全职offer的学员 成功转型投资行业[28][29] 职业成就与现状 - 2023年7月入职新机构担任投资副总裁 经历6轮严格面试流程[31] - 当前月收入达首份工作的10倍(3k→30k) 公众号拥有1.5万粉丝[31][32] - 从2012年至今完成从国企员工到投资高管的职业跃迁 计划继续奋斗30年[3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