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食品与用品
搜索文档
财务数据“过期”、问询未回复,英氏控股终止上市
观察者网· 2025-10-20 18:34
上市进程中止 - 公司向北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于2025年6月7日报送材料,6月13日获受理,7月10日收到审核问询函 [1] - 因招股书引用的财务报告有效期(截止2024年12月31日)即将到期,公司申请延长三个月至2025年9月30日 [1] - 财务报告有效期届满前,公司向北交所提交了中止审核申请,并于2025年9月30日获批准,上市审查状态调整为中止,历时约9个月的上市进程终止 [1][2] 公司业务与募资计划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核心业务涵盖婴童食品与婴幼儿卫生用品,旗下拥有“英氏”辅食、“舒比奇”婴幼儿用品、“伟灵格”营养食品等品牌 [2] - 公司于2024年4月在新三板挂牌,2025年6月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2] - 拟募集资金33,395.64万元,主要用于创新中心建设、即食营养粥生产、产线提质改造、数智化项目及品牌推广,其中仅营养粥生产项目能产生直接收入 [2] 财务表现分析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96亿元、17.58亿元、19.74亿元,但同比增速显著收窄,从2022年的37.35%降至2023年的35.67%,2024年大幅回落至12.35%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2.2亿元、2.11亿元,同比增速从2022年的64.91%、2023年的87.67%下滑至2024年的-4.37%,出现负增长 [3] - 2024年销售费用高达7.2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6.53%,是导致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 [3] 费用结构问题 - 2022年至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为4.54亿元、6.02亿元、7.21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5.04%、34.26%、36.53%,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4] - 销售费用主要涵盖平台推广费、销售人员薪酬、平台使用费及佣金、业务宣传费等 [4] -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52.98万元、921.24万元、1714.83万元,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9人、25人、33人,研发费用不及销售费用的零头 [5] 监管问询与回复 - 北交所于2025年7月10日发出审核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业的原因及合理性 [5] - 问询函还涉及股权清晰性、商标纠纷进展、经销模式内控有效性、推广活动费用真实性等共13个问题,要求20个工作日内回复 [5] - 公司申请延期20个交易日回复,预计于9月4日前提交材料,但直至上市中止审核前仍未完成回复披露 [5]
一拖再拖,英氏控股仍未公开回复问询
观察者网· 2025-09-13 09:46
监管问询与上市进程 - 公司未能如期披露北交所问询函回复 已第二次延迟披露 原定9月4日前提交[1] - 北交所问询涉及13个问题 包括股权清晰性 商标纠纷 经销模式内控有效性 推广费用真实性等 要求20个工作日内回复[1] - 市场担忧延迟披露反映财务数据 治理结构或商业模式存在疑点 对赌协议要求2025年底完成上市加剧IPO压力[1]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96亿元 17.58亿元 19.74亿元 同比增速从37.35%收窄至12.35%[3]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 2.2亿元 2.11亿元 增速从87.67%转为负增长-4.37%[3] - 2024年销售费用达7.21亿元 占总营收36.53%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销售费用率三年均值为35.04%-36.53%[4] - 2024年研发费用仅1714.83万元 占比0.87% 研发人员33人 投入规模显著低于销售费用[5]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投诉 - 婴儿米粉产品多次被曝含异物 包括毛发 黑色杂质 硬颗粒 虫子等[6][7]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2024年收到多次产品异物投诉 涉及米粉 鳕鱼肠 磨牙棒等多个品类[7] - 公司客服否认代工说法 声称拥有自有米粉工厂并经过第三方检测[6] 募投项目与产能利用 - 拟募集资金3.34亿元 其中7169.43万元用于产业基地创新中心建设 7481.49万元用于产线改造 9405.8万元用于品牌推广[8] - 2024年米粉产能利用率为72.53% 纸尿裤85.06% 纸尿片仅16.79% 其他产品采用委托加工模式[8] - 北交所要求说明募投项目必要性及设备购置明细 关注与主营业务关联度及核心竞争力提升作用[8] 品牌与经营风险 - 面临商标纠纷 代工模式争议 营销费用畸高与研发投入不足等多重负面舆论[2] - 监管质疑与消费者投诉叠加 可能影响品牌信任度及未来估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