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流通

搜索文档
居然智家被谁拖入泥潭?有无患公司治理顽疾
新浪证券· 2025-07-29 16:22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实际控制人通过中天基业在2015年斥资数十亿元收购分散股权实现控股 其中中天基业向居然控股借款22.70亿元 被质疑用居然控股资金自融式收购控股权 [4] - 2019年借壳武汉中商上市作价356.5亿元 导致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从43%大幅降至1.7% 而实际控制人直接及间接合计持股达61.93% [6] - 借壳估值受争议 2019年居然新零售盈利弱于红星美凯龙(2017年净利润13.81亿元 vs 红星42.78亿元)但获得相当估值 [7] - 实际控制人于2025年4月被留置及司法冻结3.72亿股(占总股本5.97%) [8] 关联交易与资金流向 - 上市公司委托实际控制人体外4家公司代建商业中心 例如长春项目总造价19.6亿元(土地成本7.16亿元 建设费用12.43亿元) [9] - 代建协议支付条款宽松 首期支付土地出让金 二期支付建设费用50% 上市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在2019年达39.51亿元 含预付委托代建土地款 [10] - 2023年上市公司以2.36亿元购买实际控制人体外项目长春居然·世界里购物中心部分物业 [13] - 2019-2022年累计现金分红31.58亿元 分红比例从15%升至79% 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大受益 [13] 财务表现与行业影响 - 2024年营收129.66亿元(同比下降4.04%) 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下降40.83%) [14][15]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39.39%) 扣非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下降42.84%) [14] - 租赁及管理业务收入从2021年74.15亿元降至2024年55.4亿元 收入占比从56.73%降至42.73% [15] - 行业受房地产下行冲击 2021-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从17.94亿平方米降至14.71亿平方米(累计下滑18%) [15] 股价与市值变动 - 公司市值从巅峰超600亿元降至不足200亿元 蒸发三分之二 [1] - 实际控制人离世当日股价盘中一度跌停 [1]
上市9年,富森美带给泛家居行业的重要改变
搜狐财经· 2025-07-25 22:09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从2000年成立到2016年上市,历时16年,成为家居建材流通市场的主力军 [1] - 2016-2025年期间,公司从经营思维、业态、场景等多方面展开创新,巩固行业领跑地位 [1] - 行业普遍高负债扩张背景下,公司转向利润深耕模式,25年聚焦西南市场,保持高利润率与低负债率 [1]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净利率分别为58.21%、59.73%、52.8%、54.2%、49.14%,长期超50% [2] - 2016-2024年归母净利润稳定在5亿元以上,最高达9.18亿元(2021年) [2] - 资产负债率长期低于20%,2022-2024年分别为13.21%、13.05%、14.18% [2] 业态创新与场景升级 - 引进拎包入住、整家定制、全案定制等新消费业态,增加影音、餐饮等多业态 [5] - 2017年建成26栋独立大店集群,2024年新增28幢独栋品牌会客厅 [5] - 2023年联合精英设计师打造全域新场景,提升购物体验与设计影响力 [7] 商户合作与赋能体系 - 突破传统租赁模式,建立联合营销、主动引流、培训陪跑等十大赋能行动 [8][9][10][11] - 2024年联合上百家品牌发起大牌平价风暴,通过消费券、广告覆盖等解决商户获客问题 [13] - 计划探索"租赁+联营+自营"混合模式,深化商企融合 [15] 流量结构与营销创新 - 全域营销覆盖楼盘广告、设计师沙龙、抖音/小红书等平台,2024年发布9.86万条短视频(浏览量4924万次) [16] - 孵化万人家博会等活动IP,单场直播销售额破千万 [16] - 构建"平台+商户+10万一线人员"流量运营组织,推动直播与内容种草 [17]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存量市场下,公司财务健康模式成为抵御波动的典型案例 [3] - 新业态引进与场景创新推动实体商业转型升级 [18] - 平台型企业价值在新消费时代进一步凸显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