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X射线

搜索文档
成为江苏“唯一”入选城市,无锡有什么“密钥”
新华日报· 2025-07-08 07:12
无锡入选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 - 无锡市作为江苏省唯一推荐城市成功入选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名单 [1] - 无锡制造业发展始终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在新领域和新赛道走在前列 [1] - 无锡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 智能化转型 - 兴澄特钢是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 产线布满200多种智能应用及上百台套智能装备 仅需4人完成十几道工序 [2][3] - 兴澄特钢数智中心通过AI算法实时优化工艺参数 5G物联网贯通生产各环节 实现机器"自决策" [3] - "传统产业+智能技术"应用后 兴澄特钢总产量提升11.79% 产品质量损失下降46.7% 产品不良率下降近六成 2023年实现利润总额43.76亿元 [3] - 无锡市启动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 推动形成四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 [4] - 无锡市通过"算力券""模型券""数据券"三券齐发 支持企业低成本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4] 高端化发展 - 日联科技新总部园区项目占地8.8万平方米 预计达产后年产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3000台 实现产能及销售收入翻倍增长 [6] - 无锡市征集梳理关键核心技术900余项 启动"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 [7] - 无锡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4% 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 [7] - 无锡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7连创 5家单位入围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 [7] 绿色化转型 - 宝通科技子公司获评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 曾下线世界首条碳中和输送带产品 [8] - 宝通科技智慧工厂车间标准人力减少约31.5% 产能提升约20% 单位能耗降低3.7% [8] - 无锡市连续三年单位GDP能耗保持全省前二 "十四五"前三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8% 提前两年完成节能目标 [10] - 无锡市已完成绿色工厂星级评定6000多家 [10] 未来发展计划 - 到2027年 无锡将累计推动1400家企业完成新型技改 打造500个省级以上智能工厂 300个省级以上绿色标杆 实施300个以上绿色化改造项目 [10] - 无锡将通过"点线面"体系化推进企业、产业链、园区集群技术改造 打造3家高标准数字园区 [11] - 无锡将实施九大行动 加快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11]
新增订单同比翻番、核心部件形成产品矩阵 日联科技擦亮“科技”“成长”底色
新浪财经· 2025-05-23 20:49
公司业绩与增长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25.89%,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25.44%,归母扣非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56.82% [1] -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收入占比达44.88%,3D/CT设备收入同比增长5,680.53万元,增长率184.36% [2] - 2025年1-4月新签订单43,648.79万元,同比增长100.87%,海外销售收入5,916.13万元,同比增长20.18% [7]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成功研制国内首款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X射线源并实现产业化,覆盖90kV至150kV型号微焦点射线源,180kV新型号实现产业化 [3] -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领域自产射线源应用比例达90.02%,同比提升7.53个百分点,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自产比例84.89%,同比提升28.93个百分点 [4] - 形成完整X射线源产品矩阵,包括普通射线源、大功率小焦点射线源、闭管射线源、开管射线源,成为国内外少数覆盖全系列的厂商 [4] 市场拓展与客户覆盖 -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设备交付至安费诺、立讯精密、比亚迪半导体、长电科技等知名客户 [3] - 成立控股子公司"日联视界",进军异物检测领域,覆盖食品、医药、日用品等多个行业 [6] - 海外布局加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等地设立子公司或工厂 [7] 行业前景与竞争优势 - 2026年中国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241.4亿元(不含医疗健康领域) [6] - 通过核心部件自制替代外购降低设备成本,提升定价竞争力,3D/CT智能检测设备国内领先 [2][4] -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行业增长、进口替代、市占率提升三重红利驱动 [6]
日联科技(688531):经营业绩稳健增长,核心部件国产替代加速
开源证券· 2025-04-30 16: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公司经营业绩稳步提升,虽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但看好设备和射线源国产替代,维持“买入”评级[5] - 集成电路与电子制造业务高增,核心部件X射线源国产替代加速,技术创新推动检测转型和高端技术应用渗透[6] - 未来工业X射线行业有结构性增长机遇,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和资本并购,有望持续突破市场,实现长期成长[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营收7.4亿元,同比+25.9%;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25.4%。2025Q1营收2.0亿元,同比+33.2%;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4.5% [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0.5)/2.38(0.51)/3.1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9(-1.33)/2.07(-1.57)/2.7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40.1/30.8/23.4倍 [5]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设备业务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其他领域收入分别为3.32/1.40/1.69/0.16亿元,同比增长40.75%/4.41%/23.47%/35.27% [6] - 射线源方面,90kV - 150kV微焦点射线源量产,180kV新型号产业化落地,开管及大功率小焦点射线源完成试制 [6] - 技术创新上,依托日联研究院与上海瑞泰子公司升级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人工智能大模型,构建AI智算闭环,开发多模CT智能检测设备 [6] 行业与公司展望 - 随着集成电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需求激增和AI+新应用场景涌现,国产替代推进,工业X射线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 [7] - 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技术创新优势突破高壁垒市场,利用投资并购占领更多细分市场 [7] 财务数据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87|739|980|1246|1596| |YOY(%)|21.2|25.9|32.5|27.1|28.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4|143|182|238|313| |YOY(%)|59.3|25.4|27.1|30.3|31.8| |毛利率(%)|38.6|43.7|44.6|46.5|47.7| |净利率(%)|19.4|19.4|18.6|19.1|19.6| |ROE(%)|3.5|4.4|5.3|6.6|8.0| |EPS(摊薄/元)|1.00|1.25|1.59|2.07|2.73| |P/E(倍)|64.0|51.0|40.1|30.8|23.4| |P/B(倍)|2.2|2.3|2.1|2.0|1.9| [7]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详细财务数据见原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