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投资

搜索文档
又一家地方文旅投集团暴雷背后
36氪· 2025-06-22 09:30
公司破产事件 - 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集体破产清算,涉及4.8亿注册资本"清空"[4][6] - 破产涉及十几家子公司,包括路游网、撒拉尔水镇、尚东今致等,形成"旅投一倒,骨牌全塌"的局面[6][7] - 公司曾提出"三年投融资达到百亿元,五年实现上市"的目标,但十年后未上市反而清算[8][13] 公司发展历程 - 2016年成立时定位为"省级文旅航母",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和打造旅游名省目标[9] - 快速收购青海铁航国旅、青藏国际会务公司等资产,成立多家二级平台[12] - 最终破产的子公司中不少是当年收购的资产[14] 行业同类案例 - 2023年2月河南洛阳孟津文旅集团破产,负债九千多万,资产仅值三千多万[15] - 孟津文旅集团运营的三彩小镇项目未能持续,三四年即破产[16] - 青海旅投成为地方文旅破产俱乐部新成员[17] 公司管理问题 - 公司"管理三巨头"全部涉案:董事长被双开,副总因洗钱、滥权、受贿判刑六年半,总助因滥用职权等判五年半[23][24][25][26] - 副总马尚德擅自投资2371万成立自驾车旅游营地开发公司,未评估和报批[27][28] - 总助丁某收购资不抵债的青藏国际会务公司,导致国有资产损失3000多万元[29][30] 系统性运营问题 - 公司存在"政企不分"模式,项目立项快但缺乏调研论证[35][37] - 投资节奏过快,缺乏有效管理和止损机制[34][39] - 公司定位为融资工具而非市场主体,导致运营经验不足[54][55] 行业普遍问题 - 地方文旅公司普遍存在资源好但盈利模型差、投资冲动强但运营经验不足的问题[40] - 项目立项常为完成指标而非市场需求,导致大量低效投资[56][57] - 运营效果无人问责,仅以流程合规作为业绩标准[61][62] 根本原因分析 - 融资逻辑大于运营逻辑,企业定位为政策工具而非市场主体[65][66] - 立项决策依赖行政指令,缺乏市场化考量[66] - 亏损后无问责闭环,形成恶性循环[66][70] 行业改进方向 - 需要建立"谁举债谁负责,谁决策谁担责"的机制[69] - 企业应聚焦运营服务和品牌建设,形成良性循环[71][72] - 必须改变将文旅公司作为融资工具和政绩工程的现状[73]
鑫闻界|转让所持全部股权,新动能投资拟撤出山东齐鲁文旅集团
齐鲁晚报· 2025-05-22 21:3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 日前,山东齐鲁文旅集团有限公司29%国有股权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转,转让方为山东省新动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底价1550万元。 挂转披露信息显示,山东齐鲁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职工13人,除山东省新动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外,还有两个股东分别为持股36%的北京 汇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持股35%的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 --- | --- | | 北京汇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36 | | 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 રે રે | | 山东省新动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29 | 其主要财务指标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5923.46万元,负债总额2148.81万元。 另外,根据披露信息,山东齐鲁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资金已于2022年4月24日全部实缴到位。其中,动能投资公司实缴出资1450万元,持 股比例29%;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实缴出资1750万元,持股比例35%;北京汇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缴出资1800万元,持股36%。 披露的交易条件显示,本项目部接受联合体受让。挂牌日期截至2025年6月17日 ...
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淮安分会场活动成功举办
新华日报· 2025-04-29 07:19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自然为邻 万物共生"科普宣传活动 旨在追寻4亿年前的人类远祖 [1] - 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8家单位联合主办 [1] - 参与人数包括400多名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人士 线上直播吸引20余万人次观看 [1][2] 活动内容 -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卢静带领参与者沉浸式探索龙宫海洋世界 指导青少年制作骨骼标本 [2] - 开展地球生物起源科普宣讲 通过生动案例展示生物演化历程 [2] - 设置互动交流环节 现场气氛热烈 [2] 举办意义 - 增强青少年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传播"珍爱地球"理念 [2] - 推动文旅与科普深度融合 探索"寓教于乐"新模式 [2] 淮安发展规划 - 淮安经开区定位为经济建设主阵地 对外开放主窗口 科技创新主平台 [1] - 以"绿色高地 枢纽新城"为目标 推进生产 生活 生态三生融合 [1] 场馆定位 - 淮安龙宫海洋世界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科普形式 [2] - 将西游文化 海洋文化融入产品供给 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