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业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累计收集59个树种共177份古树名木种质资源
广西日报· 2025-10-20 11:04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展 - 累计收集59个树种共177份种质资源,并在超长寿古树与濒危树种扩繁上取得关键性突破 [1] - 保护工作实现从树木本体管护向基因层面传承的深度跨越 [1] - 广西现有1311个古树群和15.6万余株古树名木 [1] 立体保护网络构建 - 构建"科技赋能+全民参与+制度保障"的立体保护网络 [1] - 通过挂牌立碑明确管护责任,并采用打透气孔、开"地门"等方式完成3000多株古树"破硬化"整治 [1] - 通过选认10.25万株"乡愁树"和组建志愿队伍等措施强化保护 [1] 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繁育技术 - 加速推进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建成集资源保存、科研、宣教于一体的专业种质库 [2] - 项目重点锁定全区"最高、最老、最美"及濒危古树,通过迁地保护、无性繁殖等技术建立"基因备份" [2] - 紫荆木、格木等42种99份种子已成功发芽定植,粉叶楠、水松等扩繁苗种植达183株 [2]
8000余个防火检查站全面激活
辽宁日报· 2025-10-01 08:16
行业管理动态 - 10月1日起进入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期[1] - 省林草局印发《辽宁省2025年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案》及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和防火工作通知[1] - 成立5个由局党组成员带队的包片指导组对各地部署落实情况进行指导[1] 防火力量部署 - 全省8000余个防火检查站已全面激活[1] - 发挥1094个林业工作站和1.87万名生态护林员作用加大巡护频次和巡查力度[1] - 组织76支专业消防队伍和556支半专业消防队伍靠前驻防携装巡护[1] 重点区域与科技应用 - 聚焦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生态旅游人员密集场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1] - 利用无人机对9个市28个县区98个重点乡镇(林场)开展巡查巡护工作以实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1]
广西挂牌立碑保护古树名木15万多株
广西日报· 2025-09-28 10:08
活动概况 - 2025年广西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主场活动于9月26日在桂林举行 [1] - 活动主题为“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 [1] 活动形式与公众参与 - 活动现场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生动展示古树形态 [1] - 设置最美古树图片展和保护宣传展板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拍照 [1] 法规建设与执法行动 -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于今年3月15日正式施行 标志着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2] - 开展“春风”专项行动 共查处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16起 [2] 具体保护措施与成效 - 自2021年起全区开展古树名木“破硬化”行动 整改树底地面过度硬化的古树名木3254株 [2] - 实施防火防雷防风防病虫害防硬化防盗等“六防”保护措施 [2] - 建立“古树名木+保险”模式 提升古树名木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 [2] 资源普查与创新工作 - 全区已普查到古树名木15万多株 并全部完成挂牌立碑 [2] - 在全国首创乡愁树选认工作 完成“乡愁树”信息录入7万多株 覆盖12万多个乡镇及自然屯 [2]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党建引领聚合力 林电携手筑防线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21:42
合作机制创新 -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与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麻沿林场联合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林电共安惠民生"主题宣传活动 深化"林电共安"三年行动[1][3] - 双方建立森林防火联防机制 强化宣传教育 信息共享 火源管控 隐患排查 火灾扑救等多方面协作配合[3] - 创新提出林业"护林员"与电力"护线员"联合巡线巡山机制 构建"林电共存 林电共巡"长效工作格局 制定"一线一策"精细化治理方案[4] 技术应用与成效 - 运用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和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对沿线树木进行三维建模与精准测量 将林场提供的林木生长数据与无人机巡检系统深度融合[3] - 联合巡检共发现并处置树线隐患5处 消除潜在风险点10余个 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防的转变[3][4] - 科技手段运用提升工作效率 筑牢线路安全与生态保护双重防线[3] 未来发展计划 - 持续深化"林电共安"合作机制 建立常态化巡查和隐患协同处置机制[4] - 定期开展线路通道隐患排查 从源头防范树线矛盾 守护电网安全与森林生态和谐共生[4] - 为生态保护与线路安全运行协同发展打造可复制 可推广的"陇南样板"[3]
从木棉王到古树公园:广东形成古树名木保护新格局
南方农村报· 2025-09-12 17:03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 - 广东全省8.5万余株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 [5][41][52] - 广州市在册古树名木达9961株并全部配备二维码"身份证" [17] - 全省已建成绿美古树乡村106个和古树公园210个 [52] 重点保护案例 - 广州中山纪念堂350年树龄木棉王年开花量超8万朵 [2][9][11] - 荔湾区沙面古树公园占地30公顷拥有130多株古树,树龄介于100-300余年 [14][15] - 云浮市加益镇古雅榕、茂名根子镇荔王、韶关南雄银杏王等特色古树获专项保护 [35][41][51] 科技保护措施 - 对851株一级古树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36] - 应用木质针刺检测仪、激光雷达、无人机进行健康监测 [37] - 清远市启用全省首个"古树名木平安守护平台"实现动态监测 [38] - 广州天河区开发专属APP,白云区绘制VR树地图,黄埔区运用电子地图与24小时监控 [21][22] 制度体系建设 - 2022年广州市修订《广州市绿化条例》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篇 [23][24] - 2023年7月《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增设古树名木保护专章 [29][30] - 出台《广东省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等政策文件 [31] - 多地制定专项条例包括《茂名市古荔枝树保护条例》《潮州市古茶树保护条例》 [32] 管理创新实践 - 实行"一树一码"和"一张图"信息化动态管理 [41][42][43] - 广州深圳中山建立"多规合一"平台进行古树核查 [47] - 茂名市对古荔枝树实行分级保护,潮州市为古树全面投保 [47] - 通过古树避让措施促进原址保护,打造古树与城乡设施和谐共存模式 [48][49]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党建联建聚合力 林电共安惠民生
中国能源网· 2025-06-30 16:33
党建联建合作 -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与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江洛林场联合开展"党建联建聚合力 林电共安惠民生"主题宣传活动,以党建引领深化"林电共安"三年行动 [1] - 双方签订党建联建协议,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融合模式,以共建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 [1] - 党员先锋队与林业技术人员深入330千伏晒杏二线通道隐患治理现场,针对树线矛盾突出区段展开实地勘察 [1] 合作成效 - 党建联建使电力和林业部门从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合作,隐患处置效率提升40% [3] - 联合行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通过科学规划树木修剪方案保护林业资源 [3] - 双方共同设立"林电共安党员责任区",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联建工作 [3] 技术创新应用 - 联建小组利用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和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对沿线树木进行三维建模与精准测量 [3] - 林场提供的林木生长数据与无人机巡检系统深度融合,可提前预判树线矛盾风险点 [3] 防火安全措施 - 联建小组深入沿线村庄开展防火宣传,发放防火手册、播放警示教育片 [5] - 建立24小时火情联动机制,一旦监测到烟雾或异常热源立即启动联合处置预案 [5] - 对线路防山火隔离带进行全面巡检,清理杂草、枯枝等易燃物20余处 [5] 未来规划 - 将进一步拓展联建内涵,推动"林电共安"机制常态化、制度化 [7] - 以330千伏晒杏一二线为示范点,逐步向全域推广联建经验 [7] - 为陇南市"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7]
以科技之力守护绿色“活化石” 河南省《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正式实施
河南日报· 2025-04-21 07:50
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实施 - 河南省正式实施《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 标志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入科学化、规范化新阶段 [2] - 规程明确保育范围、保育原则、健康诊断及保育措施四大核心内容 涵盖微生境改良、树体管理和种质资源保存 [2] - 引入科技手段对生长环境及病虫害风险实时监测预警 并为每株古树建立个性化管理档案 [2] 河南省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 全省现存散生古树名木32954株 古树群777个共286507株 涵盖银杏、侧柏等47个树种 [3] - 嵩阳书院"将军柏"等2株古树及太昊陵侧柏群等6个古树群获全国"最美古树""最美古树群"称号 [3] 古树保护专项行动 - 省林业局计划启动司法保护行动 通过发布司法保护令等形式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 [3] - 古树面临气候变化、病虫害及人为干扰威胁 部分出现生长衰退、空心及枯死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