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保护
搜索文档
石景山现存古树1545株,先后建成7处古树保护小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31 18:55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为了保护复壮这两棵古银杏树,石景山区园林局通过把脉问诊,采取了仿真修复、增设支撑、防腐处 理、添复壮井和通气孔等多项措施,并在里侧绿化带开辟了古树主题公园,名为"灵福银杏",方便市民 亲近自然、观赏古树,了解它们背后的岁月和历史。 杏。资料图 10月31日,2025年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在石景山区八大处公园启动。记者在活动上了解到, 石景山全区现存古树1545株,现已全部建立"一树一策"专项档案。其中277株长势衰弱古树完成保护性 复壮,7处古树保护小区先后建成,这些记录城市发展的"活文物"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八大处公园的百年古树黄连木,树冠浑圆、树姿优美。 秋意正浓,人们途经石景山路玉泉医院门前时,常被两棵古银杏树所吸引。这两棵古树树龄约700年, 虬曲苍劲、叶茂枝繁,随着叶片次第变黄,犹如在街边撑起了两把金黄色的巨型伞盖,沧桑中透出生命 遒劲的力量。如今,两棵古银杏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限定款秋色美不胜收,吸引路人驻足欣赏。 玉泉医院 门前"灵福银杏"。资料图 像这样的古树保护小区,石景山一共建成了7处。在石景山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院内,还有一棵树龄在800 年以上、堪称石景山 ...
广西累计收集59个树种共177份古树名木种质资源
广西日报· 2025-10-20 11:04
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获悉,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广西近年来持续深化古树名木保护行 动,目前已累计收集金丝李、蚬木、海红豆、广西青梅等59个树种共177份种质资源,其中超长寿古树 与濒危树种的扩繁取得关键性突破,标志着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从树木本体管护向基因层面传承实现深度 跨越。 自治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西现有1311个错落分布的古树群,15.6万余株古树名木如同散落 在八桂大地的"绿色文物",承载着生态记忆与乡愁文化。为守护这些活态遗产,广西构建起"科技赋能 +全民参与+制度保障" 的立体保护网络:通过挂牌立碑明确管护责任,创新采用打透气孔、开"地 门"等方式完成3000多株古树"破硬化"整治;全区通过选认10.25万株"乡愁树"、组建志愿队伍等举措, 强化古树名木保护。 为破解古树名木"老龄化"与繁育难问题,广西正加速推进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并建成了集资 源保存、科研、宣教于一体的专业种质库。该项目重点锁定全区"最高、最老、最美"及濒危古树,通过 迁地保护、无性繁殖、种质评价等技术手段建立"基因备份"。目前,紫荆木、格木等42种99份种子已成 功发芽定植,粉叶楠、水松等扩繁苗种植达183株。( ...
千年古树有了专属“保护套餐”
人民网· 2025-10-17 08:55
"现在好了,这棵树有人管了,俺们安心了。"近日,坐在老国槐树下乘凉的村民对前来回访的河南 省新安县检察院检察官王亚姣说。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规定,辖区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古树名木档案、设立保护标志、 建设相应保护设施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同时规定,应当建立分级保护巡查制度,根据古树名木的保护 等级、分布地域、长势情况等定期开展巡查。 "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必须依法保护好。"王亚姣说。 针对发现的问题,5月19日,新安县检察院依法向该县林业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该局依法履职,对发 现的4棵古树进行认定、保护;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普查、登记、挂牌等工作,对辖区古树名木进行定期 巡查、消除隐患。 收到检察建议后,林业局立即行动,牵头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整改。"经实地查看,古国槐树的枝叶 繁茂、长势正常,未见衰弱迹象。经咨询洛阳市林业专家,目前暂无需破除周边硬化;悬挂标志牌的铁 丝已更换为弹性铁丝……"7月18日,林业局对该院检察建议进行回复,并组织乡镇林业工作人员开展了 古树名木专项排查活动,又排查出27个问题,逐一整改到位。 "为推动辖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常态化开展,我院与林业 ...
山东现存古树名木24.7万余株,千年银杏见证历史变迁
齐鲁晚报· 2025-10-16 11:26
14 7 r 15 30 A 7 10 t K 6, . 8 ation 404 0 9 COLUMNICIPOTOTTAG read 10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闫金明介绍,山东现存古树名木24.7万 余株,首批认定一级保护古树1449株、二级保护古树9305株、三级保护古树52624株。 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实行分级保护,对树龄500年以上的实行一级保护,对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实行二级保护,对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 年的实行三级保护;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实行一级保护。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馈赠于人类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山东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第二次全 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山东现有古树名木24.7万余株,包括单株古树19679株、古树群619处22.7万余株。首批认定一级保护古树1449株、二级保护古树 9305株、三级保护古树52624株。他们如同璀璨明珠,见证岁月变迁,述说往昔故事,成为山东人民 ...
古树名木实现动态化管理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5 15:29
古树名木管理现状 - 晋城市城区现有在库古树29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古树10株、二级3株、三级16株 [1] - 国槐数量最多达16株,其次为侧柏6株 [1] - 已完成27株古树及后备资源的保护工作 [1] 数字化与精细化管理措施 - 通过GPS精准定位、登记建档等措施实现古树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和“一树一档”动态化管理 [1] - 创新推行“一树一策”精细化管护模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会诊”并量身定制保护方案 [1] - 实施清腐修复、树洞封闭、病虫害防治、树干支撑、设置围栏等差异化养护措施 [1] 保护支持与保障机制 - 区政府专项拨款保障保护经费到位 [1] - 为每一株古树设立保护碑牌并签订保护责任人负责日常巡护和动态监测 [1] - 为所有在录古树购买了古树名木保险以增添生长安全的风险保障 [1]
上海的真如寺大殿和650岁古银杏一起入选国家级名录
新浪财经· 2025-10-13 18:17
10月13日,智通财经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国家林草局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期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国保 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共纳入来自18个省(市)的28处协同保护对象,上海市"真如寺大殿·古银杏"成功入选。 "真如寺大殿·古银杏"协同保护对象,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如寺大殿和树龄约650年的银杏古树。真如寺大殿是上海现存唯一元代木结构 建筑,古银杏位于真如寺天王殿和大宝殿之间,乃建寺之初所植,与大殿共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真如寺和古银杏。陈云翔 摄 依据以上史料及现场勘测情况,该银杏树于1986年被认定为树龄650年的一级保护古树,编号0067,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作为一级保护古树,真如寺银杏古树保护工作受到市、区古树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除了日常养护和巡查,市、区古树管理部门还于 1991年、2018年和2022年对银杏古树开展改善古树生长环境、施肥、修剪、白蚁防治等综合复壮技术措施,有效保障了银杏古树健康生长。 养护人员为古银杏进行树木防腐。普陀绿建中心 供图 0067号古银杏高大挺拔,树干粗壮,树皮斑驳,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始终与古刹相伴, ...
渭南实施数字化监测,保护复壮仓颉手植柏
人民日报· 2025-10-13 13:41
政策法规与保护体系 - 中国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行为规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于今年3月15日起施行 [2] - 地方性法规《渭南市仓颉墓与庙保护条例》于2019年出台,将庙内古柏纳入法规保护范畴 [6] - 形成“专家技术指导+县级主管部门+养护责任单位”的“一树一支队伍”保护模式 [7]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 陕西省现存古树名木总数达72.7万余株,其中散生古树1.1万余株,古树群271个共71.6万余株 [6] - 仓颉庙内有千年以上树龄古柏40多株,平均树龄约3000年,包括树龄约5000年的仓颉手植柏1株、树龄4000多年古柏3株、树龄3000多年古柏14株 [6] - 仓颉手植柏具体数据为高度16米、胸径2.48米、地围9.9米 [6] 科技赋能与智慧保护 - 为仓颉手植柏建立涵盖本体情况、养护措施、生长环境等信息的“一树一档”,并接入国家、省、市、县四级共享实时监控系统 [7] - 通过数字化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古柏生长动态,及时发现叶片发黄、树皮异常等情况并采取复壮措施 [7] - 开展航天育种以延续优良基因,2020年5月采集的籽种搭载长征火箭遨游太空,目前繁育基地内航天育种苗长势生机盎然 [8] 文化传承与公众教育 - 每年谷雨时节在仓颉庙举行文化活动,结合联合国中文日纪念仓颉,青少年可在古柏荫下体验雕版印刷 [7] - 设立文化展室,通过图文、实物展示让游客深入了解汉字起源与发展 [7] - 推出“和古树做朋友”系列融媒体报道及“遇见古树”小程序,为公众提供“可随身携带的古树博物馆”以普及知识 [3][4]
陕西渭南实施数字化监测,保护复壮仓颉手植柏 千年古柏,文化价值代代传(和古树做朋友)
人民日报· 2025-10-13 06:19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强调要把 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这是我 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为更好普及古树名木相关知识,今起推出"和古树做朋友"系列融媒体报道,通过文字报道、手绘海报和 视频,为古树名木留下当代记录;也将通过"遇见古树"小程序集中展现各地古树名木资讯,为公众提供 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古树博物馆"。 让我们在一枝一叶的故事中,共同守护古树名木,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踏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仓颉庙,一株巍峨的古柏映入眼帘——树干粗壮,需五六人合抱;树皮 斑驳,如瀑布般垂落,勾勒出深浅不一的纹路,仿佛镌刻着千年岁月的密码。 这便是仓颉手植柏——高16米、胸径2.48米、地围9.9米,已在这片黄土高原伫立了约5000年。 漫步仓颉庙,古柏错落分布,每一株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柏有40多株,平均树龄 约3000年。除了这株树龄约5000年的仓颉手植柏,还有3株树龄4000多年、14株树龄3000多年的古 柏。"讲解员梁 ...
千年古柏,文化价值代代传(和古树做朋友)
人民日报· 2025-10-13 06:10
为更好普及古树名木相关知识,今起推出"和古树做朋友"系列融媒体报道,通过文字报道、手绘海报和 视频,为古树名木留下当代记录;也将通过"遇见古树"小程序集中展现各地古树名木资讯,为公众提供 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古树博物馆"。 让我们在一枝一叶的故事中,共同守护古树名木,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编 者 踏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仓颉庙,一株巍峨的古柏映入眼帘——树干粗壮,需五六人合抱;树皮 斑驳,如瀑布般垂落,勾勒出深浅不一的纹路,仿佛镌刻着千年岁月的密码。 这便是仓颉手植柏——高16米、胸径2.48米、地围9.9米,已在这片黄土高原伫立了约5000年。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强调要把 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这是我 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守护的同时,也让千年古树承载的文化价值代代相传。每年谷雨时节,仓颉庙内都会举行隆重的文化活 动——这一天既是联合国确定的"联合国中文日",也是当地纪念仓颉的日子。青少年在古柏荫下体验雕 版印刷,看着汉字 ...
世所罕见古柏群 1900年的银杏树 四川2个保护对象入选首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四川日报· 2025-10-12 09:48
首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 国家文物局、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公布首批协同保护名录,共收录28个保护对象 [5] - 名录旨在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古树名木的协同保护 [5] - 四川省有两处重要遗产入选该名录 [5] 剑门蜀道遗址·翠云廊古柏群剑阁段 - 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和蜀道翠云廊剑阁段古柏群 [5] - 剑门蜀道遗址是战国至清代的古代交通遗迹,保存有古驿道、拦马墙、古建筑等丰富遗存 [5] - 翠云廊剑阁段是遗址核心组成部分,其人工古柏林为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行道树群 [2][5] - 该古柏群共有7778株古柏,平均树龄高达1050年,具有极高的生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2][5] 青城山古建筑群天师洞·天师银杏 - 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城山古建筑群天师洞和树龄约1900年的银杏 [5][6] - 天师洞道观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年),现存建筑主要为清康熙年间重建 [6] - 古建筑群在选址、布局、空间处理上水准很高,是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组成部分 [6] - 天师银杏树高37米,冠幅25米,胸径2.5米,与古建筑群交相辉映,于2020年12月入选“四川十大树王”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