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树名木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杭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即将启动
每日商报· 2025-09-18 11:37
此外,科普周期间还将举办古树医生大讲堂、古树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授牌仪式等活动。 除了"市树"香樟,杭州有着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比如,杭州树龄最高的古树,是位于五云山山顶 的古银杏,树龄达1410年;云栖竹径有4株1000多年的古枫香;吴山上有10多株600年以上的香樟古树 群,最老的一株称"宋樟";老浙大横路的古银杏是杭州主城区年龄最大的古树,树龄达1000年。 预计于下周启动的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将通过展览、科普讲座及各类互动体验,让更多市民参 与走进承载千年的"绿意"。 比如,杭州博物馆举办首个博物馆内的古树名木展览,主要包括古木文脉、绿荫长青、艺映虬姿、 树智生趣四个板块,分别展示杭州古树诗词文化、历史故事、古树生态系统、自然特征科普、古树摄 影、古树保护工作等。从文化之久、自然之趣、景观之美、保护之智,让老百姓充分了解绿韵千年的诗 意传承与科学保护路径。展览将从9月22日持续至2026年3月22日。 本周六(9月20日),杭州植物园还有一场探寻古树的时光之旅古树游园会等待大小朋友们的光 临。活动包括任务连线、地图拼接,创意无限,全程充满趣味与成就感。参与者将通过手上的古树游园 地图和任务卡,探索沿途的 ...
走近古树名木——守护“树梢上的河南”
河南日报· 2025-09-18 07:20
每一棵古树,都是一部绿色的史书,是活着的历史坐标,是能与人类对话的生命地标。学者梁衡将古树承载 的意义誉为"树梢上的中国"。 河南是古树名木大省,古树名木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中原历史不仅书写在古籍碑刻、博物馆藏之中,更鲜活 地镌刻于一棵棵苍劲挺拔的枝干之间。 淮阳太昊陵,古树与陵庙建筑相映生辉,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起的精神象征;南阳武侯祠,古树与忠义碑碣交 叠辉映,彰显着鞠躬尽瘁的精神丰碑…… 这些历经风雨的古树名木,构成了中原大地上最为独特和珍贵的绿色遗产,守护好"树梢上的河南",既是生 态的需要,也是文明的传承。 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为古树名木保护"撑腰"。在全 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到来之际,这些静静伫立数百上千年的古树,身体可好?河南在保护古树名木方 面有哪些好做法?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新县沙窝镇油茶。 白云龙 摄 雨、干燥季节应加大巡查力度。 针对古树保护中的难点,《规程》提出"一树一策"动态管理机制,要求通过根系修复、树体支撑、微生境改 良等多项技术措施,为每株古树建立个性化"管理档案"。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活化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 ...
“共生 共护 共续——古树名木画展”在杭启幕
每日商报· 2025-09-15 10:23
展览恰逢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古树名木保护传承边会召开与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科普周到 来之际。共展出了101件书画作品,其中包括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华海镜的9幅作品以及92件杭州中小学生 画作,"古树名木是自然瑰宝与历史活化石,画展搭建起艺术与自然的对话桥梁,我们希望能够借此机 会激发公众对古树保护的关注与参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陈刚表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4日。 9月14日上午,"共生 共护 共续——古树名木画展"在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大厅正式启幕。 ...
从木棉王到古树公园:广东形成古树名木保护新格局
南方农村报· 2025-09-12 17:03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 - 广东全省8.5万余株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 [5][41][52] - 广州市在册古树名木达9961株并全部配备二维码"身份证" [17] - 全省已建成绿美古树乡村106个和古树公园210个 [52] 重点保护案例 - 广州中山纪念堂350年树龄木棉王年开花量超8万朵 [2][9][11] - 荔湾区沙面古树公园占地30公顷拥有130多株古树,树龄介于100-300余年 [14][15] - 云浮市加益镇古雅榕、茂名根子镇荔王、韶关南雄银杏王等特色古树获专项保护 [35][41][51] 科技保护措施 - 对851株一级古树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36] - 应用木质针刺检测仪、激光雷达、无人机进行健康监测 [37] - 清远市启用全省首个"古树名木平安守护平台"实现动态监测 [38] - 广州天河区开发专属APP,白云区绘制VR树地图,黄埔区运用电子地图与24小时监控 [21][22] 制度体系建设 - 2022年广州市修订《广州市绿化条例》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篇 [23][24] - 2023年7月《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增设古树名木保护专章 [29][30] - 出台《广东省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等政策文件 [31] - 多地制定专项条例包括《茂名市古荔枝树保护条例》《潮州市古茶树保护条例》 [32] 管理创新实践 - 实行"一树一码"和"一张图"信息化动态管理 [41][42][43] - 广州深圳中山建立"多规合一"平台进行古树核查 [47] - 茂名市对古荔枝树实行分级保护,潮州市为古树全面投保 [47] - 通过古树避让措施促进原址保护,打造古树与城乡设施和谐共存模式 [48][49]
福建福州为5236株古树名木“上保险”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责编:岳弘彬、牛镛) 为健全古树名木长效保护机制,福州市保障资金投入,去年以来投入古树名木巡查、抢救复壮等经费 317万元,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开展"福建最美古树群"保护及古树复壮工作。以科技助力古树名木保护, 福州市牵头编制和修订省级古树名木技术标准2项,开展繁育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构建福州古树名木 基因资源保存圃。 本报福州9月7日电 (记者付文)记者从福州市人大常委会获悉:新修订的《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办法》自2024年1月施行以来,当地在福建省首创"古树名木+司法""古树名木+保险"模式,目前已落实 4000多株古树名木联合监管单位、责任人,为5236株古树名木投保"财产损失险"及"公众责任险"。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8日 14 版) ...
山东临沭 开展“林长+检察长”巡林活动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8 10:20
下一步,临沭县将深化"林长+检察长"常态化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林,推动古树名木"一树一档"动态监管,以法治力量守护"绿色活 化石"。 为压紧压实林长制责任,强化古树名木司法保护,日前,山东省临沭县林长办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林长+检察长"巡林专项行动,对辖区 内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进行巡查巡护。 本次巡查以落实林长令为工作基调,以"巡护+整改+普法"为主线,聚焦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病虫害防治、安全隐患排查及保护标识设立等 关键环节。巡查组先后到店头镇、大兴镇、青云镇及冠山景区,实地察看国槐、黄连木、银杏、黑弹、栗树等古树的生长状态,详细检查围栏 加固、标牌设立、古树修复、日常养护等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并针对此前检察建议中指出的部分古树生长环境不佳、防护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逐一核实整改情况,查看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古树生长条件,修复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确保整改闭环。同时,巡查人员向周边群众宣讲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结合近年办理的盗伐古树、破坏生态环境等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引导群众树立"保护古树就是保护生态遗产"的意识。 ...
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水平,深挖古柏、古蜀道资源开展活化利用 一路古柏映蜀道
四川日报· 2025-06-23 08:30
温暖嘱托 让每一株古柏"老有所养" 6月17日,在翠云廊景区,阳光透过古柏树冠照在古蜀道上,光影斑驳,人行其间,宛如画中游。 "保护牌完好、灭火设施完好、古柏生长态势正常……"当天一大早,翠云廊景区巡护监管员刘高华 便开始巡护大柏树湾段的301株古柏,并记录巡护情况。这里是翠云廊古蜀道古柏保护最完好的一段。 翠云廊拥有目前存世时间最长、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行道古树群,其中剑阁段有古柏7778 株,最高树龄达2300余年。自明代以来,"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在剑阁一直沿袭至今。 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视察时指出 回访看变 盛夏时节,蜀道翠云廊古柏苍翠,浓荫蔽日,游客徜徉在驿道上,感受"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 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视察时指出,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剑阁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覆盖开展古树"健康体检",复壮救护濒危衰弱古 柏2478株,建成古柏保护示范小区3个……在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水平的同时,剑阁县还深挖古柏、 古蜀道资源,开展活化利用,让 ...
呼和浩特这些“绿色国宝” 撑起生态新天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6-18 10:30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 - 呼和浩特市现有散生古树157株,其中一级古树18株(树龄500年以上),二级古树37株(树龄300-499年),三级古树102株(树龄100-299年)[4] - 古树群10个,面积57.8公顷,包含古树14098株,均为三级古树群[4] - 古树种类共12科18属20种,以榆树、松柏、杨树、杏树为主[4] 保护措施与技术应用 - 采用"一树一策""一树一码"措施,每株古树配备专属二维码,包含种类、年龄、位置、生长条件等身份信息[1][4] - 2021-2024年对77株古树实施保护与复壮工程,2024年重点修复15株古树,涉及8个乡镇12个行政村[4] - 对128株散生古树及10处古树群开展生长状况监测,包括土壤、病虫害样本采集与分析,预计10月底完成[7] 保护成效与社会影响 - 古树生存环境大幅改善,生长态势向好,景观效果显著提升[7] - 东乌素图村古杏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清水河县《圆柏》摄影作品获全国古树保护摄影大赛三等奖[7] - 正在起草《呼和浩特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案》,已完成调查监测技术细则制定[7]
广西桂林市“四个坚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取得实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9 19:55
古树名木资源概况 - 桂林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 共有古树名木29758株 数量位居广西第一 [1] - 包括10株名木 200个古树群 已全部落实挂牌保护 [1] 保护管理措施 - 实行"一树一档案 一树一挂牌 一树一保护"措施 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 [2] - 完成39株国家一级古树名木复壮保护 520多株古树破除硬化 [2] - 4株古树列入自治区"我为古树送温暖"项目 灵川县银杏古树群纳入国家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库 [2] 制度保障与协同保护 -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 细化部门职责和规范注销程序 [3] - 为古树名木购买保护公共责任保险 推动社会认养 如广西师范大学认养260年古樟树 [3] - 严格行政审批 完成6个项目古树名木移植审批 打击破坏行为 [3] 宣传推广与价值挖掘 - 连续多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多角度宣传《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4] - 建设古树公园试点项目1个 打造保护与旅游融合的"新地标" [4] - 阳朔县1505年小叶榕入选全国最美古树 灵川县银杏古树群入选全国最美古树群 [4]
肇庆红锥王:观千年古树,读“绿色史书” | 寻美南粤③
南方农村报· 2025-05-07 12:33
核心观点 - 肇庆怀集县古城村红锥王古树具有1300多年树龄 是广东省内胸径最大的红锥古树 被誉为"红锥王" 其保护工作体现了当地悠久的生态保护传统与现代林业管理技术的结合 并成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文化载体[16][25][37] 古树保护措施 - 村民自发保护:1998年村民连夜扑救古树旁火灾 村规民约自太公辈即规定保护古树 即使在最困难时期也未砍伐枝叶[21][22][26][27] - 政府专业维护:2019年省级专家团队实施树洞修复和寄生物清除 2022年县林业局完成25株红锥古树挂牌 2023年安装24小时视频监控并接入省级林业监测平台[32][33][34] - 配套设施建设:修葺观景亭、木栈道和游步道 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 获"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树"称号[36][37] 生态与文化价值 - 生态特性:红锥皮含单宁抗病虫害 根系与真菌形成共生网络传递养分并预警干旱 周边生长格木、樟树等国家珍稀植物及火力楠等乡土珍贵树种 形成省内珍贵林木种源基因库[56][57][60][62] - 文化传承:唐代传说植红锥保村庄平安 村民视其为保护神 保留情侣树下定情习俗 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载体[44][45][46][47][54] - 历史见证:记载岳山林场70年代万人造林大会战事迹 体现当地崇绿护绿传统[50][51][52] 政策支持与推广 - 国家法规:国务院2024年1月颁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3月15日起施行 系首部古树保护行政法规[66][67] - 省级行动:2022年古树保护列入绿美广东"六大行动" 2023年《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增设古树保护专章 全省8.5万株古树实现"一树一档一码" 851株一级古树安装监控 建成210个古树公园和102个古树乡村 抢救复壮6744株古树 4株古树5个古树群入选全国最美[68][69][70][71][72][73] - 社会参与:启动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 推动全民参与冠名、认捐、认种和认建[74][75][76][7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