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产业

搜索文档
广西环江:粤桂协作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7 20:16
林业产业发展 -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依托78.65%森林覆盖率和广西前三木材蓄积量资源优势,构建"政策扶持—产业集聚—市场辐射—联农带农"产业闭环 [1] - 2024年全县集聚林木企业117家,规上企业占比30%,工业总产值突破30.3亿元,同比增长450.91% [1] - 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粤桂资金1.15亿元,建成9.7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占全县林木产业基地31%,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3] 科技与生态保护 - 实施"林技入乡"专项行动,建立"企业示范园+合作社实训基地+农户责任林"三级技术传导机制,培育44家示范户带动脱贫户增收 [2] - 引入深圳无人机智巡模式,部署6套空港设备开发AI识别系统,实现日均150公里自动化巡查,效率提升7倍 [2] - 发放广西首批林业碳票1.98万吨,推动"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 [2] 产业集群与就业 - 通过专项招商和产业奖补政策引进117家上下游企业,为7家规上企业发放170万元扶持资金 [3] - 培育3000名产业工人,带动种植、加工、物流等领域近4000人就业 [3] - 含香村产业园2024年吸纳百余名群众返乡就业,向40个村集体分红153.37万元,形成"土地流转+务工+分红"多元增收模式 [3]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在深圳设立1300平方米"零租金"前置仓储中心,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百万元,构建辐射大湾区2小时流通网络 [4] - 在宝安中心区设立环江"顶卡花"品牌展销中心,推动产品向品牌零售转型,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4] - 对接深圳建筑龙头企业如中建科工、中国华西等,商洽合作意向,精准对接大湾区市场 [4]
原木期货助力西南林木产业转型蜕变
期货日报网· 2025-04-18 00:43
行业现状 - 我国西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林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重庆市森林总面积达364.31万公顷,总蓄积量达28312万立方米 [2] - 国产原木供应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四川"十四五"期间年采伐限额1797.44万立方米,实际使用率仅约25% [2] - 西南地区存在"林多材少"现象,重庆马尾松受松材线虫病困扰无法自由流通,杉木种植年限短口径偏小,贵州柳杉树龄15~20年远低于成材周期40~50年 [3] - 西南地区林场缺乏大型机器和配套设备,需人工采伐效率低,运输难度大增加成本,销售环节标准化程度低 [4] - 木材下游消费疲软,加工企业销量下滑,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原木价格持续下跌 [4] 原木期货影响 - 原木期货上市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对交割品质量严格要求推动采伐和销售标准化 [5] - 期货价格800元/立方米高于林场通货价格600元/立方米,将引导林农优化种植和采伐策略 [5] - 期货交割质量标准明确成材门槛,促进检尺规范化和现货精准定价 [6] - 期货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帮助应对采伐审批周期长导致的价格波动风险 [7] -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认为期货有助于形成市场化定价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标准化发展 [8] 产业发展挑战 - 公益林禁伐政策限制供应,商品林符合市场需求比例有限 [2] - 采伐审批流程复杂,完成1000~2000立方米采伐需约两个月时间 [7] - 木材产品标准化和商品化程度低,与市场衔接不紧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