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工程

搜索文档
海油工程(600583):盈利能力改善 Q2扣非业绩提升10%
新浪财经· 2025-08-20 18: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113.18亿元同比下降15.72% 归母净利润10.98亿元同比下降8.21% 扣非净利润9.6亿元同比上升14.41% [1] - 单二季度主营收入62.22亿元同比下降19.8% 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同比下降22.74% 扣非净利润4.83亿元同比上升9.99% [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16.25%同比提升5.43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9.93%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均为2016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2] - 单二季度销售毛利率16.33%达2020年以来单季度最高水平 盈利能力改善因高毛利率海上安装工作量占比提升 [2] 工作量与运营数据 - 上半年完成15座导管架陆地建造同比减少57.14% 8座组块陆地建造同比减少27.27% [2] - 完成19座导管架海上安装同比减少13.64% 10座组块海上安装同比增加11.11% [2] - 完成197公里海底管线铺设同比增加17.26% 建造业务钢材加工量18.95万吨同比减少30.15% [2] - 海上作业投入1.14万船天同比持平 整体工作量承压因油价下滑及交付节奏问题 [2] 订单与市场前景 - 上半年市场承揽额120.68亿元同比减少3.59% 其中一季度承揽额35.63亿元同比减少45.33% 二季度跌幅显著收窄 [3] - 期末在手订单总额407亿元同比增加4.90% 为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3] - 全球超深水石油探明率仅7.69% 天然气探明率7.55% 远低于陆地36.72%和47.01% 海上及深水油气成为重要勘探方向 [3] - 中国海油2025年资本开支预算1250-1350亿元 与2024年高基数基本持平 在南海渤海等海域启动大批油气开发项目 [3] 政策与战略机遇 - 深海科技首次现身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预示深海事业迎来新发展机遇 将成为海洋经济新动力和重要增长引擎 [4] - 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信息技术领域迎来系统性发展机遇 公司装备业务有望在政策推动下快速发展 [4]
海油工程(600583):盈利能力改善,Q2扣非业绩提升10%
长江证券· 2025-08-20 17: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113.18亿元,同比下降15.72%;归母净利润10.98亿元,同比下降8.21%;扣非净利润9.6亿元,同比上升14.41% [2][6] - 2025年第二季度主营收入62.22亿元,同比下降19.8%;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同比下降22.7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83亿元,同比上升9.99% [2][6]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16.25%,同比提升5.4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9.93%,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12]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毛利率16.33%,为2020年以来单季度最高水平 [12]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完成15座导管架和8座组块的陆地建造,同比减少57.14%和27.27%;完成19座导管架和10座组块的海上安装,同比减少13.64%和增加11.11% [12] - 完成197公里海底管线铺设,同比增加17.26%;建造业务完成钢材加工量18.95万吨,同比减少30.15% [12] - 安装等海上作业投入1.14万船天,同比持平 [12] 订单与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市场承揽额120.68亿元,同比减少3.59%;Q1承揽额35.63亿元,同比减少45.33%,Q2跌幅显著收窄 [12] - 截至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总额约407亿元,同比增加4.90% [12] 行业前景 - 全球油气探明率:陆地石油、天然气分别为36.72%和47.01%,超深水石油、天然气仅为7.69%和7.55%,未来海上、深水及非常规油气是重要发展方向 [12] - 2025年中国海油资本开支预算总额1,250-1,350亿元,与2024年基本持平,持续在南海、渤海等海域启动油气开发项目 [1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预示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信息技术等领域将迎来系统性发展机遇 [1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4元、0.60元和0.65元,对应2025年8月1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0.62X、9.65X和8.86X [12]
南海东部油田最大规模注水开发平台上部组块在山东青岛离港起运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0:09
项目概况 - 海油工程承建的惠州25-8项目DPPB平台上部组块于8月14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离港 标志着惠州25-8油田综合调整项目组块陆地建造完工 [1] - 该平台建成后将成为南海东部油田最大规模注水开发平台 由导管架和上部组块组成 上部组块总重约14370吨 长81米 宽44.5米 高81.2米 投影面积达3600平方米 [1] 技术特点 - 平台采用导管架结构 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 具备钻修井 智能采油 油气水综合处理及伴生气回收利用等多项功能 [1] - 搭载生产水余热发电装置 通过火炬气利用 溴化锂空调等技术实现废气废热高效回收 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800吨 [1] - 大规模应用TMCP高强度钢 实现冶金流程减排10% 加工流程减排约5% [1] 建造工艺 - 项目团队采用甲板片分片工艺 将组块分为9个大片组装 使结构专业高空总装工作量降低三分之一 [2] - 最大甲板片吊装重量达810吨 创公司青岛场地单次吊装最重纪录 [2] - 通过双层片预制总装工艺优化施工 80天实现主结构封顶 9.5个月完成6000余根管线安装 28万米电缆铺设及52个子系统调试 [2] 项目进展与影响 - 上部组块将于8月底运输至珠江口盆地海域实施浮托安装 [2] - 投产后将提升惠州25-8油田采收率并延长油田寿命 构建惠西油田群区域物流及电网传输中心 串联周边油田形成产业集群 [2]
海洋石油万吨级巨擘下水就位
中国化工报· 2025-08-13 13:47
海油工程惠州25-8DPPB平台导管架安装 - 惠州25-8DPPB平台导管架完成安装,重量达1.2万吨,高度116米(相当于40层楼),底部面积4800平方米(约12个标准篮球场)[1] - 导管架采用8腿12裙桩结构,通过滑移下水技术精准就位,实现全套国产核心工机具规模化应用[1][2] - 平台位于珠江口盆地,水深102米,与原有平台通过栈桥相连,集成油、气、水处理及发电功能[1] 技术突破与行业意义 - 此次安装标志我国深水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推动国产装备制造能力提升[1] - 采用自主研发注水放空系统、灌浆系统等核心工机具,攻克固定桩基式导管架核心技术[2] - 施工克服台风频发、强风浪及内波流等恶劣海况,使用"蓝鲸7500"起重船和先进定位系统实现精准扶正[2] 行业能力与案例 - 我国已形成覆盖设计计算、仿真模拟、装船运输至精确扶正的全链条技术体系[3] - 施工规模、单体重量和总吨位位居全球前列,成功实施荔湾3-1、"海基"系列等大型导管架项目[3] - 技术成果为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提供可复制方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1][3]
海油工程:入选2025年企业ESG优秀案例,打造气候韧性新样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9:10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绿色制造体系案例入选2025年企业ESG优秀案例 彰显其在ESG领域突出表现和行业引领地位 [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规则重塑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实现从传统"被动减碳"到"引领转型"的角色转变 [2][4] - 公司ESG实践获得业界认可 中标国际深水项目并获公司治理奖项 [4] 行业挑战 - 海洋工程作业长期遭受风暴潮和极端海况威胁 如136米水深海域需抵御17级台风 [1] - 绿色贸易壁垒升级和国际供应链标准日益严格 迫使产业发展模式革新 [1] 技术突破 -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TLP浮式风电平台采用垂直张力腿式系泊系统 使平台倾角控制在1°以内 较半潜平台减少90%用海面积 [2] - "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总高338.5米 安装水深324米 刷新亚洲安装纪录 [2] 制造模式升级 - 构建"清洁能源+数字化管理"双轮驱动体系 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3座27万立方米储罐将形成千万吨级储运基地 [3] - 在天津 青岛 珠海部署能源管理系统 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多介质实时监测 [3] 生态合作 - 与壳牌集团签署新能源和绿色供应链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国内唯一受邀海工总承包商出席国际论坛 [3] - 主导制定的绿色供应链标准带动产业链20余家企业协同减排 [3] 项目成果 - 2024年中标SHWE气田4期EPCIC总包项目 成为首家承接千米级国际深水油气工程全流程解决方案的中国企业 [4] - 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公司治理特别贡献奖 [4]
【海油工程(600583.SH)】工作量维持高位叠加毛利率改善,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24年报点评(赵乃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19 16:5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营业总收入略有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大增,受益于行业景气度高和母公司扩充上游资本开支,有望实现收入与盈利持续提升 [2][3][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99.54亿元,同比-2.59%;归母净利润21.61亿元,同比+33.38% [2] - 2024Q4单季营业总收入95.28亿元,同比-2.66%,环比+36.19%;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68.08%,环比-23.94% [2] 公司经营亮点 - 202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79.86美元/桶,同比-2.8%,行业景气度高,公司业绩向好,归母净资产263亿元,同比+5.9%,资产负债率41.4%,同比+3.29pct,毛利率上升1.53pct至12.28%,ROE上升1.78pct至8.47% [3] - 2024年完成钢材加工量45.39万吨,同比-3.8%,投入船天2.87万天,同比+15.7%;陆地建造和海上安装完成多项工程 [4] - 2025年将持续打造EPCI总承包能力,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向高端拓展 [4] 公司市场开拓 - 2024年新签合同金额302亿元,同比-11%,其中国内192亿元,同比-3%,境外110亿元,同比-22%,海外占比36% [5] - 国内新承揽传统油气工程,海外与壳牌、沙特阿美合作取得进展 [7]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海上勘探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6%,陆上同比下降7.9%,预计2025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恢复增长,有望达5824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5% [8] - 2025年中国海油资本开支预算总额1250 - 1350亿元,在2024年高基数上维持稳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