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结构优化
搜索文档
四川电力2座500千伏变电站集中投运
中国电力报· 2025-11-20 08:18
待成都东1000千伏变电站连接淮州500千伏变电站的输电线路投运后,淮州站将接入川渝特高压环网, 把甘孜、阿坝地区的清洁电能稳定高效输送至成都负荷中心,助力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 11月8日、11日,成都空港500千伏变电站、淮州500千伏变电站先后并网运行。两座500千伏变电站的集 中投运,标志着成都500千伏立体双环网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 的澎湃电能。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入,为增强电网承载能力,近年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积极构建 成都500千伏立体双环网架,立体双环网架由"内七外八"共计15座500千伏变电站组成。其中,空港、淮 州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于2024年下半年启动建设,工程投运后,将新增480万千伏安变电容量,有效满足 成都东部新区、简阳市、金堂县等地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在两座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政企协同形成高效推进合力。由四川省政府牵头成立电网工作专班,成都 市政府与四川电力签订深化合作协议,连续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成都市经信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部 门协同配合,属地政府全力支持,共同为工程营造了优质的建设环境。 变电站所在区域电网、高铁、 ...
山东省地矿局鲁南院承建的济宁兖州高新区2×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中国发展网· 2025-11-13 01:34
项目概况 - 项目为济宁兖州高新区2×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 [1] - 项目是省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肩负保障颜店科技产业园、兖州工业园区稳定供汽的使命 [1] - 项目是助力兖州工业园区、兖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关键支撑 [1] - 项目已纳入山东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及2025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 [1] 项目施工与管理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华鲁工程中心负责项目桩基施工 [1] - 公司第一时间组织精干人员与设备进场,同步成立党员攻坚团队和QC小组 [1] - 在关键环节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发挥作用 [1] - 以"开展八项重点任务集中攻坚"为抓手,对技术交底、质量管控、安全巡查等关键环节制定具体措施 [2] - 实行清单管理、项目化推进、销号式落实,安排党员骨干牵头加强跟踪问效 [2] - 项目全体人员坚守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建设底线 [2] 项目影响与展望 - 项目顺利开工将为兖州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与基础设施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2] - 公司将坚持党建引领工程建设,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2] - 项目旨在为助力兖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 [2]
一组关键词看前三季度全国能源形势
新华社· 2025-11-01 16:44
电力供需形势 - 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全国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创世界纪录 [2] - 7月以来全国单日用电量超300亿千瓦时的天数达66天,较去年增加29天,最大负荷连续一周超14亿千瓦 [2] - 用电量创新高受宏观经济回暖、各行业产能释放以及高温高湿天气早、范围广、持续时间久等因素影响 [2]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服务约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 [3] - 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2亿千瓦,较年初增长59.2%,平均功率约44.4千瓦,较年初增长26.9% [3] - 大功率充电设施(单枪功率大于250千瓦)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300+” [3] 车网互动与新型用电模式 - 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聚合资源达1943万千瓦,建成双向充放电桩3832个 [3] - “低谷充电、高峰卖电”模式使“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用车养车成为可能 [3] 可再生能源装机与发电 - 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47.7%,占新增装机的84.4% [4] - 截至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21.98亿千瓦,同比增长27%,占电力总装机的59.1% [4] - 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四成,达同期工业用电量六成 [4]
三峡成立新公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9 11:31
公司战略举措 - 三峡能源光热运维分公司于10月28日在甘肃兰州正式揭牌成立 [1] - 该分公司的成立是公司立足“十四五”发展规划 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3] - 此举标志着三峡能源在光热发电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3] 分公司发展目标与要求 - 公司发展方向为打造一流专业化运维公司 聚焦安全可控和运行高效等要求 [3] - 发展路径围绕“体系保障 人才驱动 创新引领”以加快构建专业化运维体系 [3] - 公司将深化党建引领和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3]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日报· 2025-10-21 06:01
宏观经济与行业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经济稳定增长,能源消费增速保持平稳,行业运行整体向好 [1] -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继续提升,先进产能积极有序释放,新能源快速发展 [1] -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转型加速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1] 能源生产情况 - 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0% [2] - 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增长1.7% [2] - 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949亿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4% [2] -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 [2] - 火电和水电发电量分别下降1.2%和1.1%,而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9.2%、10.1%和24.2% [2] 能源进口与供应保障 - 进口煤炭3.5亿吨,同比下降11.1%,降幅与上半年持平 [3] - 进口原油4.2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3] - 进口天然气9286万吨,同比下降6.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个百分点 [3] - 能源自给率进一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3] - 高温天气下电力负荷屡创新高,但电力保供有力有效 [3] 能源消费与绿色转型 - 前三季度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7% [4]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4] - 清洁能源发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占比达35.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4] - 电力增长动能强劲,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加速 [4]
前三季度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3%
中国电力报· 2025-10-20 11:54
文章核心观点 - 前三季度中国能源行业运行整体向好,能源保供坚实有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 [2][3][5] 能源生产情况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0% [3]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增长1.7% [3]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949亿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4% [3]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 [3] -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下降1.8%,但降幅较8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 [7] -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777万吨,同比增长4.1%,增速较8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 [9] -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4%,增速较8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 [12] -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82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15] 能源生产结构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火电、水电产量分别下降1.2%、1.1% [3]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9.2%、10.1%、24.2% [3] -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5.4%,风电下降7.6% [15] -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水电增长31.9%,核电增长1.6%,太阳能发电增长21.1% [15] - 前三季度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5] 能源进口与自给率 - 前三季度进口煤炭3.5亿吨,同比下降11.1% [3] - 前三季度进口原油4.2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3] - 前三季度进口天然气9286万吨,同比下降6.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个百分点 [3] - 能源自给率进一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3] 能源消费与结构转型 - 前三季度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7% [5] -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5] - 电力增长动能强劲,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加速 [5]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前三季度能源保供坚实有力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搜狐财经· 2025-10-20 11:36
能源生产情况 - 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0% [2] - 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增长1.7% [2] - 天然气产量1949亿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4% [2] - 总发电量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火电、水电分别下降1.2%、1.1%,而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9.2%、10.1%、24.2% [2] 能源供应与进口 - 能源进口整体下降,自给率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3] - 进口煤炭3.5亿吨,同比下降11.1% [3] - 进口原油4.2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3] - 进口天然气9286万吨,同比下降6.2%,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6个百分点 [3] - 电力保供有力有效,源网荷储协同增强,区域互济效果明显 [3] 能源消费与结构转型 -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7% [4]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4] - 清洁能源发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占比达35.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4] - 能源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加速,电力增长动能强劲 [4]
胡汉舟:能源保供坚实有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10:36
宏观经济与行业总览 - 前三季度经济稳定增长,能源消费增速保持平稳,行业运行整体向好 [1] -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提升,先进产能有序释放,新能源快速发展 [1] -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转型加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1] 能源生产情况 - 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0% [2] - 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增长1.7% [2] - 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949亿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4% [2] -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 [2] - 火电、水电产量分别下降1.2%、1.1%,而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9.2%、10.1%、24.2% [2] 能源进口与供应保障 - 进口煤炭3.5亿吨,同比下降11.1% [3] - 进口原油4.2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3] - 进口天然气9286万吨,同比下降6.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个百分点 [3] - 能源自给率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3] - 高温天气下电力负荷创新高,电力保供有力有效 [3] 能源消费与绿色转型 -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7% [4]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4] - 清洁能源发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占比达35.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4]
胡汉舟:能源保供坚实有力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08
能源生产情况 - 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0% [3] - 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增长1.7% [4] - 天然气产量1949亿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4% [4] - 总发电量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火电、水电分别下降1.2%、1.1%,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9.2%、10.1%、24.2% [4] 能源供给保障 - 进口煤炭3.5亿吨,同比下降11.1%,进口原油4.2亿吨,同比增长2.6%,进口天然气9286万吨,同比下降6.2% [5] - 能源自给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5] - 电力负荷屡创新高,电源顶峰出力水平提升,电力保供有力有效 [5] 绿色低碳转型 -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7% [6]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6] - 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6]
山东落地全国首个新能源机制电价
齐鲁晚报· 2025-10-15 19:25
2025年山东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 - 风电项目机制电量为59.67亿千瓦时 机制电价为每千瓦时0.319元 光伏项目机制电量为12.48亿千瓦时 机制电价为0.225元 [1] - 这是全国首个落地的新能源机制电价 为行业从政策补贴转向能力竞争的关键信号 [1] 风电与光伏的差异表现 - 风电机制电量59.67亿千瓦时显著高于光伏的12.48亿千瓦时 风电机制电价0.319元/千瓦时也高于光伏的0.225元/千瓦时 [2] - 风电竞价出清价占价格上限的91% 光伏仅占64% 比风电低近三成 [3] - 差异源于光伏出力高峰在午间电网负荷低谷 易导致发用错配甚至负电价 风电出力高峰在夜间和清晨 能与光伏形成互补 减轻电网调峰压力 [2] 价格信号的深层作用 - 新能源收益逻辑从有保障的稳定收益转向基于市场价格的竞争收益 供需决定价格 [3] - 倒逼企业聚焦成本控制和科技创新 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效益比拼 [3] - 价格信号引导光伏产业平稳发展 吸引更多资本投向风电领域 推动能源结构从光伏一家独大转向风、光、储协同发展 [3] 发电端与用电端的组合改革 - 机制电价在发电端引导能源结构调整 五段式分时电价在用电端匹配新能源出力 解决能源发得出、用不掉的痛点 [3] - 五段式分时电价将一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 实行高峰电价高、低谷电价低的差异化定价 [4] - 分时电价覆盖范围从2021年工商业试点逐步扩展到居民电动汽车充电和农业生产领域 [5] 分时电价的具体效益 - 居民电动汽车在低谷时段充电电价0.385元/千瓦时 深谷时段仅0.222元/千瓦时 为尖峰时段的四分之一 一辆电池容量60度的纯电动汽车年充电成本可控制在600元左右 [5] - 工商业高峰时段电价上浮70% 尖峰时段上浮100% 低谷时段下调70% 深谷时段下调90% 高耗能企业通过调整生产工序可节省可观成本 [5] 对全国新能源市场的示范意义 - 山东通过充分竞争形成的风电0.319元/千瓦时和光伏0.225元/千瓦时的价格 为全国新能源投资市场立起参照物 [6] - 为资源、市场情况相似的省份提供项目投资回报率测算和竞价规则设计的可参考标准 [6] - 发电侧需加快灵活性改造 用电侧需推动需求侧响应 系统侧需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和虚拟电厂 提升电力系统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