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测
搜索文档
海南开展海基站点联合巡检执法行动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0 10:30
项目进展 - 海南省海洋和渔业监察总队联合多家单位对近海海基站点开展联合巡检执法行动[1] - 此次巡检是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的首次全面巡查[1] - 标志着相关海洋观测设施进入常态化运维阶段[1] 项目内容与能力建设 - 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是提升海南海洋观测预警能力的重要举措[1] - 项目主要包括升级改造基本海洋观测网与数据传输网、新建海岸侵蚀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及构建省级海洋预报能力体系[1] - 项目通过构建"岸海空天"一体化海洋观监测网络,初步形成环海南岛区域性海洋观测体系[1] - 项目有效增强海洋监测、灾害预警和风险管控三大核心能力[1] 巡检具体工作 - 巡检重点检查海基站点是否存在位置偏移、设备是否遭受外力损坏等情况[1] - 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各站点位置及周边环境信息[1] - 巡检期间向站点附近渔民开展法治宣传,普及海洋观测预报法律知识[1] - 强调保护海洋观测设施的重要性,增强了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1]
海上家国情丨南海布放“海洋之眼”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0 13:55
文章核心观点 -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团队在国庆期间执行南海远海水文气象浮标布放任务,以提升海洋预警能力并推进观测网络建设 [1] 海洋观测技术 - 在南海平均水深超过3000米且地形复杂的海域进行浮标精准布放,技术要求高,需确保浮标能在10级以上大风中稳定运行 [1] - 水文气象浮标被喻为“海洋的守望者”和观测“眼睛”,其采集的数据可直接提升海洋灾害预警的时效性 [1] 行业运营与项目进展 - 浮标团队准确把握“博罗依”和“麦德姆”两个台风的作业窗口,从湛江码头启航奔赴作业海域 [1] - 此次任务是南海从近海到远海浮标观测网络建设的重要延续,彰显了海洋科技的持续发展 [1]
我省首次开展海洋灾害综合防治海基站点联合巡检执法行动
海南日报· 2025-09-30 09:41
项目进展与意义 - 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并进入常态化运维阶段 [1] - 项目首次全面巡查旨在保障海基站点设备设施稳定运行,筑牢海洋灾害防御第一道防线 [1] - 联合巡检行动由省海洋和渔业监察总队联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南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 [1] 项目具体内容 - 项目核心举措包括升级改造基本海洋观测网与数据传输网,新建海岸侵蚀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及构建省级海洋预报能力体系 [2] - 项目通过构建岸海空天一体化的海洋观监测网络,初步形成环海南岛区域性海洋观测体系 [2] - 项目有效增强海洋监测、灾害预警和风险管控三大核心能力 [2] 巡检执行细节 - 巡检重点检查海基站点是否存在位置偏移、设备是否遭受外力损坏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各站点位置及周边环境信息 [1] - 巡检期间工作人员向站点附近渔民开展法治宣传,普及海洋观测预报法律知识,强调保护海洋观测设施的重要性 [1]
上海市民走进佘山岛体验海洋观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5 16:11
活动概述 - 上海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组织市民代表登上佘山岛 开展海洋观测站解密之旅活动 [1] - 活动旨在让市民了解海洋灾害观测预报 海洋资源与生态保护工作 [1] - 共有10余名市民代表参与活动 现场观摩海洋实时数据收集与传输过程 [1] 海洋观测站功能 - 海洋观测站是海洋的瞭望哨 为海洋灾害预警报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1] - 观测数据应用于预测风暴 海浪等灾害性天气 保障海上航行 渔业捕捞 海洋工程安全 [1] - 工作人员演示通过海洋观测仪器测量海洋基础数据 市民代表积极参与体验 [1] 观测数据流程 - 海洋观测数据经历采集处理 分析评估 再应用到海洋灾害预报与警报发布全过程 [1] - 佘山岛海洋观测站承担海洋实时数据收集与传输工作 [1] - 观测站对城市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性 [1] 活动意义 - 开放参观活动向市民宣传海洋测报工作成果 [1] - 活动提升市民对海洋数据重要性的认识 [1] - 市民代表现场参观领海基点与百年灯塔 了解筑起城市安澜的蓝色屏障 [1]
广东升级维护珠江口至粤西业务化浮标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30 09:25
浮标升级维护 - 广东省在珠江口至粤西海域对业务化浮标实施升级维护,升级后的浮标在台风"蝴蝶"影响过程中持续稳定回传高精度数据 [2] - 5月底至6月初,广东省海洋预报台团队依托北斗精准定位技术,将4套3米浮标成功布放至珠海至湛江的预定海域,所有浮标运行状态良好 [2] - 技术团队在茂名海域对6米大型综合观测浮标完成现场维护,包括关键传感器校准、太阳能供电系统性能提升以及防生物附着处理 [2] 浮标在台风中的表现 - 6月11日南海热带低压发展加强为台风"蝴蝶",6月14日在广东省雷州市西部沿海登陆,成为2025年首个登陆中国的台风 [2] - 湛江海域浮标位于台风中心周边海域,精准捕捉台风中心气压、风强和实时波浪场变化,并回传至广东省海洋预报台 [3] - 浮标数据为预报机构制作预警信息、各级政府制定防御方案提供有力支撑,降低海洋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 未来规划 -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将进一步强化对海洋业务化观测浮标系统的管理和规范 [3] - 通过海洋观测浮标等立体观测网的建设,在守护海洋安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3]
厦门:聚焦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等领域建设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
快讯· 2025-05-29 14:02
厦门市海洋新兴产业支持政策 -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会同市财政局起草《厦门市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聚焦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海洋装备高性能制造、海洋立体观测等领域建设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1] - 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不超过项目实际设备投入的5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 [1] - 对国家、省、市海洋领域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后,经年度绩效评估优秀的按考核年度技术服务收入实际发生额的15%给予绩效奖励,单个平台最高奖励150万元 [1] - 对绩效评估良好的平台按考核年度技术服务收入实际发生额的10%给予绩效奖励,单个平台最高奖励100万元 [1] 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向 - 平台建设围绕技术创新、概念验证、产品研发、中试放大、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试验推广等环节 [1] - 重点聚焦领域包括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海洋装备高性能制造、海洋立体观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