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测

搜索文档
海上家国情丨南海布放“海洋之眼”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0 13:55
10月1日清晨,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浮标团队集结在码头作业区,为布放业务化水文气象浮标展开紧张有序的备航工作。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 里,海洋工作者们用特殊的方式诠释着"守海即守国"的家国情怀。 南海海域平均水深大、地形复杂多变,这给浮标布放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技术人员需在平均水深超3000米的海域,将浮标精准布放至指定位置,确保 浮标能在10级以上大风中稳定运行。一丝不苟地排列锚系、检查每一个连接点,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是对海洋防灾减灾的庄严承诺。 浮标团队在湛江码头认真细致完成备航工作,准确把握"博罗依""麦德姆"两个台风的作业窗口,启航奔赴作业海域接收浮标。 水文气象浮标是"海洋的守望者",是观测海洋的"眼睛",其采集的观测数据可直接提升预警时效,为沿海安全筑牢防线。此次任务是南海从近海到远海 浮标观测网络建设的重要延续,彰显了南海海洋科技的深蓝足迹和持续发展。(侯赛赛黄桦) 技术人员布放浮标。南海调查中心供图 ...
我省首次开展海洋灾害综合防治海基站点联合巡检执法行动
海南日报· 2025-09-30 09:41
此次联合巡检由省海洋和渔业监察总队联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南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 不仅保障了海洋观测设施的有效运行,也为后续海洋观测海基站点保护和海洋灾害防控提供了有力支 撑。 本次巡检重点检查海基站点是否存在位置偏移、设备是否遭受外力损坏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各站点 位置及周边环境信息。巡检期间,工作人员还向站点附近渔民开展法治宣传,普及海洋观测预报法律知 识,强调保护海洋观测设施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通讯员 孙贤高 谷进先)近日,我省开展海洋灾害综合防 治海基站点联合巡检执法行动,旨在保障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海基站点设备设施稳定运行, 筑牢海洋灾害防御"第一道防线"。此次巡检,是该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后的首次全面巡查,标志着相关海 洋观测设施进入常态化运维阶段。 据了解,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是提升海南海洋观测预警能力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升级 改造基本海洋观测网与数据传输网,新建海岸侵蚀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及构建省级海洋预报能力体 系。项目通过构建"岸海空天"一体化的海洋观监测网络,初步形成环海南岛区域性海洋观测体系,有效 增 ...
上海市民走进佘山岛体验海洋观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5 16:11
海上航行中,市民代表在宣传视频与讲解中,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在海洋灾害观测预报、海洋资源与 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的工作。登上佘山岛,市民代表现场参观了领海基点与百年灯塔,在佘山岛海洋观 测站观摩了海洋实时数据收集与传输过程。工作人员介绍了海洋观测数据由采集处理、分析评估,再应 用到海洋灾害预报与警报发布的全过程,让市民代表认识了海洋观测站对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本次开放参观活动向市民宣传了海洋测报的工作成果,让市民更加了解海洋数据的重要性。 近日,上海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开展"走近'上海第一哨'——佘山岛海洋观测站解密之旅"活动。活 动邀请了10余名市民代表,共同登上上海最东的无居民海岛、我国十二海里领海基点之一的佘山岛,领 略筑起城市安澜的蓝色屏障。 "海洋观测站就是海洋的'瞭望哨',它为海洋灾害预警报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帮助预报员更准 确地预测风暴、海浪等灾害性天气,为海上航行、渔业捕捞、海洋工程等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工作人 员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使用海洋观测仪器测到海洋基础数据,市民代表积极参与体验。 ...
广东升级维护珠江口至粤西业务化浮标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30 09:25
浮标升级维护 - 广东省在珠江口至粤西海域对业务化浮标实施升级维护,升级后的浮标在台风"蝴蝶"影响过程中持续稳定回传高精度数据 [2] - 5月底至6月初,广东省海洋预报台团队依托北斗精准定位技术,将4套3米浮标成功布放至珠海至湛江的预定海域,所有浮标运行状态良好 [2] - 技术团队在茂名海域对6米大型综合观测浮标完成现场维护,包括关键传感器校准、太阳能供电系统性能提升以及防生物附着处理 [2] 浮标在台风中的表现 - 6月11日南海热带低压发展加强为台风"蝴蝶",6月14日在广东省雷州市西部沿海登陆,成为2025年首个登陆中国的台风 [2] - 湛江海域浮标位于台风中心周边海域,精准捕捉台风中心气压、风强和实时波浪场变化,并回传至广东省海洋预报台 [3] - 浮标数据为预报机构制作预警信息、各级政府制定防御方案提供有力支撑,降低海洋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 未来规划 -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将进一步强化对海洋业务化观测浮标系统的管理和规范 [3] - 通过海洋观测浮标等立体观测网的建设,在守护海洋安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3]
厦门:聚焦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等领域建设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
快讯· 2025-05-29 14:02
厦门市海洋新兴产业支持政策 -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会同市财政局起草《厦门市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聚焦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海洋装备高性能制造、海洋立体观测等领域建设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1] - 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不超过项目实际设备投入的5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 [1] - 对国家、省、市海洋领域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后,经年度绩效评估优秀的按考核年度技术服务收入实际发生额的15%给予绩效奖励,单个平台最高奖励150万元 [1] - 对绩效评估良好的平台按考核年度技术服务收入实际发生额的10%给予绩效奖励,单个平台最高奖励100万元 [1] 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向 - 平台建设围绕技术创新、概念验证、产品研发、中试放大、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试验推广等环节 [1] - 重点聚焦领域包括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海洋装备高性能制造、海洋立体观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