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装备
搜索文档
《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创新驱动 应势而行 加快推进煤炭装备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10-04 10:07
文章核心观点 - 煤炭装备产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其高质量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 - 《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煤炭装备产业指明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标志着行业进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的新阶段 [3][4] - 指导意见通过技术攻关、产业协同、机制创新“三位一体”的系统布局,旨在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市场”全链条,加速行业转型 [10] 煤炭装备的战略定位与现状 - 2024年,中国原煤产量达47.8亿吨,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63.9%,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3.2%,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替代 [4] - “十四五”期间,行业实现了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装备、特厚煤层10米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300吨级国产矿用卡车等突破性成果 [4] - 行业面临新挑战,包括超千米深井、极薄及特厚煤层等复杂开采条件占比提高,以及露天煤矿产量占比上升,对装备可靠性和工况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 [4] - 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瓶颈,高端材料、高精度传感器、特种工业软件等对外依存度较高,极端工况装备可靠性不足 [5] 煤炭装备高质量发展路径 - 发展路径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构建自主可控的能源关键装备供应链和产业链 [6] - 底层技术自主化:重点攻克高硬度岩体截割材料、高功率密度防爆传动系统等基础部件,以及多群组装备自适应协同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 [6] - 关键装备高端化:加速研制深井井筒机械破岩、硬岩高效掘进、超千米深井智能开采、露天矿无人驾驶卡车等智能采掘与高效运输装备 [7][8] - 成套装备与工程应用:重点突破年产千万吨级工作面、千米深井等井工开采及特大型露天矿开采成套装备,推进超长距离、超大运量管道输煤系统建设与示范工程 [8] 产业创新生态与支撑体系 -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推行“研发投入视同利润”考核机制,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9] - 构建开放产业协同生态:建设国家级试验验证平台,组建“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联合体,培育首台(套)装备检测认证机构 [9] - 完善标准质量体系:制定智能开采、绿色运输等重点领域标准,推行“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融合路径 [9] - 强化政策保障:建立首台(套)装备“采购绿色通道+保险补偿”机制,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煤矿智能化改造,鼓励创新融资租赁商业模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