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修复

搜索文档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7-06 06:11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设置4个板块20个主题论坛,包含开幕式、绿色招商、环保新技术发布等活动 [1] - 作为中国唯一国家级生态文明主题国际论坛,已举办12届,成为全球生态文明交流合作桥梁和展示中国生态建设成果的窗口 [1] 本届论坛四大创新突破 - 国际化突破:11个主题论坛有国际组织参与(占比55%),其中4个由国际组织独立主办,系2018年以来首次深度国际合作 [2] - 绿色化突破:通过碳核算和购买碳汇首次实现碳中和,推行"绿色交通/会务/食宿"理念 [2] - 市场化突破:采用品牌合作等市场化方式拓宽资金渠道,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2] - 成果化突破:编制生态文明旗舰报告,持续开展绿色产业招商促进合作 [2] 贵州省绿色发展实践 - 绿色经济占比达48%,数字经济增速连续9年全国领先,构建生态利用型等四类绿色产业体系 [3] - 实施"富矿精开""电动贵州"战略,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和减污降碳协同试点 [3] - 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全国领先,2项地下水治理工程获生态环境部优秀案例 [4] - 建立"八体系一平台"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多部门联合开展常态化管理 [4] 生态保护与制度创新 - 拥有4处世界自然遗产(全国第一),创建13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8个"两山"实践基地 [4] - 出台全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配套100余部地方性法规,生态补偿等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5] - 武陵山区生态修复经验全球推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全国领先,贵阳/赤水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 [4]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将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守好发展与生态双底线,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6]
常熟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战略合作
苏州日报· 2025-05-27 06:57
记者了解到,"两平台一项目"是双方近阶段的主要合作内容。"两平台"为建设常熟湖库生态系统研 究站、专家(院士)工作站两个平台。研究站将打造成集物种观测、标本展示、综合实验等功能于一体 的综合性生物观测站;专家(院士)工作站是升级打造的水生态专家平台,将做大做强常熟成果,为江 苏省乃至长三角提供水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技术服务。"一项目"则是实施"三湖一荡"水生态系统修复与 综合管理项目,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将对尚湖、昆承湖等重点湖泊开展为期5年的生态系统调查,构建健 康湖泊水生态系统。 常熟是一座千年山水城,生态资源禀赋优越,生态环境质量在江苏省县级城市中保持第一梯队。境 内湖荡密布,河港交织,拥有1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级湿地公园,自然湿地保护率超65%,拥有重 点湖泊21个(其中列入省保名录湖泊10个)、大小河流5000多条。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水生生物学界的"国家队",在水体生态保护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科研和 技术实力。此次合作涵盖多个领域,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将对常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 作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和技术支撑,有效提升水生态保护的系统性、科学性、精准性。 昨天(5月26日),常 ...
全省记录分布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共1052种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2 16:12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 的省份之一,广东记录分布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共1052种,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广东省生物多样性 (2025)》显示,2022—2024年,全省共发表新物种333种,平均每三天就发现一个新物种。 看生态系统:生境保护成效显著 "242种!创下了历届赛事新高。"今年4月,第四届南岭观鸟嘉年华召集了全国17个省35个市区的96名观 鸟爱好者,进行了为期84小时的生态观测,再次将人们目光集中到南岭生物多样性上。 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为更多鸟类等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据介绍,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森 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这个总面积不到6万公顷的保护区,现记录野生高等植物3892种,脊椎动 物649种,是广东最大的生物物种基因库,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东正以包括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14个自 然保护地为基础,积极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保护区坚持采取生态修复、科考监测、社区共建等多样措 施,不断激发保护的内生动力,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