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外包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上演业绩“大反弹”,“胡润富豪”李革秀没秀财技?
新浪财经· 2025-11-05 05:07
来源:野马财经 药明康德的业绩你看懂了吗? 业绩增速走出"深U","非经常性损益"大起大落,药明康德(603259.SH)有没有秀财技? 近日,药明康德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延续了前两季的增长态势,而整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更达84.84%。 若连着前三年业绩一起看,药明康德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则走出一个"深U"——2022-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72.91%、9%、-1.63%、84.84%。 图源:Wind金融终端 这个"深U"形成的背后,一个剧烈波动的重要指标值得关注——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公司每年的"意外之财或损失"。2024年、2025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的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5.38亿元、2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三季报发布的同时,药明康德又宣布拟以28亿元出售两家全资子公司。但经计算,此次出售资产的估值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药明康德是国内CXO(生物医药外包)龙头企业,其主要客户都在美国,近几年伴随下游的生物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药明康德的业绩股价都面临一定上升挑战,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提 药明康德灵魂中的灵魂人物是李革——不仅是公司创始人,还是"一肩挑" ...
药明生物上半年营收增至99.5亿元 控股股东李革年内套现68亿港元
长江商报· 2025-08-20 17:2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16.1% [1] - 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长56%至23.4亿元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至42.7% [1] - 扭转2023年及2024年净利润分别下滑23.1%和1.3%的连续下降趋势 [1] 订单与项目 - 新增86个综合项目使总数达到864个历史新高 [1] - 双抗、多抗和ADC在新签项目中占比超过70% [1] - 平台产品线包含225个ADC和168个双/多抗项目 [1] - 未完成订单总额203.4亿美元(约1390亿元人民币) [1] - 未来三年未完成订单42.1亿美元 [1] 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李革通过Biologics Holdings在2025年6月减持8294万股套现约22亿港元 [2]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通过减持药明合联和药明生物套现68亿港元 [2] - 自2017年上市以来累计减持套现总额达814亿港元(约760亿元人民币) [2] - 持股比例从上市初的75.43%下降至12.32% [2] - 减持原因涉及偿还2015年药明康德美股私有化银团贷款 [2]
再交硬核成绩单,药明生物(02269)回归高增长通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9: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益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 [1] - 毛利率提升3.6个百分点至42.7%,纯利同比增长54.8%至27.6亿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长56.0%至23.4亿元,经调整纯利同比增长11.6%至28.4亿元 [1] - 上调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至14%-16%增长 [1] 业务发展动态 - 新签86个综合项目创同期纪录,综合项目总数达864个 [1] - 临床III期项目增至67个,商业化项目增至24个 [1] - 临床III期及商业化生产收益同比增长24.9% [1] - 新增项目中超70%聚焦ADC与双抗/多抗领域 [2] - 未完成服务订单总额203.4亿美元,未来3年未完成订单规模42.1亿美元 [2] 行业环境与资本表现 - 上半年国内医疗健康一级市场完成592起融资,金额363.72亿元,同比增长17.54% [3] - 国内出海合作总额484.48亿美元,首付款超20亿美元 [3] - 公司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达75% [3] - 多家投行上调目标价,瑞银目标价从20.30港元上调至41.20港元 [3]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CRDMO商业模式实现从研发到生产超90%客户转化率 [4] - 与近百个收购相关分子合作,超50%在临床前或临床I期被收购 [4] - 研究服务赋能50多个分子项目,可收取里程碑付款和销售提成 [5] - 推出多项技术平台包括EffiX、WuXiaHigh2.0、WuXia及WuXiUP™ [6] - WuXiUP™连续细胞培养总产量突破110 g/L,单日产量最高达7.6 g/L [6] 产能与监管进展 - 爱尔兰基地首个产品通过欧盟EMA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 [6] - 旗下5个生产厂通过美国FDA上市批准前检查 [6] - 商业化预充灌装厂首获批准 [6] 宏观与政策环境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可能吸引资本流入医药创新领域 [7] - 国内创新药丙类目录政策更新释放支付体系优化信号 [7] - 药明生物合作的戈谢病创新疗法通过医保局商保目录审查 [7] 估值与资本运作 - 近一年累计回购1.32亿股,金额22.90亿港元 [7] - 每股净资产升至11.28港元 [7] - 当前PE(TTM)35.35倍超过三年历史均值31.89倍 [8] - 估值处于五年历史分位25%区间,显著低于龙沙(59.26倍)和三星生物(67.87倍) [8] - 按五年PE均值88.45倍测算,合理股价预期77.57港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