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减排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领跑与低碳发展协同的广东实践
中国环境报· 2025-07-22 09:19
碳减排市场机制助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丰富拓展碳普惠方法学体系 探索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绿色生态种养殖 生态修复治理 可再生能源利用 "无废"县镇村建设等区域特色方法学 [1] - 加强农林领域碳普惠核证减排量(PHCER)的开发和储备 创新各类PHCER开发模式 [1] - 鼓励购买省内生态固碳类 区域特色类PHCER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优化碳市场抵消条件及提高抵消比例 大型活动购买农林PHCER实现碳中和 [1] 碳足迹管理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 针对岭南特色水果 水产品等优势农林生态产品 研究出台碳足迹核算技术指南 建立碳足迹数据库和碳标签管理规则体系 [2] - 鼓励开展农林生态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评价 对获得碳标签产品加大融资支持并科学确定贷款利率 [2] - 推动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纳入产品碳足迹要求 鼓励政府和国有企业加大低碳足迹产品采购力度 [2] - 深挖乡村碳足迹评价产品应用场景 探索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贴息等政策支持碳标签建材 家电产品下乡 [2] 气候投融资助力城乡绿色低碳发展 - 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 县镇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县域特色产业绿色发展 整县分布式光伏推广等重点工程强化气候投融资支撑 [3] - 建立全省气候投融资项目管理及评估体系 借鉴南沙 福田试点经验 建立广东气候投融资特色项目库和项目推荐机制 [3] - 丰富碳金融产品和服务 探索碳资产证券化 发行基于碳减排资产的绿色债券 推广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 探索碳指数 碳托管 碳回购等业务 [3] 碳标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 广东碳标签信息化管理平台正式上线 支持消费者查询产品碳足迹和碳标签信息 允许生产企业在线申请制作碳标签 [3] - 平台覆盖消费品行业和工业产品领域 特别是上游原材料生产商 提供碳足迹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控制生产过程中碳排放 [3] - 平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 帮助企业了解并管理产品环境表现 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广东绿色发展现状与规划 - 广东碳强度处于全国第二低位 碳标签实现粤港互认 国家级绿色工厂 绿色工业园区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总数居全国首位 [4] - 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 包括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报告机制 碳强度目标地市配额分配机制 碳足迹与碳标签体系 [4] - 未来将加快推动能源 产业 交通 建筑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深化碳减排市场机制改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