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综艺
icon
搜索文档
热闹的综N代,是时候重写“质”造法则了
新浪财经· 2025-10-25 14:08
网综市场综N代声量回升但隐忧显现 - 受益于《再见爱人5》《你好种地少年3》《现在就出发3》《向往的生活8》等平台王牌综N代密集上线,网综市场行业声量与大众关注度迎来肉眼可见的回升 [1] - 然而部分节目收视表现疲软,《向往的生活8》首期收视率仅0.4%,第二期跌至0.28%,第三期进一步降至0.19% [1] - 《喜人奇妙夜2》中作品《三顾茅庐》评分垫底引发观众对投票公正性质疑,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榜 [1] 综N代战略价值与平台依赖度分析 - 综N代凭借多年积淀的观众基础,具备降低用户决策成本、稳定流量基本盘的核心优势,相较于新IP试错成本更低 [4] - 情怀是综N代无往不利的"大杀器",其承载的青春记忆与生活共鸣能为平台长期主义叙事提供关键情感支撑 [4] - 在行业存量竞争红海中,综N代重要性更加凸显,但伴随用户注意力分众化趋势深化,其折旧速度也在加剧 [3] 芒果TV的IP复活策略与财务压力 - 芒果TV打造"IP复活潮",继《我家那闺女2024》《向往的生活8》后,暌违六年的"亲爱的客栈"系列即将回归 [6] - 快乐家族传出合体录制公路真人秀团综《快乐家族的旅行》,聚焦五人原班人马互动以复刻《快乐大本营》经典氛围 [6] - 今年上半年芒果超媒营收、净利润同比双降且降幅均达两位数,会员业务微增0.40%近乎停滞,广告业务下滑7.79%持续承压 [6] 综N代内容创新与商业变现平衡难题 - 《向往的生活8》深度融合戏剧主题、弱化厨房劳作的新设定引发老粉不满,被指丢失核心"烟火气" [9] - 节目远超以往的广告植入频次与力度进一步稀释情感浓度,让情怀营销更显生硬 [10] - 2025年上半年网综季播节目招商TOP20榜单中综N代占比超六成,但不同IP招商表现两极分化 [12] - 《乘风2025》招商品牌数量从上一季8家增至20家,而《盒子里的猫2》从12家降至8家,《种地吧3》从28家断崖下跌至12家 [12] 创新节目对行业格局的示范效应 - 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推动芒果超媒突破千亿市值关口 [17] - 爱奇艺《种地吧》凭借"沉浸式劳作"独特定位实现口碑与流量双爆发,为行业开拓垂直赛道新蓝海 [17] - 《现在就出发》以差异化定位在户外综艺赛道快速突围,成为腾讯视频强化用户情感联结的核心内容载体 [17] 平台内容战略的长期发展方向 - 平台需以前瞻性眼光把控IP生命周期,在潜力未尽时主动升级,在势能见顶时及时止损 [16] - 市场在更迭交替中前进,平台必须不断拿出兼具创新性与吸引力的"新故事"以维系用户期待与信任 [16] - 参考Netflix、Disney+等流媒体,需形成"优质内容产出—用户付费转化—更多资源投入创作"的良性循环,摆脱对广告招商的过度依赖 [17]
脱口秀无力解困长视频
36氪· 2025-09-18 17:29
脱口秀网综热度下降 -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决赛翟佳宁夺冠引发争议 但话题热度有限 抖音娱乐榜仅列TOP43 微博热搜最高排第13位且在榜时长不到3小时[1] -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何广智夺冠被部分观众视为对传统脱口秀的捍卫 但整体网络热度平静[1] - 两档节目后期未能再现开播时房主任"平静又幸福的一天"(抖音点赞227.5万)和小帕"被六婚的爸催熟"(抖音点赞104.6万)级别的爆款内容[2] - 相比2024年首季对决 第二季社交媒体热度显著沉寂 缺乏类似付航"passion"梗或漫才兄弟黑马夺冠的现象级话题[4] 脱口秀网综发展历程与现状 - 脱口秀网综历经9年发展 从2017年《吐槽大会》引入明星吐槽机制迅速普及单口喜剧形式[5] - 《脱口秀大会3》因杨笠"普信男"等段子引爆全网 总决赛登上44个热搜 赞助商从第3季6个增至第4季11个和第5季10个[7] - 2023年5月House事件导致行业整体修整一年 2024年重启后面临观众分流和平台品牌效应稀释[7] - 赛制雷同且内容冗长引发观众吐槽 新人演员后劲不足导致"争大王"赛制变成尬演[8] - 题材同质化严重 生活琐事叙事拥挤 女性主义议题成为破局亮点但需更广阔视野[10] 长视频平台挑战与转型 - 爱奇艺2025年Q2总营收66.3亿元同比下降11% 净亏损1.337亿元 会员服务收入40.9亿元同比下降9% 日均订阅会员数1.003亿(2023年Q4数据)[11]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1.14亿(2025年Q2) 较2021年Q3高点1.29亿持续下滑 近两年在1.13亿-1.17亿间波动[11] - 短剧平台红果短剧2025年6月月活2.12亿同比增长179% 首次超越优酷2亿月活[12] - 长视频平台集体转向短内容:爱奇艺推AI"速看"功能(如《赴山海》74集短版本) 腾讯视频推"连播全部看点"(《长安的荔枝》单集46分钟缩至10分钟)[18] - 微综艺成为新方向:抖音2025年推20分钟/期《姐妹不打烊》 快手2024年推5-20分钟/期《小铁环游记》 但尚未出现《毛雪汪》级别爆款IP[16][17] 脱口秀演员多元化发展 - 线下演出市场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脱口秀演出场次同比增54.1% 票房同比增134.9% 人次同比增124.0% 成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22] - 头部演员巡演票房达千万级别:呼兰《草台班子》58场巡演 按场均1200人×380元估算票房超2600万元[25] - 演员转型演艺圈趋势明显:庞博主持央视晚会 徐志胜主演网剧《侠客行不通》 李雪琴成多栖艺人[21][22] - 杨笠举办内地首个体育馆级专场(超4000座 票价220-680元) 与二线歌手演唱会票价相当[25] - 部分演员转向创办本土俱乐部(步惊云、Norah等)或专注线下专场(小鹿全球巡演)[26]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举行主题研讨,共话网络综艺新发展
新京报· 2025-07-03 19:14
行业发展趋势 - 网络综艺正成为大众文化消费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娱乐需求并反映社会风貌[1] - 行业经历从"流量追逐"到"价值深耕"转型,内容创作进入多元阶段[1] - 大小屏共生、横竖屏融合的生态变迁推动业态创新[1] 创作理念与价值导向 - 创作需从现象本质、群体关联、历史维度、理性思考构建节目价值[1] - "体验"是创作内核,"传播"是关键,跨媒介探索将激发戏剧与综艺融合[2] - 综艺应挖掘文化价值,在"流量"与"留量"间搭建文化生态[2] 内容生产方法论 - "破题"是创作关键,需深挖底层逻辑和叙事支点[2] - 技术为手段、创作为灵魂,需通过记录理想讲好中国故事[2] - 节目需投射内在意义,为观众创造瞬间美好体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