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平台

搜索文档
2025中国家庭智慧大屏发展报告发布,酷喵月活1.48亿行业第一
财经网· 2025-07-08 21:52
7月8日,互娱数字科技发布《2025中国智慧大屏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在智能大屏端,酷喵凭借优质的内容和精 细化运营排播,2024年月活用户达1.48亿,超越银河奇异果成为行业第一,银河奇异果、云视听极光和芒果TV分列 第二、第三和第四位。 | >酷喵TV | 排名 | 平台名称 | 月均活跃终端数_万台 | | --- | --- | --- | --- | | | 1 | CIBN酷喵 | 14,861 | | | 2 | 银河奇异果 | 14.357 | | C | 3 | 云视听极光 | 12,032 | | | 4 | 芒果TV | 6,799 | | | 5 | 云视听小电视 | 4,668 | | | 6 | 华数鲜时光 | 2,989 | | | 7 | 云视听快TV | 576 | | | 8 | 央视频TV | 367 | 互娱数字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智能电视累计激活3.9亿台,同比增长2.6%,覆盖约10.2亿人,与短视频用 户同期规模相当。长视频平台在智能大屏端市场格局稳定,酷喵、银河奇异果、云视听极光的月活均在亿级,其中 酷喵月活用户达1.48亿,成为行业第一。 内容领域 ...
48家金主、217条广告……《藏海传》被塞爆!优酷SVIP弹窗再陷争议
新浪科技· 2025-06-09 08:17
古装权谋剧《藏海传》正在掀起一场商业与口碑的"冰火之争" 。这部由郑晓龙执导、肖战主演的优酷S+级项目开播即创下纪录。根据豆 瓣网友统计数据,截至6月8日,该剧以48个品牌、217条广告、总时长1927秒的"轰炸式"植入,成为近年来招商最猛的剧集之一。 然而,广告的"凶猛"也引发观众两极评价。SVIP因弹窗广告吐槽"无效开会员" ,另一部分剧迷却将广告视作"爆剧勋章" ,甚至主动分析 植入细节。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指出,这种模式是对受众底线的试探, "若泛滥可能导致用户流失" 。 不过,对于《藏海传》的强大的招商能力,观众评价却呈现两极态势。 对优酷而言,《藏海传》无疑是业绩"强心针" ,该剧在开播前就包揽了2025年优酷招商金额、品牌数双冠。今年一季度,优酷已实现扭 亏为盈,不过长视频行业的盈利难题仍未彻底解决,爆款的持续性和消费场景的挖掘依然在考验着各个平台。 肖战效应!《藏海传》成吸金王牌 近日,由《甄嬛传》导演郑晓龙执导、肖战主演的古装权谋剧《藏海传》在央视与优酷同步开播。 凭借肖战庞大的粉丝基础、郑晓龙的精品制作保障,加上南派三叔的悬疑权谋IP,《藏海传》播出后即呈现"断层式"领先态势。作为优酷 S+ ...
多项数据环比增长 爱奇艺来到业绩拐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5-23 22:28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收入71.9亿元,同比减少9%,环比增长9% [2] - Non-GAAP运营利润4.6亿元,运营利润率6%,上年同期分别为10.9亿元和14%,环比增长13% [2] - Non-GAAP净利润3.04亿元,上年同期8.44亿元,环比由亏转盈 [2] - 2024年Q1至Q4总收入连续同比环比下滑,Non-GAAP运营利润和净利润整体下滑,Q4净利润转负 [2] - 会员服务收入占比超60%,2024年Q1至Q4收入分别为48/45/44/41亿元,2025年Q1反弹至44亿元 [3] - 在线广告2024年Q1至Q4收入15/15/13/14.3亿元,2025年Q1为13.3亿元 [3] - 内容发行2024年Q1至Q4收入9.28/6.98/8.14/4.06亿元,2025年Q1为6.29亿元 [3] - 其他业务2024年Q1至Q4收入7.18/7.84/7.29/6.7亿元,2025年Q1为8.31亿元 [3] 成本与现金流 - 营业成本及销售管理费用自2024年Q2起环比减少,2025年Q1明显增长 [4] - 应付账款2025年Q1为64.8亿元,与2024年底64.82亿元持平 [4] - 预付账款及资产2025年Q1为21.78亿元,2024年底为21.93亿元 [4] - 投资现金流净额2025年Q1为-0.3亿元,2024年Q4为-8.95亿元,2024年Q1为-2.23亿元 [4] 微短剧战略 - 2024年9月入局微短剧,成为重要业务类目 [3][5] - 主站APP推"会员免费观看"模式,极速版主推免费微剧,已拥有超15000部微剧 [5] - 微剧分为1-5分钟/集和5-20分钟/集两类,入口在APP首页显著位置 [6] - 微剧成为极速版日均播放时长第二、日均播放UV第一的内容品类 [7] - 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微剧重度用户增长3倍 [7] - 计划通过"百部港片计划""普法微剧万集计划"等拓展内容供给 [7] - 将整合AI和虚拟制作技术提升微剧生产效率 [7] 管理层观点 - CFO称净利息费用连续六季度下降,资本结构优化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5] - CEO龚宇强调微短剧是增量业务非转型,将重点吸引下沉市场和高龄用户 [5][6] - 微短剧契合用户碎片化需求,平台将推动其精品化发展 [7]
再度盈利后,优酷为何推出剧集“拉新榜”?
36氪· 2025-05-16 19:32
5月13日,低迷多日的剧集市场终于迎来久违的高光时刻——《藏海传》《折腰》《人生若如初见》三部大剧同日官宣定档,后两部更是当晚直接"空 降"开播,剧荒已久的观众纷纷奔走相告,全网热议。无论是肖战领衔的权谋大战,宋祖儿演绎的复仇虐恋还是李现解密的历史悬案,每一部剧都话题度 拉满,"三台打擂"有望将市场大盘重新拉回3亿水位。 如果说这场剧集大战背后,藏着影视行业的复苏密码与观众审美的新风向,那么近日优酷的一个小小动作,则预示了长视频平台运营策略的集体转向。 5月14日,有不少观众发现优酷站内悄然出现了一张"年度畅销榜",随即被解读为"酷版拉新榜"。优酷也是继腾讯之后第二个推出拉新榜的长视频平台, 说明会员转化正在成为一部剧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也意味着平台之间"拉新竞赛"正在进入新阶段。 有理由相信,爱奇艺、芒果TV等平台随后也将跟进,剧集之间的"云包场PK"也将进一步白热化。这一系列的"多米诺效应"将会给剧集市场带来哪些变 化?文娱价值官将为你深度解读。 一年多部爆款,优酷终于有了"拉新榜"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公告,本季度阿里大文娱经调整EBITA盈利3600万元,主要由优酷经营效 ...
长视频平台,正在“短兵”相接
36氪· 2025-05-09 11:40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 [1] - 截至2024年底,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72分钟 [1][11] - 2025年1月,在线视频平台月播放10万次以上的短剧数量达1113部,同比上涨79.8% [26] - 中国在线视频用户规模突破9亿,渗透率接近90%,增量市场基本消失 [11] 长视频平台战略调整 - 爱优腾全面入局微短剧赛道,完成短剧栏目建立并加速生产 [4][6][8] - 爱奇艺APP首页设置2个短剧入口,微短剧在长视频平台处于领跑位置 [4] - 腾讯视频首页设置短剧入口,推出短剧大剧计划,涵盖大演员、大IP、大制作 [6] - 优酷APP一级页面更新"短视频"标签为"短剧"标签,成立"微短剧中心"整合资源 [8][21] 平台具体举措 - 爱奇艺推出"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百部港片微剧计划"、"普法微剧万集计划",储备独播微剧61部 [13][15] - 爱奇艺极速版APP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微剧成为仅次于电视剧的第二大栏目 [13][27] - 腾讯视频将长剧预算中10-20%的低效部分转移到横屏短剧开发,2025年竖屏短剧上新达350余部 [29] - 优酷避免"长切短"套路,采用更适合短剧的叙事方式和镜头语言 [29] 内容与用户需求 - 用户对长剧前五集弃剧率高达50%,短剧满足"简单爽"情绪需求和"生命意义"精神追求 [11][4] - 短剧品类特殊,每集1-3分钟,40-120集,由移动互联网和AI技术推动的颠覆性形态 [2] - 爱奇艺推出"微短剧春节档",储备万部微剧,其中28部为自制作品 [15] 行业活动与生态建设 - 爱奇艺举办"爱奇艺荧光之夜·2025微短剧盛典",梳理展示优秀作品和创作者 [13] - 腾讯视频短剧专场论坛以"精品化破局,创新力突围"为主题,推动良性创新生态建设 [18] - 腾讯视频短剧分为五个厂牌,所有独播内容均为"限免"状态 [18]
千错万错不是爱奇艺的错
虎嗅· 2025-04-30 18:03
文章核心观点 爱奇艺龚宇认为影视行业处在危机关头需改变,指出长视频平台面临短剧冲击、观众注意力下降等问题,爱奇艺自身业绩不佳且短剧转型慢,但简单将长视频困境归咎于短剧武断,爱奇艺也在积极布局新片单等应对挑战 [1][2][32] 行业现状 - 长视频平台过去一年面临增长困境,爱奇艺去年第四季度打破连续11季度盈利,全年营收同比降8%、年净利润大跌60.32% [4] - 一年来爱奇艺股价跌超60%,4月一度跌至1.53美元,至今在2美元以下徘徊 [5] - 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半年增长率14.8%,使用时长追平即时通讯,去年市场规模超中国电影票房,预计今年仍超电影市场 [21][22] - 长视频用户呈现圈层化,高学历和年轻用户使用率较整体高近20个百分点,短剧用户以下沉市场和中老年群体居多,45 - 64岁中老年用户在微短剧重度受众中占比43.2%且付费活跃度高 [34][37] 龚宇发言情况 - 一个多月内龚宇对外三次演讲,主题类似但口气渐重,前两次讲长视频平台要为“短”服务,4月27日电视剧导演大会发言更直接,倒苦水称影视行业艰难 [2][3][4] - 龚宇在2025电视剧导演大会开场演讲,指出电视剧观众流失,提及短剧冲击、宏观经济致消费意愿下降、广告主削减预算、电视剧成本高、资金周转率低、制作方未跟上观众审美变化、节奏不适应市场等问题 [11][12] - 龚宇称有自身做得不好原因,但更大是市场原因,认为长视频平台如今处境类似15年前广电行业,悔恨过去忽略短视频和微短剧市场 [17][19][20] 各平台短剧布局情况 - 过去一年长视频平台集体转向拥抱短剧,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腾讯视频、爱奇艺等有类似调整 [24] - 腾讯视频两年前布局微短剧,推出“十分剧场”和“火星短剧社”,芒果TV去年将风芒App转型为短剧,爱奇艺今年计划将爱奇艺极速版更名爱奇艺微短剧 [25] - 2024年优酷上新短剧352部位列第一,爱奇艺仅49部在爱优腾芒中垫底 [26] 爱奇艺业绩及应对措施 - 爱奇艺去年会员服务收入同比降13%、在线广告收入同比降8%,主要因内容供给减少及品牌广告业务减少,且爆款剧集缺失,2024年全网剧集播放量Top榜前10中爱奇艺仅2部入围 [38][39][40] - 爱奇艺在2月底财报电话会称一个季度前决心大力投微剧市场,已实现过万部微剧内容库,今年1月与红果短剧达成深度合作 [28][29] - 爱奇艺在2025 - 2026新片单数量超400部,规划上线剧集数量将大幅提升,核心目标是提高超头部影视内容质量和占比 [43]
芒果超媒(300413):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短期加大投入利润承压,看好头部内容中长期对平台拉动
华创证券· 2025-04-30 17: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公司加大内容投入且受弱宏观影响业绩承压,但中长期看好加码优质内容战略对平台的拉动及估值修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40.8 亿、132.53 亿、146.43 亿、158.8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7%、 -5.9%、10.5%、8.5% [2]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64 亿、18.37 亿、20.95 亿、22.4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1.6%、34.7%、14.0%、7.0% [2]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0.73 元、0.98 元、1.12 元、1.20 元,市盈率分别为 31 倍、23 倍、20 倍、19 倍,市净率分别为 1.9 倍、1.8 倍、1.7 倍、1.6 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87072.08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02170.00 万股,总市值 421.10 亿元,流通市值 229.98 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 28.77%,每股净资产 12.24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30.65/18.26 元 [3]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收入 140.8 亿元(YOY - 3.75%),归母净利润 13.64 亿元(YOY - 62%),扣非归母净利润 16.45 亿元(YOY - 3%),剔除所得税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 17.84 亿元(YOY - 8%) [6] - 2025Q1 实现收入 29 亿元(YOY - 13%),归母净利润 3.79 亿元(YOY - 19.8%),扣非归母净利润 3.03 亿元(YOY - 35%);剔除所得税影响后归母净利润 YOY - 49%,扣非归母净利润 YOY - 62% [6] 各业务情况 - 2024 年收入端:会员收入 51.48 亿元(YOY + 19%),广告收入 34.38 亿元(YOY - 3%),运营商收入 15.93 亿元(YOY - 42%),内容电商收入 26 亿元(YOY - 8%) [6] - 2024 年利润端:毛利率 29.03%(YOY - 3.95pct),主要系高毛利运营商业务下滑 + 内容成本小幅增加(24 年内容成本~63 亿,YOY + 1%),三费有效控制,销售/管理/研发费率 YOY - 1.31/-1.05/-0.04pct [6] - 2025Q1 收入端:实现收入 29 亿元(YOY - 13%),主因传统电视购物业务(快乐购)收缩,芒果 TV 会员业务预计保持健康增长,广告受弱宏观 + 综艺排播周期等影响表现疲软,运营商低基数下预计相对稳定 [6] - 2025Q1 利润端:毛利率为 26.43%(YOY - 2.2pct),主要系剧集成本增加高于预期(Q1 大剧排播较多,剧集投入 YOY + 12%),快乐购影响相对有限(24 年内容电商板块毛利率~6%) [6] 展望后续 - 广告方面,综艺储备丰富 + 大剧贡献增量,短期关注《歌手 2025》招商 [6] - 会员方面,2024 年起加大剧集投入,已播出多部热播大剧,2025 年仍在内容释放周期,或带动会员继续健康增长 [6] - 运营商方面,高基数压力已结束 [6] - 利润端受战略转型 + 排播节奏影响短期承压,但剧集战略已有一定成效,看好中长期优质剧集对平台拉动以及份额提升,公司也积极布局芒果 TV 出海、AI 等新技术,期待新增长点到来 [6] 投资建议 - 下调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为 18.37 亿、20.95 亿、22.41 亿(此前预计 2025/2026 年分别为 22.43 亿、25.32 亿),同比 +35%/+14%/+7% [6] - 维持先前估值方法,维持 2025 年 PE 估值 30X,市值 551 亿,目标价 29.5 元/股 [6]
「爆款综艺制造机」,芒果TV赚钱吗?
36氪· 2025-04-29 18:19
核心观点 - 芒果超媒2024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但会员业务成为亮点,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 [7] - 公司在综艺领域表现强势,但在剧集领域存在明显短板 [7][26] - 会员业务增长主要依靠外部合作导流,单用户价值低于同行 [38] - 广告收入持续下滑,但2024年下半年出现回暖迹象 [40] - 公司积极拓展电商等新业务,小芒电商GMV快速增长 [46][47]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下降12.76%;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19.8% [7] - 2024年营业收入140.8亿元,同比下降3.75%;归母净利润13.64亿元,同比下降61.63% [7] - 2024年会员业务收入51.48亿元,同比增长19.3%,首次突破50亿元 [7] - 2024年广告收入34.38亿元,继续下滑 [40] - 互联网视频业务毛利率35.33%,同比下降5.98个百分点 [39] 业务表现 综艺业务 - 2024年上线160档综艺,是国内最大头部综艺制作机构 [23] - 全网网络综艺有效播放TOP10中占据5席,电视综艺TOP10中占据4席 [24] - 《歌手2024》《再见爱人4》等节目成为现象级爆款 [6] - 拥有55个综艺制作团队,持续产出优质内容 [23] 剧集业务 - 2024年剧集表现较弱,仅有《小巷人家》等少数作品进入TOP20 [7][26] - 拥有24个影视制作团队和40家战略工作室,但爆款率低 [27] - 微短剧成为新方向,2024年上线340部 [27] 会员业务 - 2024年末会员规模达7331万 [7] - 会员增长依赖中国移动"动感地带芒果卡"和淘宝88VIP等外部合作 [38] - 单用户价值低于爱奇艺等同行 [38] - 推出高阶会员权益,提升ARPPU值 [39] 电商业务 - 小芒电商2024年GMV达161亿元,4年复合增长率125% [47] - 自营潮服品牌"南波万"GMV超2.7亿元 [47] - 完成A1轮融资,推进A2轮融资 [47] 其他业务 - 收购金鹰卡通,拓展亲子内容及衍生业务 [47] - 电视购物业务板块收缩 [7] 公司背景 - 前身为快乐购,2018年重组更名为芒果超媒 [20] - 芒果TV是核心资产,占重组交易总额的82.5% [20] - 最早实现盈利的视频平台,2017年净利润4.89亿元 [20] - 依托湖南广电资源,获得低价内容和优秀制作团队 [21][23] - 2024年月活2.77亿,行业第三 [29]
芒果超媒(300413):剧集投入加大影响短期利润率及现金流,看好份额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9 12: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受所得税变化产生的非经影响较大;25Q1收入和利润均低于预期 [6] - 核心互联网视频业务中会员增长较好、运营商企稳、广告仍有压力,非核心电商业务中快乐购收缩影响收入、小芒减亏 [6] - 芒果加大剧集投入影响短期利润率及现金流,但将提升市占率 [6] - 维持买入评级,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7年预测,给予25年目标PE30x,对应目标市值较2025/4/28收盘仍有27%上涨空间 [6]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营业总收入 - 2024年为140.8亿元,同比下滑3.8%;2025Q1为29.0亿元,同比下滑12.8%;2025E为139.09亿元,同比下滑1.2%;2026E为149.72亿元,同比增长7.6%;2027E为160.40亿元,同比增长7.1% [5] 归母净利润 - 2024年为13.64亿元,同比下滑61.6%;2025Q1为3.79亿元,同比下滑19.8%;2025E为18.21亿元,同比增长33.5%;2026E为22.54亿元,同比增长23.8%;2027E为25.53亿元,同比增长13.2% [5] 每股收益 - 2024年为0.73元/股;2025Q1为0.20元/股;2025E为0.97元/股;2026E为1.21元/股;2027E为1.36元/股 [5] 毛利率 - 2024年为29.0%;2025Q1为26.4%;2025E为30.9%;2026E为31.9%;2027E为32.3% [5] ROE - 2024年为6.1%;2025Q1为1.7%;2025E为7.5%;2026E为8.5%;2027E为8.8% [5] 市盈率 - 2024年为31;2025E为24;2026E为19;2027E为17 [5] 财务摘要 营业总收入 - 2023A为146.28亿元;2024A为140.80亿元;2025E为139.09亿元;2026E为149.72亿元;2027E为160.40亿元 [8] 归母净利润 - 2023A为35.56亿元;2024A为13.64亿元;2025E为18.21亿元;2026E为22.54亿元;2027E为25.53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