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舞蹈
icon
搜索文档
2025SIDCT当代青年舞蹈双年展启幕 搭一座桥,助年轻舞者走向国际
解放日报· 2025-08-28 09:42
活动概况 - 2025SIDCT当代青年舞蹈双年展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开幕 活动为期5天 汇聚全球4大洲14个国家20位重量级艺术节总监和策展人[1] - 活动以"薪火"为主题 通过主舞台展演 片段展示 推介会等七大板块全方位展现中国青年编导的创造力[1] 国际参与 - 邀请国际现当代舞业界"决策者天团" 包括英国萨德勒之井剧院 巴黎城市剧院 美国雅各布之枕舞蹈节等机构艺术总监[2] - 德国黑森州国家芭蕾舞团副总监布鲁诺·海因德瑞克第二次参展 曾通过该平台认识舞者谢欣并委约作品[2] - 国际嘉宾将观看十余部现当代舞蹈作品 从创作本体 国际合作等维度探讨中国现当代舞发展[2] 作品展示 - 主舞台展演7部作品包括《萨蒂之名·春之祭》《尤物公园》《俑III》等 展现青年编导创作活力[3] - 放映3部舞蹈影像《迁徙》《风景区·集锦》和《悠悠视界》 拓展舞蹈艺术叙事维度[3] - 片段展示板块呈现16部原创作品片段 展示青年舞者个性身体表达和多元理解[3] 公共参与 - 举办6场工作坊活动包括《为孩子编舞》《八段锦和六字诀》等 所有演出及活动均向公众开放[4] 孵化体系 -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自2019年推出青年孵化平台 累计孵化并首演40多部青年艺术家作品[5] - 孵化平台提供资金 场地 技术等方面扶持 2019年曾资助谢欣舞蹈剧场赴欧洲巡演[5] - 司徒嘉怡作品《看不见的城市》入选2025国际巡演计划 获得国际巡演经费支持[6] - 构建从创作孵化至国际推介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助推中国舞蹈力量建立国际影响力[6]
新闻周刊丨在街舞中“变脸” 在荒漠中守护“表情包” 听中国青年人的新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4 09:10
青年文化创新 - 中国街舞团队首次登上VIBE世界街舞大赛舞台并获季军 将川剧变脸和中国武术融入街舞 2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 [2][4][6] - 团队坚持每周5天排练 每天从傍晚持续至凌晨 成员多为业余爱好者 [4] - 编舞方正华坚持艺术完整性 为展示中国文化未缩减时长导致被扣1分 最终以0.2分差距屈居亚军 [6] - 方正华期待培养"叛逆"新生代 鼓励超越现有舞蹈理念 创新更前卫的街舞风格 [8] 生态保护行动 - 甘肃张掖荒漠区兔狲数量从2022年12只锐减至2023年6只 2024年仅观测到2只 [13] - 保护团队设计专属人工巢穴 洞口尺寸可阻挡流浪狗 已吸引兔狲4次到访 [16] - 团队在3000平方公里调查范围布设红外相机 单日最大徒步巡查距离达10公里 [11][18] - 同步开展荒漠生态系统科普 改变公众对"生命禁区"的认知 强调生态完整性保护 [23] 数字创业生态 - 杭州良渚聚集"数字游民"群体 生活成本较一线城市低50%以上 形成每周百人规模的创业社群 [24][26] - 代表性项目音乐软件已完成开发并登陆主流应用商店 创业者称实现"田园与城市平衡" [24][26] - 当地提供开放公共空间支持创意交流 AI领域成为青年创业者重点方向 [28] 机器人技术突破 - 上海智元机器人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1岁 聚焦人形机器人实用化 目标实现从表演工具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跨越 [30][32] - 已建立百余台机器人训练场 涵盖烹饪/家政/购物等生活场景学习 [33] - 团队公开核心训练数据集 推动行业共同发展 [35] 青年人口与社会价值 - 中国15-35岁青年群体达3.3亿人 其创新活力直接影响社会信心指数 [35] - 青年群体在文化输出/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展现突破性贡献 [1][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