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入学即入职、毕业就上岗” 三所高校这样实现精准就业
央视网· 2025-06-27 10:50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立48个订单班,定向输送近1500名高技能人才,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上岗"[6] - 该校构建"实习岗位前置、技能培训嵌入、职业发展贯通"的全链条就业实习体系,与海康威视等企业共建6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可掌握70%以上岗位技能[4][6] - 毕业生陈永胜通过订单班学习智能传感、智慧物联等实用技术,实现工作内容与所学无缝对接[1][2] 行业需求融入教学 -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2.0"计划,与25家船员管理公司合作,前3年由企业导师讲授实践课程,第4年安排顶岗实习[10] - 企业导师张成桥将船东用人要求搬进课堂,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8] -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推出"优才工程",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将金融产品设计、风控模型开发等实战项目融入教学[11]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通过专业需求调研报告,精准匹配企业岗位与学生职业规划[15] - 合作企业导师提供实践指导与就业指导,提前储备潜力人才[13] - 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规划讲座,帮助学生提升求职能力[13]
从货运作业码头到国际邮轮母港 北外滩用这四个“关键词”重塑港口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5-14 13:15
上海北外滩转型升级战略 核心观点 - 上海北外滩定位为服务贸易港、科技创新港、总部经济港、国际活力港四大功能方向,推动港口价值重塑与城区功能升级 [1] 服务贸易港 - 推动航运高端服务升级,聚焦航运金融、船舶管理、海事仲裁等领域,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 强化金融领域布局,重点发展资管财富、金融科技,吸引VC、PE、AMC机构服务科创与绿色经济 [3] - 贸易业态多元化,发展大宗商品贸易、文化贸易、数字贸易及离岸贸易、跨境电商新模式 [3] - 特色服务业覆盖绿色低碳、文旅、养老、医疗及婚庆产业,构建多色产业生态 [3] 科技创新港 - 依托科研院所、人才与资金优势,建立"产学研、政企银"协同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创总部集聚 [4][5] - 已建成D·Transformer、天工开物等孵化器及瑞虹天地、滨港中心等载体,形成全链条创新体系 [5] - 科技服务业规模超700亿元,占全市13%,五年新增3家独角兽、24家科技小巨人、234家专精特新及407家高新技术企业 [5] 总部经济港 - 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实施总部增能计划,引进全球领军企业及高成长性企业 [6] - 现有104家总部机构,包括3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民企总部、27家贸易型总部及12家创新型总部 [6] 国际活力港 - 通过"八大行动计划"吸引全球服务商,优化国际营商环境 [7] - 外资企业近2000家(覆盖75国),贡献全区25%经济总量,去年新增百家外资及20家外资总部 [7] - 启动"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规划建设"国际人才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