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设备

搜索文档
出海正当时系列报告:中国小分子液相色谱设备出海形势
头豹研究院· 2025-08-04 21:1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国小分子液相色谱设备海外出口总额2024年约2.3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3%-5%,其中工业级设备占比75%(1.7亿元),实验室级设备占比25%(0.6亿元)[3][5] - 国产设备在工业级领域具有价格优势,均价仅为进口设备的50%-60%,但在实验室级设备的软件生态和检测灵敏度方面与进口设备存在差距[4][5] - 未来增长趋势呈现两极分化:工业级设备受益于全球仿制药产能扩张,预计2030年出口额达5.2亿元(CAGR 18%-20%),实验室级设备需依赖技术突破,2030年出口额有望突破1.6亿元[5] 出海市场分析 市场现状 - 主要出海品牌:汉邦科技(60%份额)、创新通恒(13%)、利穗科技(9%),其他厂商占18%[3] - 设备类型分布:工业级设备耐压强度达42Mpa(进口为90-100Mpa),实验室级设备紫外检测器噪音水平0.5μAU(进口为0.1μAU)[5] - 价格对比:实验室级国产均价30-50万元(进口80-150万元),工业级国产均价150-200万元(进口300-500万元)[4] 潜力市场 - 东南亚(★★★★):价格敏感型客户多,韩国和台湾地区创新药研发活跃,汉邦和创新通恒已布局[6] - 南亚(★★★★★):印度占全球仿制药20%份额,需求量大且对性价比敏感,汉邦主导[6] - 俄罗斯及中东(★★★☆):受欧美制裁依赖中国设备,对耐压强度要求高,汉邦独家布局[6] - 欧洲(★★☆):技术壁垒高(需CE认证),国产耐压强度仅42Mpa vs 进口100Mpa,汉邦份额不足5%[6] - 北美与南美(★★):北美需FDA认证,南美需求分散,汉邦在北美刚起步[6] 出海策略 - 短期(1-3年):聚焦南亚、东南亚,利用性价比优势替代进口品牌(如印度市场适配CDSCO认证的工业级设备)[8] - 中期(3-5年):突破俄罗斯及中东市场,建立本地化服务团队并联合政府构建贸易保护机制[8] - 长期(5-10年):通过技术并购或OEM合作进入欧美高端市场,发展AI辅助纯化系统等差异化技术[8] 主要挑战 - 技术壁垒:实验室级设备软件功能差距大(国产算法误差率1.2% vs 进口0.5%),工业级设备需满足欧盟GMP Annex 11标准(升级成本200-500万元/产品)[12][14] - 服务能力:国产厂商售后响应时间7-15天(进口48小时),本地化团队仅8个(进口50+),软件更新频率每年1次(进口每季度1次)[13][14] - 品牌认知:欧洲60%药企认为国产设备"适合中低端生产但不可靠",仅15%愿尝试高端场景[14]
汉邦科技张大兵:打造国际色谱行业第一品牌
上海证券报· 2025-05-16 02:25
公司发展历程 - 汉邦科技成立于1998年,最初从事色谱系列耗材代理销售和生产 [4] - 2005年推出首台自主研发的DAC150动态轴向压缩柱,2012年自主研发产品收入首次超过代理产品 [4] - 2024年被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内生产级小分子液相色谱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 [5] - 2024年5月在科创板挂牌,成为科创板液相色谱装备第一股 [3] 核心技术能力 - 掌握"一心两核多用"色谱技术,聚焦色谱系统集成和色谱应用两大核心技术 [3] - 突破色谱线性放大等分离纯化技术难题,实现样品从克级到千克级的分离纯化线性放大 [5] - 研发团队包括5名核心技术人员和136名研发人员,通过股权激励等措施稳定团队 [5] - 重点攻关色谱系统耐压、流体分配、密封和匀浆技术,开发流量智能控制算法 [9]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主要产品线包括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和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2亿元、6.19亿元和6.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55.96万元、5149.75万元和7933.82万元 [7] - 下游客户包括恒瑞医药、甘李药业等国内药企及德国、印度等海外制药设备商 [6] - 预计2026年国内实验室液相色谱市场规模将达到36亿元 [8] 战略规划与募投项目 - IPO募投项目包括年产1000台液相色谱装备生产项目(1.93亿元)、色谱分离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81亿元)和年产2000台实验室色谱仪器生产项目(2.25亿元) [8] - 未来将推出更高吸附选择性的色谱填料材料,全面提升分离纯化效率 [9] - 目标推动国产色谱装备从替代迈向引领,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9] 行业应用与竞争优势 - 制备色谱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优势,成为高纯药物生产必要手段 [6] - 2015版药典要求药物杂质表观含量小于0.1%,推动制药企业对高纯度分离纯化技术的需求 [6] - 在GLP-1类药物领域形成独特技术壁垒,提供从设备到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 [7] - 通过定制化设计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生产成本,储备多代工艺迭代版本 [7]
金额过亿!国产液相色谱厂商完成Pre-B轮融资
仪器信息网· 2025-05-14 17:01
公司融资与战略布局 - 华谱科仪完成过亿元Pre-B轮融资,由京国瑞基金和北工投资在管的北京高精尖基金共同领投,老股东弘晖基金、架桥资本跟投,资金将用于销售渠道建设和下一代产品开发 [2] - 公司已建立HPLC、UHPLC及配套软件和耗材的产品矩阵,自有品牌仪器在色谱主流应用市场保有量达数千台 [2] - 公司与中元汇吉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临床液相色谱与质谱技术国产化,并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3][5] 行业现状与国产化机遇 -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精密仪器909.82亿元,超过大豆和集成电路进口额,液相色谱仪是国内科学仪器第一大单品 [6] - 国内液相色谱仪及其耗材和服务存量市场超100亿元/年,90%以上市场被进口品牌垄断 [6] - 液相色谱国产化是保障供应链安全的"压舱石",行业正迎来历史性转折点 [9] 技术优势与产品竞争力 - 公司色谱仪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95%以上,色谱柱等耗材可实现进口产品等效替代 [10] - 自主研发的合规色谱软件符合国际监管标准,已形成技术壁垒,软件全链路审计和智能化数据分析能力突出 [10][11][12] - 产品交货周期、售后服务和应用支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4] 市场拓展与客户覆盖 - 公司采取"精准卡位头部市场+构建垂直领域解决方案"战略,重点覆盖海关、质检、药监等政策性标杆客户和大型药企/CRO等商业客户 [10][14] - 近年来实现从业务破冰到储备超百台潜在订单的突破,客户复购频率与规模持续提升 [14] - 在政府机构和药企端增长表现亮眼 [14] 股东观点与发展愿景 - 新股东认为液相色谱国产化关乎万亿级产业供应链安全,是科技博弈中的关键基础设施 [15][16] - 老股东看好公司"技术攻坚+场景深耕"的双轮驱动能力,认为其已构建全自主技术闭环 [15][17] - 公司计划以技术创新驱动深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采购规模阶梯式增长并开拓多元化业务场景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