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保护
搜索文档
中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22 18:37
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履行情况 - 党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思想行动自觉 [2] - 针对巡视反馈问题制定详细整改方案,建立问题、任务、责任清单,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3] - 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月一调度一审议一通报的工作机制,与自然资源部党组协同推进整改 [3] - 主动接受自然资源部党组和纪检监察组的指导督导,将巡视整改与学习教育查摆问题一体推进 [4] 部局融合与工作合力形成 - 组织林草系统学习《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提升在“两统一”格局中谋划工作的自觉性 [6] - 部局党组联合出台促进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对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党的建设等作出系统制度安排 [6] - 部局办公厅定期会商统筹重点工作,相关司局联合成立“一张图”、调查监测等工作专班,联动推进用地用林用草用海审批 [6] - 通过联合调研和印发典型案例指导各地化解林权权属交叉问题,形成统分结合、高效有序的部局融合工作格局 [6] 林草资源底数清查与国土绿化管理 - 部局联合开展全国林草湿荒普查,形成与2024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衔接一致的普查成果,加快构建一张图、一套数的管理体系 [7] - 颁布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报请国务院批准天然林保护修复政策,六部门联合印发《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至2035年 [7] - 制修订国土绿化落地上图、作业设计等管理规定,建立分级管理机制,指导地方以水定绿优化乔灌草配置 [7] - “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展开,推广以路治沙、光伏治沙等新模式,制定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退化林修复技术规定 [7] 国家公园体系与自然保护地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风景名胜区条例等列入国务院2025年立法计划 [8] - 联合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部署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印发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监测体系建设方案 [8] - 编制实施《旗舰动物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建设布局方案》,重点建设大熊猫、亚洲象等旗舰动物保护研究中心 [8] - 在全国开展保护鸟类活动,召开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组织春季护鸟等专项行动 [9] 林草产业改革与发展 - 研究制定涉林草改革的“4+2”具体落实方案,推动生态治理模式、产权制度等改革攻坚 [10] - 出台《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支持通过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措施 [10] - 开展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推出特色生态旅游线路,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6% [10] - 优化审批程序提高效率,保障三峡航运新通道、成渝中线铁路等重点项目,重新组建政务服务中心大幅减少审批时间 [10] 森林草原防火与生态安全 - 印发林草领域外来入侵物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应急处置机制 [11] - 加强火源管控与联防联控,与气象、应急管理部门会商研判火情,推动各方提前部署靠前驻防 [11] - 2024年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数、受害面积创历史新低,2025年以来火灾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11] - 推动签署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展示“三北”工程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11] 干部管理与队伍建设 - 制定改进选人用人工作意见,从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提出改进措施,开展干部摸底调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4] - 规范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回避制度,确保公务员调任、公开招聘公平公开 [14] - 将选人用人纳入内部巡视内容,加大对各直属单位选人用人工作监督检查力度 [14] -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修订培训班管理办法,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和专业人才引进 [17] 长期整改与持续发展 - 健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的机制,对2025年以来收到的重要指示及时建立台账 [15] - 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启动林草“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以重要理念为引领加强战略研究和系统谋划 [15] - 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出台狠刹“吃喝风”10条举措,一体推进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监督有效衔接 [15] - 部局协同编制耕地保护和国土绿化空间专项规划,标注适宜绿化图斑明确重点治理区域 [16] - 持续治理草原超载过牧,指导内蒙古开展全面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工作,印发草种生产基地建设方案 [16] - 开展“解难题、促发展”综合调研助力地方解决实际困难,研究出台促进林下经济、木本粮油等发展的政策措施 [16]
我国草原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30 11:37
草原生态保护进展 - 我国草原生态状况实现从"整体恶化"到"整体改善"的历史性转变 但仍有约70%草原存在不同程度退化 [1]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过6年努力取得历史性进展 但干旱半干旱地区修复治理难度大 [1] 草种业发展 - 布局建设"1个中心库+20个资源圃"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 国家林草设施保存库已试运行 [3] - 截至2024年底新建60万亩草种繁育基地 年产优良乡土草种2.5万吨 形成青海20万亩披碱草、内蒙古10万亩羊草等基地 [4] - 草种对外依存度高 通过揭榜挂帅项目选育15个国家级审定品种 植被覆盖度超60% 草地生产力提高80% [5] - 目标2030年生态修复用草种和饲草国产自给率达75% [5] 草原资源利用 - 矿藏开采等草原许可事项审批效率提升 平均办理时长提前5个工作日 [7] - 推动"草光互补"模式 光伏项目聚焦沙化退化草原 实现板上发电板下修复 [7] - 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加强监管 [7] 内蒙古试点经验 - 17个旗县试点分流超载牲畜376.9万羊单位 草畜平衡指数从23.9%降至10%以下 [10] - 投入1.1587亿元支持草原网格化监管 计划2025年基本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10] 2025年重点工作 - 规划种草改良4000万亩以上 新建草种基地30万亩 生态草种供给提升至3万吨 [13] - 推进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治理 建设331国道阻沙带项目 [13] - 研究制定草原定额管理制度 规范"草光互补"项目 [13] "十五五"规划方向 - 以"提质、兴业、利民"为目标 构建草原功能分类管控制度体系 [14] - 形成草种供需匹配生产体系 建设完备保护体系和发达草业产业体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