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

搜索文档
从500万到50亿:内蒙古银行16年“长跑”助力北疆绿色长城
金融界· 2025-07-29 15:24
内蒙古银行与蒙草生态合作 - 内蒙古银行拟向蒙草生态新增综合授信额度13亿元,其中3亿元用于中期流动贷款,0.5亿元专项支持供应链上游企业 [1] - 授信支持将优化公司债务结构,为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供流动性保障 [1] - 此次合作成为内蒙古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标杆案例,助力"三北"工程攻坚战和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1] 授信规模与历史合作 - 2009年内蒙古银行向初创期蒙草生态提供500万元信贷支持,用于抗旱植物研发与种子库建设 [2] - 截至2025年5月末,累计放贷超50亿元,授信总额突破13亿元,较2009年增长近千倍 [2] - 资金重点投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矿山修复及种质资源研发等战略性领域 [2] - 2021年逆势增信2.3亿元,优化担保条件确保企业在建项目不停摆 [3] 公司技术与业务发展 - 蒙草生态建立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收存种质资源2300余种、6.5万份 [3] - 专项贷款总额的65%投向乡土种源"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配套开发"智慧林草大数据平台" [4] - 公司研发的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等产品和荒漠植物研究成果在多元化业务布局和沙漠治理中取得显著效益 [4] - 日均存款超2亿元,债务结构持续优化,带动200余个技术岗位就业,稳居行业前三 [4] 金融创新与风控模式 - 内蒙古银行推出"PPP项目专项贷款"及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落地锡林浩特锡林湖生态水系治理国家级重点项目 [4] - 首创"政府购买服务权益质押+政策性风险分担"双重保障机制,引入跨周期利率调节工具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4][5] - 搭建生态效益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动态评估+闭环监管"模式,形成"资金投入-生态改善-经济回报"价值闭环 [5] 政策支持与区域战略 -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三北"工程攻坚下,累计支持生态修复项目20余个,带动荒漠化治理面积突破百万亩 [6] - 内蒙古银行将绿色金融确立为核心战略,制定"五大任务"专项金融服务方案,重点支持荒漠化防治、矿山生态修复 [6] - 实施"东中西部差异化"信贷策略,重点支持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等关键生态脆弱区治理 [7] - 创新开发种质资源抵押价值评估模型,推动风控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6]
内蒙古的“绿色版图”越扩越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10:20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主持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 程建设座谈会,发出了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并 亲自部署了"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号角吹响,内蒙古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 役。 盛夏时节,4只被誉为"水中仙子"的疣鼻天鹅在包头市腾格淖尔湿地悠然栖息,这是包头市首次记录到 疣鼻天鹅夏季居留;4月,赤峰市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监测到了6只"鸟中老虎"白尾海 雕…… 近年来,内蒙古监测到的过境候鸟种群和数量逐年增加,丹顶鹤、大鸨、猎隼等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 也在上升。这得益于内蒙古良好的生态环境,得益于内蒙古日益扩张的"绿色版图"—— 2023年,内蒙古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1331万亩,完成防沙治沙950万亩,规模居全国首位,防沙治 沙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4年,内蒙古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3060万亩,占全国60.5%,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继续领跑 全国; 2025年前5个月,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900.01万亩。 内蒙古的"绿色版图"越扩越大。 作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 ...
内蒙古21亿株苗木保障“三北”工程种苗供应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06:25
内蒙古"三北"工程种苗供应保障 - 全区育苗基地面积达40万亩,苗木产量突破21亿株,数量充足、质量优良,能满足自治区及周边省区需求 [1] - 2025年防沙治沙目标为2000万亩以上,依托国有林场资源建设40处保障性苗圃,重点培育柠条、梭梭等乡土沙生灌木 [1] - 推行"订单生产、定向培育"模式,发挥保障性苗圃补缺、托底、稳价作用 [1] 种苗品种选育与布局 - 已审认定林木良种203个,基本实现主要造林树种良种全覆盖 [1] - 东部重点繁育油松、樟子松等珍贵树种,中西部重点繁育柠条、沙棘等生态经济树种 [2] - 形成社会育苗为主体、保障性苗圃为补充的育苗格局 [2] 质量监管与市场稳定 - 启动"绿剑2025"行动,完成291个苗批和61个种批抽检,合格率超98% [2] - 建立种苗价格监测预警机制,采用"周调度+周研判+周预警"方式保障市场稳定 [2] - 通过三级联动实现"三北"工程用种用苗质量监管全覆盖 [2]
蒙草生态(300355) - 300355蒙草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4
2025-07-14 18:16
公司经营与财务 - 2024 年全年营收 21.46 亿元,同比增长 13.27%,新增在手订单金额 24.58 亿元,比 2023 年增长 26.9% [12] - 2024 年净利润 3538 万元,同比下降 85.8%,主要因大青山前坡项目调整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15][19] - 2023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16.99 亿元、15.78 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2][4] - 2024 年每 10 股派 0.04 元,派发现金红利 641.70 万元,2022 - 2024 年累计现金分红 7219.08 万元,达近三年平均净利润 46% [9] - 2024 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7443 万元,较 2023 年增加 10521 万元 [16] - 2024 年研发投入 2 亿元,累计研发投入 13.38 亿元 [16] 业务发展与布局 生态修复领域 - 依托核心技术等优势,助力“三北”工程三大战役实施,2024 年中标 80 余个项目,金额超 20 亿元,多集中在三北工程防沙治沙领域 [1][8] - 构建“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成种质资源库,收存种质资源 2300 余种、6.5 万份等,选育 295 种乡土植物,拥有 105 个草品种 [5][6][23] - 布局 21 个草种良繁基地,28 万亩良种繁育及饲草基地,解决生态用种问题 [4][5] 草种业领域 - 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种业发展,获批全国首家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截至目前累计申请专利 990 项,授权 545 项,编制标准 530 项 [4][9] - 专利在全球草种业创新主体企业排名第四,“混合草走路草坪及其建造方法”获重要奖项 [4][10] 机械装备领域 - 2024 年研发 1270 余台机械设备,实现全流程自有机械化作业,应用于多地生态修复 [2] 产品创新领域 - 创新种子包、种子绳、种植杯等防沙治沙新产品,特点为节水、提高成活率等,应用于多地生态治理 [14] 科研合作与成果 - 联合 80 多家科研院所等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多个科研项目,如紫花苜蓿基因芯片研发等 [13][14]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创建与理论创新及修复模式示范推广”获内蒙古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3][17] 公司管理与战略 - 采取严格新项目投标管控、清理应收账款、强化预算管理等措施,稳健经营,改善现金流 [4] -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通过把控投标、预算管理、部门整合等实现降本增效 [18][29] - 围绕集团业务宣传,2024 年蒙草品牌价值评估为 158.66 亿元,优化人才配置,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7] -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三级质量检查机制,项目质量优良,多个项目获业内重要奖项 [7][8] 发展机遇与应对 - 受益于“三北”工程及“双碳”政策,参与“三北”工程建设,提供种源保障,参与草原碳汇标准体系建设 [10][12] - 关注政府化债进展,与地方政府沟通完善项目结算手续,具体回款关注公告 [10][24] 公司核心竞争力 - 优质种源保障,收存各类种质资源及土壤样本 [17] - 30 多个国家、自治区级科研平台支撑,联合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13][17] - 布局草种良繁基地及制种车间 [17] - 科技塑造核心产品,定制化种子产品应用广泛,相关技术获重要奖项 [14][17] - 创新机械装备,拥有 1270 余台机械设备 [2][17] - 优秀专业化团队,多个项目获业内奖项 [18] - 良好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获多项称号,举办国际草业大会提升品牌价值 [18]
6月2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1 21:00
电子商务行业 - 1-5月我国电子商务稳步增长 有力释放消费潜力 [8] - 前5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超1090亿元 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外资增长超20% [13] 数字基建行业 - 我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扩容提速 加快赋能千行百业 [9] - 首批政府指导定价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产品在福建完成交付 首批采购方为金融企业 [16] - "清朗专项行动"累计处置违规AI产品3500余款 清理违法违规信息96万余条 [17] 物流运输行业 - 1-5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2.27万标箱(同比+24%) 货值超222亿元(同比+15%) [20] 医疗健康行业 - 1-5月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超20% [13] - 国家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15] - 安徽省金寨县通过县域医共体改革实现"家门口就医" 减少三分之一患者外流 [12] 能源与制造业 - 1-5月化学药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超20% [13] - 国家向民间资本新推介3200余个项目 涉及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领域 总投资超3万亿元 [14] 科技与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582次飞行 [18] - 两台太阳系天体观测望远镜在青海启动建设 将提供高精度观测保障 [19]
“三北”工程攻坚战在行动 科尔沁沙地披绿装
新华网· 2025-06-18 09:31
治沙工程进展 - 彰武县沙化土地面积曾占全县总面积的96%,一年有240天左右在刮风[3] - 森林覆盖率从2.9%提升到30%以上,"三北"防护林带向科尔沁沙漠腹地推进了13公里[5] - 实施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四大工程",构建防风固沙体系[5] 树种改良与科学治沙 - 侯贵在2400亩沙地栽种20余万棵树木,现进行林地改良,间隔种植油松和元宝枫以降低病虫害风险[1] - 樟子松嫁接红松试验项目成活率超过90%,可缩短红松生长周期、提升结果速度[3] - 红松病虫害少、种子经济价值高,嫁接有利于形成可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局面[3] 光伏治沙创新模式 - 后新秋镇烧锅村1700亩农田安装太阳能板,1.8米高立柱下方种植黄豆、高粱[5] - 光伏发电板起到遮阴棚作用,遮光降温并减少水分蒸发,将"沙窝窝"变为"香饽饽"[5] 历史治沙成果 - 几十年前将樟子松从寒温带南移栽种在彰武县,成为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的明星树种[3]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一些地方毁林毁草问题仍存在
第一财经· 2025-06-17 11:16
荒漠化防治成效 -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调查期实现"双缩减",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抑制 [1] - 2019年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指数分别为2.24和2.85,较2014年分别减轻0.04和0.21 [1] - 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65亿亩,封禁保护2794万亩,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土壤风蚀总量较2000年下降40% [1] - "三北"工程区累计保留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从1977年5.05%提升至13.84% [2] 重点工程进展 - "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两年实施重点项目369个,完成建设任务超1亿亩 [3] - 东部歼灭战片区完成1422万亩治理,科尔沁沙地重现草原风光 [3] - 中部攻坚战片区完成4776万亩治理,黄河"几字弯"生态改善 [3] - 西部阻击战片区完成3970万亩治理 [3] 国际合作与示范 - 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国家,贡献全球最大增绿量 [1] - 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建国际知识管理中心 [5] - 成立中阿、中蒙防治合作中心,建立东北亚防治网络 [5] 现存问题与挑战 - 内蒙古通辽市违法开垦草原超3600亩,奈曼旗整改期间新增违法占用林地326亩 [5] - 陕西榆林市水土流失治理进度滞后,定边县和绥德县仅完成"十四五"目标的54%和68% [5] - 青海久治县2023年黑土坡修复项目区植被存活率低,地表大面积裸露 [6] 生态修复科学观点 - 防沙治沙需长期坚持,消除人为活动负面影响后沙漠化土地可恢复生产力 [6] - 地表植被保护是减缓荒漠化的核心,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已西移300公里 [2][6]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锦绣北疆绿更浓——“三北”工程攻坚战在行动
新华社· 2025-06-16 21:36
三北工程攻坚战战略部署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突出治理重点 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 [1] - 三大标志性战役包括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科尔沁沙地与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1] - 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关键期 2024年已完成治理面积超380万公顷 [10] 黄河"几字弯"系统治理 - 磴口县构建"一地一网三区"防沙治沙体系 包括自然保护地 农田防护林网 封沙育草区 防风阻沙区和光伏治沙区 [2] - 磴口县林草覆盖度从20世纪50年代的0.04%提升至39.1% 年沙尘日数由23天降至8天 [3] - 采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利用黄河凌汛存水增加造林灌溉水源 [3][4] 科尔沁沙地科学治沙 - 彰武县实施樟子松嫁接红松试验项目 成活率超90% 可缩短红松生长周期 [6] - 创新"四大工程":以树挡沙 以草固沙 以水含沙 以光锁沙 森林覆盖率从2.9%提升至30%以上 [7] - 光伏治沙项目使1700亩沙地实现发电与农业双收益 光伏板为作物提供遮阴减少水分蒸发 [7] 塔克拉玛干沙漠产业发展 - 建成3046公里环沙漠生态屏障 285公里"绿色缺口"完成合龙 [8] - 41.2万亩沙地划分给8277户农户 发展肉苁蓉和玫瑰种植 带动就业1万余人 [8][9] - 于田县肉苁蓉年产量达4万吨 占全国85% 形成40余家相关合作社 [9]
蒙草生态: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20:45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9,500万元,将用于三北工程及防沙治沙项目、生态景观提升项目、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综合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 - 若实际募集资金低于需求,董事会可调整投入金额和优先顺序,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 [1]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项目 [1] 三北工程及防沙治沙项目 - 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最严重的省区,是国家治理荒漠化主战场 [1] - 国家提出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6%,水土保持率提高至75% [2] - 国家已投入超长期国债和中央财政资金320亿元用于三北工程,内蒙古配套112亿元 [3] - 公司具备"保育繁推"一体化运营体系,拥有28万亩种业基地,年产种子3,000吨,种苗3-4亿株 [4] - 公司拥有1,300台智能机械设备,自主研发的DCT草原免耕补播机可连续作业200-400亩 [5] - 公司创新研发"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块"等产品,实现"一地一方"定制化修复 [5] - 公司统筹光伏与生态保护,实施草光、林光互补的新能源治沙模式 [6] 生态景观提升项目 - 项目包括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提升、大黑河生态修复等5个子项目,总投资45,397.67万元 [29] - 大黑河生态修复项目全长12.7公里,总面积429.95公顷,预计毛利率31.70% [31] - 伊利公园景观绿化项目占地277,900㎡,预计毛利率18.88% [32] - 拉萨南北山造林项目面积1,750.3亩,预计毛利率28.23% [33] 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 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建设科研综合楼用于研发 [34] -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5.74亿元,占营收9.17%,拥有233名研发人员,申请专利923项 [12] - 公司联合80多家科研院所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聚焦四大关键技术领域 [11] 财务状况影响 - 补充流动资金35,000万元将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 [35] - 募投项目实施将提升公司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增强综合实力 [36] -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37]
绿满陇原
新华网· 2025-06-09 18:01
生态建设成果 - 甘肃省"三北"工程前五期工程完成绿化面积6790万亩 [2] - 2021-2023年新增绿化面积3166万亩 [3] - 森林覆盖率从1977年不足4%提升至9.17% [3] 重点区域治理 - 民勤县建成380公里长、210余万亩的防护林带 [5] - 民勤县完成人工造林261万亩、工程固沙130万亩、封育植被325万亩 [5] - 河西走廊地区87.9%风沙线建成阻沙带,67.5%重点风沙口完成治理 [7] 黄河生态保护 - 景泰县完成人工造林13万亩、退化林修复6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 [10] - 白银市发展经济林159.57万亩,年产值35.8亿元 [10] - 黄河"几字弯"区域完成造林340多万亩 [11] 协同治理机制 - 天水市规划建设4个万亩造林基地,总面积8万亩 [13] - 甘肃省70个县区纳入"三北"工程,总面积36.14万平方公里 [14] - 2025年计划建设任务955.56万亩,中央投资39.35亿元 [15] 跨区域合作 - 庆阳市与陕宁蒙4地市建立跨省合作协议 [14] - 华池县、环县与陕西吴起县开展联防联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