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保健品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提示:防范私域直播间诱导老年人购买药品保健品
新华社· 2025-07-02 16:37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防范私域直播间诱导老年人购买药品保健品 [1] - 商家通过个人微信、企业微信、微信群等私域渠道将顾客引流至线上直播间,假借"养生讲堂""健康咨询"等名义进行夸大、不实宣传 [1] - 部分商家以"免费送鸡蛋""社区义诊""老年福利会"等线下活动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添加微信、加入微信群 [1] 商家诱导老年人消费的手段 - 在直播间通过"伪科学养生课""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形式,夸大产品"治疗高血压""抗癌防癌"等功效 [1] - 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心理,诱导购买价格虚高的"神药""神品" [1] - 私域直播间通过封闭场景实施情感营销,如"亲情关怀""健康咨询""专家讲座"等名义 [1] - 违规使用"包治百病""根治慢性病""替代药物治疗"等用语 [1] - 宣称"专家推荐""祖传秘方""老干部专用"等进行虚假权威背书 [1] - 利用"限时秒杀""最后优惠"制造消费焦虑,或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欺骗消费者 [1] 消费者注意事项 - 保健食品仅具调节机体功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2] -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应查验直播间是否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 [2] - 核查保健食品是否标注"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核查药品是否具备"国药准字"批号 [2] - 消费者如遭遇虚假宣传或消费欺诈,可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2] - 对于金额较大、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交相关证据 [2]
药品保健品坑老专项整治启动!南都曾起底“诱导式剧本”乱象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4:39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整治行动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打击"坑老""骗老"行为 [1] - 专项整治聚焦老年人药品、保健品领域,依法查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违法广告、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 [2] - 通过"你拍我查"活动鼓励群众拍摄涉嫌违法行为,收集违法线索并高效查处 [2] 直播带货乱象 - 部分直播间通过"剧情诱导"手段吸引流量,虚构伦理视频并推销无证商品欺骗老年人 [1][2] - 直播间利用争吵、指责等剧本制造人气,暗示普通食品具有治疗功效,误导消费者下单 [2] - 千万粉丝级网红通过团队成员单开账号进行直播带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如首饰、文玩手串 [3] 产品质量与法律风险 - 直播间销售用糖果冒充的保健品或"药品",可能对老年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3] - 部分主播销售三无产品或假药,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刑法相关条款 [3] - 违法行为包括伪造产品产地、冒用商标、虚假宣传等,可能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或伪劣产品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