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与储能

搜索文档
“反内卷”与新一轮供给侧改革解读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9 18: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市场热议的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以“反内卷”为核心,与上一轮相比,调控覆盖传统与新兴行业双主线,重点在中下游制造业和新兴行业的无序竞争;目的是构建统一大市场、促进经济循环,实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手段需更复杂的制度创新和市场机制调节;实施主导力量注重行业自律等;政策预计持续推进和落地,对商品价格影响较上一轮更温和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一轮“供给侧改革”回顾 - 推进进程:2013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2015 年 11 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形成“三去一降一补”框架,后续各部委和省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2017 年去产能范围扩围 [7][8] - 特点:“三去一降一补”形成系统政策框架,核心是上游资源品去产能,有明确去产能目标和稳就业配套措施 [10][12] - 效果:2016 - 2018 年累计压减粗钢产能超 1.5 亿吨,退出煤炭落后产能 8.1 亿吨,原材料价格结束低迷,PPI 转正,企业盈利能力修复 [13] 本次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反内卷”的内涵与目标 - “内卷式”竞争涉及企业和地方政府两类主体,表现为打价格战、跟风扩产等;中财委会议推进“统一大市场”涉及企业和政府两方面,企业层面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等,政府层面规范招标投标和招商引资;“反内卷”要解决部分领域物价偏低问题,涉及资源、制造业中下游和平台经济等行业 [15][17][18] “反内卷”政策出台时间线 - 2024 年 7 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反内卷,后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等多次强调,今年 6 月相关法律和通知出台,7 月 1 日中财委会议和《求是》杂志发文使预期升温 [20][21] 两次“供给侧改革”的不同点 - 去产能对象:上一轮是上游商品产能过剩,本轮较多在制造业下游和新兴行业 [22][23] - 去产能企业所有制:上一轮国企占比高,本轮民企占比高,且行业市场化程度高、集中度低,可利用市场化去产能 [28] - 政策目的、实施方式:上一轮修复通缩、改善盈利,未改变经济底层逻辑;本轮构建统一大市场、促进经济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一轮以行政措施为主,本轮需制度创新和市场机制调节,采用“行政 + 市场”结合方式,注重稳就业和稳企业平衡 [32] 本轮“反内卷”后续展望 - 政策有望持续落地,成为中期政策重要方向,预计后续会议和规划草案会推进,各部委等将出台相关措施 [35][36] - 政策多元化、市场化,针对不同商品推出不同做法 [36] - 供给侧政策加码与需求侧托底并行不悖 [37] 部分商品对本次“反内卷”政策的调研反馈与影响展望 - 上游资源品行业产能利用率不低,传统行业供给端调控范围和力度待明确;新兴行业产能利用率低,“反内卷”边际增量点在新兴行业 [40] - 新能源产业链等新兴行业去产能难度大,预计“反内卷”效果释放速度和强度弱于上一轮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