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音乐剧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原创音乐剧《大状王》回港开演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9 09:03
演出信息与历史 - 香港原创音乐剧《大状王》2025年巡演香港站演出自近日开启并将持续至9月10日 本轮巡演已走过上海站和北京站并在香港收官 这也是该剧第三度在港公演[1] - 《大状王》由香港西九文化区委约并与香港话剧团联合制作 云集香港顶尖音乐剧台前幕后班底 由高世章作曲及担任音乐总监 岑伟宗作词 张飞帆编剧 方俊杰导演 林俊浩任编排导演及编舞 黄逸君任舞台美学指导[1] - 知名演员刘守正 郑君炽 丁彤欣以及新成员梁仲恒 袁浩杨及陈书昕等担纲演出 配以现场乐队伴奏[1] 剧情与成就 - 该剧讲述清朝广东"状师"方唐镜由颠倒黑白助纣为虐到畏惧鬼魂阿细会因自己继续作孽而报复索命 出于自保改行善事伸张正义 替阿细心上人秀秀翻案 乃至为民请命以身入局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状王"[1] - 《大状王》自2022年香港首演2023年载誉重演及2025年内地巡演以来 至今上演超过50场 在内地与香港荣获近30个奖项 堪称华语原创音乐剧里程碑之作[1] 市场表现与巡演数据 - 今年6月中旬《大状王》展开内地巡演 23场演出座无虚席 吸引超过35000名观众入场 创下香港音乐剧在内地巡演场次及观众人次纪录[2] - 本轮巡演香港站演出加演至30场仍一票难求[2] 行业背景与发展历程 -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委员会主席翟绍唐表示《大状王》自公演以来获得观众及业界热烈回响 如今回归西九戏曲中心作第三度公演展现了香港原创音乐剧的独特魅力[2] - 香港原创音乐剧发展走过半个世纪 一直有着香港话剧团的足迹 早于20世纪80年代香港话剧团开始搬演百老汇音乐剧《梦断城西》[2] - 2003年香港话剧团香港中乐团及香港舞蹈团联同顾嘉辉及黄霑两位香港乐坛大师合作《酸酸甜甜香港地》 一年内上演20场并到杭州及上海巡演[2] - 2008年香港音乐剧黄金组合高世章及岑伟宗合作《顶头锤》 不仅在香港三度改良及公演更带到北京演出 《大状王》同样由香港文化土壤孕育而成并大放光彩[2]
《悲惨世界》已售八万张票,主题展览落地上海恒隆广场
第一财经· 2025-08-14 10:40
演出与展览活动 - 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于11月4日至12月28日在上海大剧院演出 共56场 卖座率超过95% 已售出超8.1万张演出票 [1][6] - 40周年主题展览于8月9日至8月21日在上海恒隆广场举办 展出2002年中国首演签名海报、节目册及经典周边等珍贵实物 [1] - 展览首日客流超过6月至7月平均客流的20% 为近6周除明星活动外单日最大客流 超过去年8月同期平均水平 [5] 消费者互动与营销策略 - 通过打卡、消费等形式可领取歌词本、纪念海报等限定周边 并在广场内商户加盖专属纪念印章 凭票根享受餐饮、零售专属折扣 [3] - 中国邮政推出限定特辑明信片 四款设计融合法式浪漫与本土风情 均加盖展览限定邮资机戳 现场设手工互动体验传统凸版印刷工艺 [5] - 售票推出"无忧改签"服务 指定时段内可免费改签 保障剧场上座率稳定并提升购票自由度 [6] 客群特征与市场影响 - 46%购票者来自外省市 显示跨区域文化消费吸引力 [6] - 上海恒隆广场定位非传统购物中心 通过引入国际影响力文化艺术活动(如村上隆限时沉浸式花园)推动商业零售创新 [5] - 国际演艺资源聚合效应显现 《SIX》《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等重磅剧目持续激活城市消费潜能 [6]
全国首个音乐剧学院在杭成立!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10
音乐剧学院成立 - 全国首个音乐剧学院在浙江音乐学院揭牌,同步成立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剧中心,旨在构建"产学研创"特色的中国音乐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自主知识体系[1] - 音乐剧中心将通过"教学、创作、演出、研究、产业"五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全力打造中国音乐剧高地[1] - 行业面临制作成本高、票房压力大、复合型人才短缺等瓶颈,尤其缺乏集"教学实践、原创孵化、市场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生态平台[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音乐剧市场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成为文旅消费中独特风景线[1] - 中文原创音乐剧数量远超引进版,创制作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呈现国风国潮的重要载体,尤其获得年轻观众青睐[1] 人才培养模式 - 著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教授受聘为音乐剧学院筹建负责人及音乐剧中心艺术总监,提出"东方美学现代化表达"教学体系[2] - 学院将聚焦生产、表演、传播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与国内外顶尖剧院、制作机构及艺术团体展开合作[2] - 推行"原创制剧、开门办学"特色教学模式,以"项目制教学"为牵引,让学生全程参与原创剧目创作、排练、演出及推广等环节[2] - 依托学校在戏剧、作曲、舞蹈等领域学科优势,构建"表演-创作-制作"跨学科培养体系[2] - 2025级表演(歌舞剧)方向新生计划招录20人,同时启动音乐剧制作人、导演、作曲等专业研究生教育专业构建[2] 原创音乐剧发展 - 音乐剧中心将聚焦中国音乐剧学科体系建设核心命题,为原创音乐剧提供从剧本孵化、音乐创作到舞台呈现的全流程、专业化支持[2] - 计划每年举办国际音乐剧节和国际音乐剧论坛,根植于浙江"宋韵文化""越剧故里""良渚文明"等文化主题[3] - 联合国内外顶尖创作力量建立"中国故事原创实验室",每年孵化2-3部根植中华文化的原创音乐剧[3] - 李盾团队正与浙音创排原创音乐剧《春江花月夜》,讲述杭州故事[3] 产业生态构建 - 与国内一线剧院及百老汇、伦敦西区制作机构建立战略协作,打造"校园创排-国内巡演-国际交流"演出链条[3] - 同步开发衍生品市场,形成"创作-演出-产业"商业闭环[3] - 为优秀原创项目提供孵化资金,推动作品从校园走向市场[3] - 与社会机构合作开设"工作坊""特训营",通过引入真实商业项目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复合型音乐剧人才[3]
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汇聚全球佳作,浇灌原创沃土
新浪财经· 2025-06-19 09:03
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 - 第七届音乐剧节共呈现12台剧目、44场演出、吸引7万余名观众 [1] - 音乐剧节以"码头"汇聚全球佳作、"源头"浇灌原创沃土、"潮头"引领时代审美为定位 [1] 原创作品表现 - 原创作品集体发力,《大状王》首轮5场当日售罄并加演至12场,社交媒体好评如潮 [3] - 《雄狮少年》《寻找李二狗》《宝玉》题材多样,吸引不同年龄段观众,票房表现强劲接近满座 [3] - 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已孵化10余部作品,其中7部实现商业制作并演出270余场 [5] 国际交流与特邀板块 - "国际特邀"板块引入德语音乐剧《路德维希二世》和意大利音乐剧《卡萨诺瓦》完成中国首秀 [3] - "音乐剧明星系列音乐会"汇聚5国7位明星,完成6台11场演出,吸引16000余观众,女性占比93%,90后与Z世代占70% [3] 孵化计划与行业培训 - 2024年发起"音乐剧创作十课",邀请15位顶尖创作者授课,高世章分享《大状王》创作思路 [5] - 孵化作品《无形之刃》《八角亭谜雾》《不良执念清除师》已完成剧本朗读会,将于7月18日完成工作坊 [5] - 特邀孵化作品《宝玉》已首演,《麦克白夫人》《功夫》《兰陵王》将陆续上演,全新《简·爱》以当代视角解构名著 [5] 沪港产业研讨 - 沪港沙龙汇聚两地20余位行业代表,探讨音乐剧创作生态与合作路径 [7] - 香港创作者分享政府扶持经验,内地代表指出高质量原创作品仍稀缺,需从"量变"转向"质变" [7] - 行业共识认为优秀作品需时间沉淀,应关注内容质感而非明星效应 [7] 音乐剧歌唱大赛 - 大赛吸引全球700多份报名,160名选手参赛,含12位海外及港澳台选手 [9] - 韩国选手金正玄与菲律宾选手雷爱礼展现国际化参与度,选手间形成跨文化交流生态 [9]
美琪大戏院焕新回归 原版音乐剧《SIX》开启中国首演
解放日报· 2025-05-22 09:54
音乐剧《SIX》市场表现 - 音乐剧《SIX》中国首演64场驻场演出预计吸引观众超8万人次 [1] - 首轮8场近万张门票开票当日售罄 600张乐池票3分钟内售空 [1] - 外地观众占比超40% 25岁以下购票观众超50% 其中18岁以下占17.7% [1] - Tiktok相关视频超13万个 浏览量超3160万 在B站和小红书人气极高 [1] 剧院改造与运营创新 - 美琪大戏院重建舞台承重架构 加固结构 升级机械系统与设备 [2] - 调整观众席底座角度改善视线 乐池改造为可调节升降的特殊观演区域 [2] - 打造"剧场社交客厅" 提供剧目主题酒水饮品及茶歇服务 [2] 文化消费与商业联动 - 开发"门票+餐饮+购物+停车"复合型优惠产品 联动静安核心商圈 [1] - 6月将与东方明珠合作推出浦江主题游轮"上海之星·漂浮的皇后乐园" [1] - 观众会因喜爱作品购买IP联名产品 形成全国观演及场景打卡行为 [2] 行业战略与目标 - 坚持引进国际最新作品 尽管面临新作认知度不高的挑战 [1] - 用戏剧驱动周边业态 带动沉浸式商旅体验的商业模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