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hold Appliances

搜索文档
Whirlpool (WHR) Stock Falls Amid Market Uptick: What Investors Need to Know
ZACKS· 2025-09-16 07:15
Whirlpool (WHR) ended the recent trading session at $89.93, demonstrating a -2.36% change from the preceding day's closing price. The stock trailed the S&P 500, which registered a daily gain of 0.47%. Meanwhile, the Dow gained 0.11%, and the Nasdaq, a tech-heavy index, added 0.94%. Shares of the maker of Maytag, KitchenAid and other appliances witnessed a gain of 4.5% over the previous month, be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sumer Discretionary sector with its gain of 3.04%, and the S&P 500's gain of 2.32% ...
Whirlpool (WHR) Declines More Than Market: Some Information for Investors
ZACKS· 2025-08-30 07:16
股价表现 - 最新收盘下跌1.39%至93.15美元 表现逊于标普500指数当日跌幅0.64% 道指跌幅0.2%及纳斯达克指数跌幅1.15% [1] - 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13.75% 显著超越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同期3.17%涨幅及标普500指数1.91%涨幅 [1] 财务预期 - 即将公布的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为1.38美元 同比大幅下降59.77% [2] - 季度营收预期为38.8亿美元 同比下降2.9% [2] - 全年每股收益预测为6.32美元 同比下滑48.24% 全年营收预期154.1亿美元 同比下降7.19% [3] 分析师评级 - 过去30日内共识每股收益预测下调2.92% [6] - 目前Zacks评级为5级(强烈卖出) 该评级体系排名第一股票自1988年以来年均回报率达25% [6] 估值水平 - 公司远期市盈率为14.95倍 与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完全一致 [7] - 所属家用电器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235位 处于全部250多个行业中最末5%分位 [7] 行业研究 - Zacks行业排名通过计算组内个股平均评级确定 前50%行业表现显著优于后50%行业 超额幅度达2比1 [8]
15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六成净利润同比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4:10
整体业绩概况 - 截至8月22日19时 A股共有152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其中921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60.35% [1] - 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的公司有761家 超过30%的有501家 超过50%的有359家 超过100%的有210家 超过300%的有66家 [1] - 净利润规模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567家 超过5亿元的有180家 超过10亿元的有88家 超过50亿元的有19家 超过100亿元的有8家 [2] 行业表现 - 电子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汽车 机械设备 有色金属 家用电器 社会服务等行业营业收入表现较好 [3] - 农林牧渔 建筑材料 电子 电力设备 传媒 钢铁 机械设备等行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较高 [3] - 电子行业中消费电子和半导体细分领域业绩突出 农林牧渔行业中养殖和动物保健细分领域改善明显 [3] 重点公司业绩 - 数码视讯上半年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24.7% 净利润1670万元同比增长2747.64% [2] - 洛阳钼业上半年营业收入947.73亿元同比下降7.83% 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 产铜35.36万吨同比增长12.68% 产钴6.11万吨同比增长13.05% [2]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 净利润107.9亿元同比增长952.92% 生猪养殖成本降至12.1元/kg以下 [3] - 中国中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197.58亿元同比增长32.99% 净利润72.46亿元同比增长72.48% [5] - 吉比特上半年营业收入25.18亿元同比增长28.49% 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24.50% [4] 分红情况 - 截至8月22日19时 A股共有265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1][3] - 每10股派现超过1元的公司有188家 超过3元的有77家 超过5元的有38家 超过10元的有15家 [4] - 吉比特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6元 [4] - 中期拟分红金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111家 超过2亿元的有77家 超过5亿元的有37家 [4] - 中国中车拟派发现金红利31.57亿元 [5]
Why Whirlpool Stock Swelled Higher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8-23 01:21
利率下降对公司的潜在积极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言支持降息可能性 推动公司股价单日上涨6.5% [1] - 降息可能通过改善住房市场可负担性 间接带动家电销售增长 [2] - 利率下降将特别刺激高利润 discretionary需求(非替换需求) 促进新型号与整体厨房采购 [3] 公司融资环境改善 - 较低利率环境有助于公司债务再融资流程 [3] - 市场通常在公司面临温和利率环境时给予股价正向反馈 [3] 投资价值核心驱动因素 - 公司竞争力提升受益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行业格局优化 [4] - 长期增长前景使公司具备持续关注价值 [6] 潜在不确定性因素 - 9月降息并非确定性事件 实际落地存在变数 [4] - 美联储降息不一定传导至市场利率(包括抵押贷款利率) 尤其当通胀数据不符合预期时 [4]
3 High-Yield Dividend Stocks to Buy in August and Hold Through at Least 2030
The Motley Fool· 2025-08-22 18:45
股息收益率与投资策略 - 股息收益率至少3.5%的股票适合长期投资策略 通过消除情绪干扰并基于结构化投资论点提供 reassurance [1][2] - 股息构成投资总回报的重要部分 惠而浦 IBM 高乐氏被列为当前首选股息股票 [2] 惠而浦公司分析 - 股息调整后年化每股3.60美元 基于当前股价的年度收益率为4.2% [4] - 新关税环境将改变竞争格局 惠而浦80%美国销售额在美国生产 处于有利地位 [5][7] - 亚洲竞争对手提前在市场囤货导致价格竞争 但长期可能推动市场份额扩张 [6][8] IBM公司分析 - 提供3.5%的远期股息收益率 连续29年增加股息 2024年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达20.2% 产生12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9][10] - 通过收购红帽公司强化人工智能业务 生成式AI业务订单总额在2025年第二季度末达75亿美元 [13][14] - 自由现金流支撑股息支付超过十年 同时将有机现金再投资于业务创新 [11] 高乐氏公司分析 - 股价年内下跌24.8% 受消费者支出疲软和成本通胀压力影响 [15] - 企业资源规划(ERP)转型预计使2026年销售额减少7-8个百分点 每股收益减少0.85-0.95美元 [17] - 远期市盈率仅21.2倍 股息收益率4.1% 连续48年增加股息 ERP转型旨在提升长期利润率和销售增长 [19][20]
长虹美菱股价微跌0.55% 公司累计回购124万股
金融界· 2025-08-04 22:54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4日收盘价7.2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55% [1] - 当日成交量13.8万手 成交额1亿元 振幅1.10% [1] 主营业务 - 家用电器制造占比达99.07% 产品涵盖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品类 [1] - 业务涉及新材料领域 [1] 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124万股 占总股本0.12% [1] - 回购金额约902万元 价格区间7.26元至7.45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3.60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1.82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35.85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20.99万元 [1]
家用电器业董秘群体观察:亿田智能董博年29岁成最年轻董秘三花智控胡凯程、石头科技孙佳接待破千次
新浪财经· 2025-07-31 11:07
行业薪酬与规模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合计40.86亿元 平均年薪70万元[1] - 家用电器行业103家上市公司整体营收15882.30亿元 归母净利润受政策推动实现增长[1] - 全市场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比超21%[1] 董秘人口特征 - 家用电器行业董秘平均年龄44.79岁 40-50岁群体占比50.0% 50岁以上占27.5% 30-40岁占21.6%[1] - 年龄最大董秘为比依股份闻继望(68岁) 同时担任董事长并代行董秘职责[1] - 最年轻董秘为亿田智能董博(1995年生)[1] 任职期限分布 - 家用电器行业董秘任职5-10年占比最高达31.1% 3-5年占24.3%[1] - 任期10年以上和1-3年董秘占比分别为13.6%和11.7%[1] - 任职不足1年者占比19.4%[1] 学历构成 - 家用电器行业101位董秘中硕士学历占比45.5% 本科学历占42.6%[1] - 博士学历占比4.0% 大专与中专学历合计占7.9%[1] - 小崧股份和拾比佰未披露学历信息[1] 投资者关系活动 - 44.7%董秘年度接待调研低于10次 包括12位零接待记录者[1] - 接待10-50次占比21.4% 50-100次占13.6% 100-500次占18.4%[1] - 三花智控胡凯程和石头科技孙佳为调研接待次数最多者[1]
Whirlpool (WHR) Misses Q2 Earnings Estimates
ZACKS· 2025-07-29 06:21
核心财务表现 - 季度每股收益为134美元 低于Zacks共识预期的154美元 同比下滑439%[1] - 季度营收达377亿美元 超出共识预期006% 但同比下滑551%[2] - 过去四个季度中 公司两次超过每股收益预期 仅一次超过营收预期[2] 业绩表现趋势 - 本季度出现1299%的盈利意外负偏差 上一季度为341%负偏差[1]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129%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86%[3] - 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预期近期表现与市场持平[6] 行业比较与展望 - 家用电器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前39%[8] - Zacks排名前50%行业表现优于后50%行业 优势超过2比1[8] - 当前共识预期下季度每股收益241美元 营收394亿美元 本财年每股收益841美元 营收1552亿美元[7] 同业对比数据 - 同属消费 discretionary板块的Bally's预计季度每股亏损023美元 同比改善723%[9] - Bally's营收预期达65385亿美元 同比增长52% 过去30天每股收益预期上调31%[9]
“除农残”成为高端冰箱标配功能,是真功效还是炒概念?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8 10:13
家电行业"除农残"功能现状 - 多家品牌推出标榜"除农残"功能的万元级冰箱产品,附加该功能可使产品溢价约3000元 [1] - 部分品牌宣称"除农残"功能覆盖大多数产品线,某品牌仅4-5款未搭载该技术 [1] - 行业存在将"除菌"与"除农残"功能捆绑宣传的现象,销售人员常将话题转向"除菌"功能 [1][3] 技术原理与检测标准 - 主流技术包括臭氧除农残(某品牌专利)、电解离子技术(B品牌)、IDP高能离子放电技术(某品牌六合一产品) [1][2][3] - B品牌检测报告显示对甲拌磷去除率>99%,但该农药已被国家禁止生产 [2] - 某品牌检测报告显示对氯氰菊酯降解率达99.999%,但检测条件为企业自设 [3][6] - 行业缺乏统一的冰箱除农残专项检测标准,企业多采用自设条件进行效果验证 [6] 功能真实性与行业乱象 - 同一品牌线下称有"除农残"产品而线上客服否认,检测报告获取存在困难 [1] - 销售人员对"99%"去除率的解释存在主观性,承认效果受农药种类和浓度影响 [2] - 部分商家将除菌功能包装成除农残进行营销,利用消费者健康焦虑提升溢价 [3][6] - 资深分析师指出除菌(针对微生物)与除农残(针对农药分子)存在本质技术差异 [6] 消费者认知建议 - 应优先选择标注明确检测条件的产品,核实是否符合农残去除标准 [4][6] - 传统方法如清水冲洗+30分钟浸泡可有效去除水溶性农残,但对脂溶性农药效果有限 [7]
品牌工程指数上周涨1.63%
中国证券报· 2025-07-21 04:20
市场表现 - 上周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上涨1 63%报1706 67点 [1] - 上证指数上涨0 69%深证成指上涨2 04%创业板指上涨3 17%沪深300指数上涨1 09% [1] - 2025年以来信立泰上涨78 17%药明康德上涨53 33%科沃斯涨逾50%中际旭创上涨46 83% [2] 成分股表现 - 上周中际旭创上涨24 33%信立泰上涨20 86%科沃斯上涨逾20%我武生物和中航沈飞分别上涨15 42%和12 78% [1] - 达仁堂、石头科技、华谊集团涨逾9%金山办公、药明康德、步长制药分别上涨8 50%、7 06%和6 10% [1] - 泸州老窖、洋河股份、中航高科涨逾4%盐湖股份、恒瑞医药、澜起科技、安琪酵母、华大基因涨逾3% [1] 后市展望 - 上证指数已站稳3500点市场赚钱效应增加场外资金有望流入 [2] - 资金交投情绪不弱市场可能提前博弈政策预期多头力量强劲 [2] - 资金高低切换特征延续板块间或保持轮动各个板块均有机会 [2] 中期趋势 - 当前或处于新一轮牛市开端国内政策发力稳定经济增长基本面好转将推动股价上涨 [2] - 上市公司业绩发布时间窗口业绩对个股表现影响显著 [3] - 市场关注焦点转向国内政策和美联储政策A股核心资产或成重估领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