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服务

搜索文档
交投低迷 年内20家港股公司私有化退市
证券时报· 2025-09-24 02:12
在这一低成交背景下,虽然近一年长虹佳华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100%,但想要将获利落袋为安并不容 易。四川长虹的下属全资子公司安健控股作为长虹佳华的重要股东就表示,"长虹佳华股价长期低于净 资产,难以利用港股平台进行资本运作,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公司也无法通过港股上市地位实 现持股的理想退出;为维持长虹佳华上市地位,受限于公众持股量等规定,目前安健控股所持可转换优 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在操作上受到限制。" 在交投低迷之下,不少港股公司都选择了私有化退市之路。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20家 港股公司以私有化的方式退市。最新一家完成私有化退市的是晋安实业,其在今年9月19日实现私有化 退市。 选择私有化退市的港股公司,其原因几乎都离不开股票交投低迷、丧失应有的融资能力以及继续维持上 市地位和合规需要付出更多成本。 此前一家从港股退市的公司负责人就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港股市场作为一个极为市场化的市场,往往 只有头部公司才能获得资金青睐,无论是二级市场还是融资都是如此。虽然港股有闪电配售等极为便利 的融资制度,但一旦丧失资金青睐,任何便利的制度都不起作用,我们上市十多年一直没有融到资,未 来也看不到希望,只能 ...
长虹控股集团拟溢价32.93%,私有化长虹佳华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3 13:32
私有化交易概述 -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被控股股东长虹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1] - 四川长虹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 虹图投资将收购其他股东合计持有的5.8亿股普通股 约占普通股股份总数的39.87% [1] - 交易对价为每股1.223港元 交易规模合计7.09亿港元 [1] 私有化原因与影响 - 私有化主因是长虹佳华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难以利用港股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 [1] - 私有化后可降低上市相关成本 借助长虹控股集团整体资源统筹探索新发展机会 [1] - 交易溢价显著 较9月11日收盘价0.92港元/股溢价32.93% 9月23日股价高开22.83%至1.13港元/股 市值达16.44亿港元 [2] 公司背景与业务结构 - 长虹佳华成立于2000年 2004年加入长虹集团 2013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2020年转主板交易 [2] - 公司主要从事ICT产品、解决方案及数字智能综合服务业务 [2] - ICT企业产品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2025年上半年收益83.78亿港元同比增长23.67% ICT消费者产品收益84.71亿港元同比略微下降 [2] 财务状况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9.86亿港元同比增长7.58% 净利润3.79亿港元同比增长5.19%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1.69亿港元同比增长9.76% 归母净利润1.81亿港元同比增长10.16% [2]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私有化退市
巨潮资讯· 2025-09-23 11:16
私有化交易结构 - 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长虹佳华 收购除四川长虹控制股份外的580,000,002股普通股 [2][3] - 私有化对价为每股1.223港元 计划股份注销后发行等量新股予要约人 [4] -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2][4] 股权结构与财务数据 - 四川长虹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含可转换优先股) [2][4] - 长虹佳华总股本包含普通股1,454,652,000股和可转换优先股1,115,868,000股 [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3.51% 净资产27.59亿元 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降至78.20% 净资产28.20亿元 [2][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64.76亿元 净利润3.4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4.84亿元 净利润1.67亿元 [3] 私有化动因与影响 - 长虹佳华股份流通量与交投量持续低迷 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2][4] - 港股平台资本运作难度大 上市成本高 私有化后可借助长虹控股集团资源探索新发展机会 [4][5] - 私有化不会改变四川长虹持股比例 对财务状况及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 [5] 交易进展 - 已获香港证监会对《联合公告》出具无异议函 并于2025年9月22日发布联合公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