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佳华(03991)

搜索文档
复牌涨近24%!又一港股公司将私有化退市,年内已有20家!什么原因?
证券时报· 2025-09-23 20:12
私有化公告与市场反应 - 长虹佳华于9月23日复牌后股价大涨23.91% [1] - 母公司四川长虹公告拟通过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以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长虹佳华 [1] - 四川长虹间接持有长虹佳华8.75亿股普通股(占60.13%)及11.16亿股可转换优先股(占100%) [2] 财务表现与估值状况 - 2025年上半年收益211.69亿港元,同比增长9.76%,股东应占溢利1.81亿港元,同比增长10.16% [2] - 毛利率3.07%,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2] - 总市值17亿港元,低于净资产28亿元人民币(截至6月30日) [2] 股票流动性与交易数据 - 2025年前8个月中有6个月成交额低于千万港元,1月成交额仅72.59万港元 [2] - 近一年股价累计涨幅超100%,但低流动性导致获利了困难 [3] - 9月22日收盘价0.92港元,当日跌1.08%,成交额949.95万港元 [3] 私有化动因与战略考量 - 股份流通量、交投量及股价持续低迷,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 [4] - 私有化后可降低上市成本,借助长虹控股集团资源探索新发展机会 [4] - 四川长虹已通过子公司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继续扩大持股无显著战略价值 [4] 港股私有化趋势 - 2025年以来已有20家港股公司通过私有化退市 [5][6] - 典型案例包括晋安实业(9月19日退市)、北京建设(9月1日退市)、谭仔国际(8月20日退市)等 [7] - 私有化主因包括交投低迷、融资能力丧失及维持上市成本过高 [8]
长虹控股集团拟溢价32.93%,私有化长虹佳华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3 13:32
私有化交易概述 -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被控股股东长虹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1] - 四川长虹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 虹图投资将收购其他股东合计持有的5.8亿股普通股 约占普通股股份总数的39.87% [1] - 交易对价为每股1.223港元 交易规模合计7.09亿港元 [1] 私有化原因与影响 - 私有化主因是长虹佳华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难以利用港股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 [1] - 私有化后可降低上市相关成本 借助长虹控股集团整体资源统筹探索新发展机会 [1] - 交易溢价显著 较9月11日收盘价0.92港元/股溢价32.93% 9月23日股价高开22.83%至1.13港元/股 市值达16.44亿港元 [2] 公司背景与业务结构 - 长虹佳华成立于2000年 2004年加入长虹集团 2013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2020年转主板交易 [2] - 公司主要从事ICT产品、解决方案及数字智能综合服务业务 [2] - ICT企业产品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2025年上半年收益83.78亿港元同比增长23.67% ICT消费者产品收益84.71亿港元同比略微下降 [2] 财务状况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9.86亿港元同比增长7.58% 净利润3.79亿港元同比增长5.19%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1.69亿港元同比增长9.76% 归母净利润1.81亿港元同比增长10.16% [2]
港股午盘|恒指跌0.97% 长虹佳华涨22.83%
第一财经· 2025-09-23 12:33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97%至26089.91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2%至6120.36点 [1]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和综合企业板块领涨市场 [1] - 媒体及娱乐、工用支援、一般金属及矿石板块领跌市场 [1] 个股表现 - 不同集团股价大幅上涨24.51% [1] - 长虹佳华股价上涨22.83% [1] - 香港宽频股价上涨超过17% [1]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私有化退市
巨潮资讯· 2025-09-23 11:16
私有化交易结构 - 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长虹佳华 收购除四川长虹控制股份外的580,000,002股普通股 [2][3] - 私有化对价为每股1.223港元 计划股份注销后发行等量新股予要约人 [4] -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2][4] 股权结构与财务数据 - 四川长虹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含可转换优先股) [2][4] - 长虹佳华总股本包含普通股1,454,652,000股和可转换优先股1,115,868,000股 [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3.51% 净资产27.59亿元 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降至78.20% 净资产28.20亿元 [2][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64.76亿元 净利润3.4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4.84亿元 净利润1.67亿元 [3] 私有化动因与影响 - 长虹佳华股份流通量与交投量持续低迷 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2][4] - 港股平台资本运作难度大 上市成本高 私有化后可借助长虹控股集团资源探索新发展机会 [4][5] - 私有化不会改变四川长虹持股比例 对财务状况及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 [5] 交易进展 - 已获香港证监会对《联合公告》出具无异议函 并于2025年9月22日发布联合公告 [4]
港股异动 | 长虹佳华(03991)复牌高开近23% 获长虹集团溢价约32.93%提私有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9:29
私有化要约 - 长虹佳华复牌后股价大幅上涨22.83%至1.13港元 成交额65.54万港元[1] - 要约人虹图投资提出私有化计划 每股注销代价1.223港元较停牌前0.920港元溢价32.93%[1] - 计划涉及5.8亿股普通股 总估值约7.09亿港元[1] 股权结构 - 要约人虹图投资为长虹集团全资持有的特殊目的公司[1] - 长虹集团由绵阳市国资委持股90% 四川省财政厅持股10%[1] - 长虹集团通过控制安健及长虹香港间接持有长虹佳华股份[1] 交易安排 - 公司于2025年9月23日上午9时起恢复股份交易[1] - 私有化计划需经股东批准实施 完成后将撤销联交所上市地位[1]
探索新发展机会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私有化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05:17
私有化交易结构 -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03991.HK)拟被控股股东长虹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2] - 虹图投资将收购除四川长虹所控制股份外的其他已发行普通股 合计5.8亿股普通股 约占普通股总数39.87% 约占已发行普通股及可转换优先股总数22.57%[5] -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2] 交易定价细节 - 每股计划股份对价为1.223港元 总额约7.09亿港元[6] - 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920港元溢价32.93%[6] - 较10个/30个/90个/18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分别溢价34.25%/32.36%/38.78%/60.17%[6] 私有化背景原因 - 长虹佳华股份流通量 交投量 股价持续低迷 虽转至港股主板上市仍无实质改善[5] - 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难以利用港股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5] - 四川长虹已通过下属子公司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 继续扩大持股比例无显著战略价值[5] 公司经营表现 - 长虹佳华主要从事ICT产品 解决方案及数字智能综合服务业务[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1.69亿港元 同比增长9.8%[5] - 净利润1.81亿港元 同比增长10.2%[5] 私有化后发展规划 - 退市后可降低上市相关成本[5] - 借助长虹控股集团整体资源统筹及规划探索新的发展机会[5] - 四川长虹所持股份及股权比例不变 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6]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12月印发文件 明确提出对业务协同度弱 股票流动性差 基本失去融资功能作用的破净上市公司 鼓励通过吸收合并 资产重组等方式处置[8] - 近3年来已有多家央国企旗下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 包括国电科环 雅士利国际 安捷利实业 中集车辆 中粮包装等[7] - 东风集团股份于一个月前公告子公司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私有化事项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04:25
核心观点 -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将被控股股东长虹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 收购除四川长虹所控制股份外的其他已发行普通股股份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2] - 私有化对四川长虹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 公司所持长虹佳华股份及股权比例保持不变 [2][7] - 私有化主要因长虹佳华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港股平台资本运作能力受限 上市优势难以体现 退市后可降低上市成本并借助集团资源探索新发展机会 [7] 长虹佳华基本情况 - 长虹佳华为四川长虹重要子公司 主要从事ICT产品、解决方案及数字智能综合服务业务 自2013年重组上市以来股份流通量、交投量、股价持续低迷 [4] - 长虹佳华已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1,454,652,000股和可转换优先股1,115,868,000股 可转换优先股可由持有人随时以1:1比例转换为普通股 享有同等分红权但无表决权 [4][5] - 四川长虹间接持有长虹佳华874,650,000股普通股(占普通股总股本60.13%)及1,115,868,000股可转换优先股(占可换股优先股100%) [5] 私有化交易架构 - 虹图投资将收购长虹佳华其他股东持有的580,002,000股普通股(占普通股股份总数39.87% 占已发行普通股及可转换优先股股份总数22.57%) [5] - 计划股东每股普通股可获得1.223港元现金对价 计划股份注销的同时长虹佳华将发行对应数目新股给要约人以保持整体股份数目一致 [5] - 长虹佳华与虹图投资已收到香港证监会针对《联合公告》的无异议函 并于2025年9月22日发布《联合公告》 [2][6] 私有化对公司及长虹佳华的影响 - 四川长虹目前通过下属子公司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含可转换优先股) 继续扩大持股比例无显著战略价值 [7] - 长虹佳华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难以利用港股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上市公司平台优势无法体现 [7][9] - 私有化后长虹佳华可降低上市相关成本 并借助长虹控股集团整体资源统筹探索新的发展机会 [7] 公司需同意事项及支持理由 - 需同意安健控股不会在私有化最后截止日前将可转换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 并豁免长虹佳华维持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的承诺 [8][11] - 需同意安健控股和香港长虹不会在最后截止日前转让所持长虹佳华股份 并作为普通股股东在股东特别大会上投赞成票 [9][11] - 支持理由包括长虹佳华港股平台资本运作受限 公司无法通过上市地位实现理想退出 且受公众持股量规定限制优先股转换操作受限 [9] 私有化后续安排 -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仍为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 要约人将成为关联方少数股东 [10] - 公司为长虹佳华提供的存量担保无需因私有化重复审议 因被担保人已提供足额反担保 新增担保需履行董事会、股东会审议程序 [10] - 若私有化生效时公司对长虹佳华存在存量或新增财务资助 需尽快履行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程序以满足上市规则要求 [10] 相关程序 - 公司已根据信息披露暂缓制度申请暂缓披露收到《函件》事项 并履行内部审批登记程序 [11]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22日审议通过私有化相关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4票、回避5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1][19] - 关联董事柳江、衡国钰、杨金、侯宗太、段恩传回避表决 因私有化后虹图投资将成为关联方少数股东 [12][18] - 议案无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且提交董事会前已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 [3][13][14]
600839,控股子公司拟私有化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23:52
私有化交易概述 -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将被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1] - 虹图投资收购除四川长虹所控制股份外的其他已发行普通股 合计5.8亿股普通股 约占长虹佳华普通股股份总数的39.87% 约占已发行普通股及可转换优先股股份总数的22.57% [4] 交易定价分析 - 每股计划股份对价为1.223港元 总额约7.09亿港元 [5] - 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920港元溢价32.93% 较10个 30个 90个及18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分别溢价34.25% 32.36% 38.78%及60.17% [5] 公司经营状况 - 长虹佳华主要从事ICT产品 解决方案及数字智能综合服务业务 [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1.69亿港元 同比增长9.8% 净利润1.81亿港元 同比增长10.2% [4] 私有化原因 - 股份流通量 交投量 股价持续低迷 虽转至港股主板上市仍无实质改善 [4] - 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难以利用港股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 [4] - 四川长虹已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 继续扩大持股比例无显著战略价值 [4] 私有化后规划 - 降低上市相关成本 借助长虹控股集团整体资源统筹及规划 探索新的发展机会 [4] - 四川长虹所控制的长虹佳华股份及股权比例不会发生变化 不会对财务状况 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5] 行业背景 - 近3年来已有多家央国企旗下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 包括国电科环 雅士利国际 安捷利实业 中集车辆 中粮包装等 [6] -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12月印发文件 明确提出对业务协同度弱 股票流动性差 基本失去融资功能作用的破净上市公司 鼓励通过吸收合并 资产重组等方式处置 [7]
港股公告掘金 | 博泰车联今起招股 不同集团以上限定价 公开发售获3317.47倍认购
智通财经· 2025-09-22 23:23
重大事项 - 不同集团公开发售获3317.47倍认购并以定价上限完成[1] - 博泰车联启动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 招股期为9月22日至25日[1] - 长虹集团以32.93%溢价对长虹佳华提出私有化 公司将于9月23日复牌[1] - 华检医疗与创胜集团签署15亿美元创新药管线资产RWA代币化战略协议[1] - 歌礼制药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在肥胖受试者中减重效果较单药提升56.2%[1] - 福森药业附属公司以7300万元出售河南福森智慧节能科技全部股权[1] - 迈越科技分别与网易有道及Ferry International订立战略合作协议[1] - 中创智领控股子公司出资2.7亿元设立热管理技术公司以提升冷板业务竞争力[1] - 佳明集团控股拟以52.5亿港元出售四个数据中心项目组合[1] 回购增持 - 腾讯控股斥资5.5亿港元回购86.2万股[1] - 渣打集团斥资738.77万英镑回购51.71万股[1] - 美的集团斥资2.5亿元回购341.5万股A股[1] - 安踏体育斥资1.99亿港元回购212万股[1] - 快手-W斥资7379.98万港元回购100万股[1] - 恒瑞医药斥资4574.93万元回购65.6万股A股[1] -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获股东云杉资本增持2538万股H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