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dustrial Internet
icon
搜索文档
新书推荐 | 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
搜狐财经· 2025-07-21 13:17
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 核心观点 - 工业数据采集技术在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提供全面实用的技术教材 [2] - 内容涵盖PLC、工业以太网、嵌入式、ZigBee无线等数据采集技术,结合案例讲解应用方法 [3][4][5] - 配套资源包括源代码、教学课件、实验手册等,适合高校教学及工程技术人员自学 [9][10] 技术内容架构 工业互联网概述 - 介绍工业互联网背景、体系架构及重要性,重点分析工业数据采集技术方案与工业网关选型 [3] - 涵盖工业数据特点、采集设备认知及实验平台概述 [3] PLC数据采集 - 解析PLC结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通过实战案例展示工业数据采集应用 [3] 工业以太网数据采集 - 对比PROFINET与EtherCAT协议,包括设备连接、通信协议及网络拓扑,附实际项目实现过程 [4] 嵌入式数据采集 - 阐述嵌入式系统架构与ARM处理器特性,以STM32为例详解GPIO、ADC/DAC等模块的采集任务实现 [4] ZigBee无线数据采集 - 从协议栈到硬件模块设计,结合CC2530单片机与传感器节点案例说明无线采集应用 [5] 教材特色 - 技术覆盖全面,包含概念、原理与实践案例 [6][7] - 案例驱动教学,突出工业生产场景中的技术落地 [7][8] 目标受众 - 高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专业教材,自动化及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参考用书 [10]
大模型“下工厂” 智联网“上高速” 我国新型工业化向“新”而行“蹄疾步稳”
央视网· 2025-07-21 11:42
人工智能服务实体经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大会 - 大会主题为"人工智能服务实体经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吸引了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1200多名代表参加,覆盖通信、工业、医疗、消费等多个领域 [1] - 企业代表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优化供应链决策,将生成式AI融入产品生产设计和客户服务等流程 [1] - 在人工智能模型升级到千亿级参数的当下,"用不起"与"不会用"的问题仍然存在,共建共创、融合发展、打破模型壁垒和拆解能力模块可能是实现"AI普惠"的关键 [1] 人工智能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展示了一条药品分拣的具身智能产线,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的"跨品牌组队",五台不同厂商的机器人通过一个智能平台连接,能够自适应识别和自主学习换产 [6] - 普通产线更换包装需要两三天时间调整,而使用机器人只需训练半个小时即可完成 [8] - 智能平台的最大作用是将不同品牌的机器连接起来并发挥其长处 [8] 工业智联网基建的挑战与进展 - 产线柔性切换的具身智能变革对工业智联网基建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0] - 5G-A网络与AI的融合正在从底层重构智能制造的协作逻辑,既像高速轨道让千亿级参数的AI模型在生产线上运行,又如同精密齿轮以99.999%的可靠性将瞬时决策转化为零损耗的执行 [10] - 构建了普惠速成的元景MaaS平台,提供零代码、低门槛的大模型开发应用工具集,打造了4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100多个行业场景智能体应用,助力企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10]
我国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算力底座加速升级
央视网· 2025-06-29 11:40
信息通信网络建设 - 我国已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工业互联网覆盖41个工业大类 [1] - 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持续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数据驱动"和"智能决策"转型 [1] 5G与工业互联网应用 - 5G网络实现端到端延时小于20毫秒,支持消费者需求直达工业互联网平台 [3] - 5G专网支持智能排产,自动匹配200+标准模块,10分钟生成最优方案 [3] - 订单交付周期从60天缩短至7天,显著提升制造效率 [3] 数字基础设施与算力发展 - "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八大枢纽节点和十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每秒215.5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智能算力占比80.8% [5] 智能制造与工厂建设 - 我国建成448.6万个5G基站和1亿台接入工业设备,支持多样化应用场景 [7] - 已建成3万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7] - 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推动上下游高效互通 [7]
2025上财商学院MBA/EMBA“商链共生”校企合作及培养方向升级发布会在沪举行
中证网· 2025-06-24 16:40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MBA/EMBA升级发布会 核心观点 -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发布"商链共生"校企合作计划及培养方向升级方案 旨在深化产教融合 构建教育链 人才链与产业链 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1][2] - 计划通过七大模块协同推进产教融合 包括前沿讲座论坛 深度产业园区参访 双师同堂 移动课堂等创新形式 [2] - 现场授予9家单位"MBA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称号 覆盖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 [3] 校企合作计划 - 推出"商链共生"校企合作计划 以"时代之困 产业之痛 教育之变"为切入点 [2] - 合作形式包括:前沿讲座论坛 深度产业园区参访 业界与学界专家"双师同堂" 走进企业的"移动课堂" 解决企业真实问题的"整合实践"项目等七大模块 [2] -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嘉定工业互联网产业园 国科长三角资本等9家单位成为首批合作基地 [3] 培养方向升级 - 发布2026级MBA/EMBA全新班型和培养方向 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能级 [2] - 目标培养具有深厚财经素养的商界精英 构建开放多元的育才通道 [2] - 同步发布2026级新生奖学金方案和招生政策 [1] 合作企业覆盖领域 - 合作企业涉及人工智能(上海脉策数据科技) 生物医药(林清轩生物科技 康隆药业 济川药业) 新材料(浙江纳美新材料) 金融科技(国科长三角资本) 工业互联网(嘉定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等前沿产业 [3]
AI竞速工业赛道最新战绩!卡奥斯再登工业互联网品牌价值榜首
齐鲁晚报· 2025-06-18 18:37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7年位列国内行业品牌价值首位,品牌价值达1163.35亿元,较去年提升135.58亿元 [1] - 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榜单是衡量世界品牌价值的风向标,2025年大会主题为"人工智能革命背景下的全球品牌战略与数字供应链管理" [1] - 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品牌战略与数字供应链的核心驱动力,推动品牌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型 [1] 工业大模型与技术应用 - 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支撑海尔上合冰箱互联工厂生产环节的建模、预测、调度与优化,推理准确率超96% [3] - 大模型汇聚大规模工业知识库及4700+机理模型、200+专家算法、110+智能体开发工具,在9大行业落地45个高价值场景 [3] - 与延长石油合作的能源化工大模型构建38个智能体,应用于油田开采、油气炼化等场景,助力企业平均效率提升20% [3] 行业解决方案与落地案例 - 智慧化工园区解决方案在全国10余个省份30多个化工园区落地,服务万华化学、海湾化学等400多家化工企业 [4] -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在全国18个工业园区、55家互联工厂和700余家企业落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20%,碳排放减少15% [4] - 在滨州博兴县打造商用厨房产业大脑,注册企业超千家,推动产业数字化与高端协同化 [3]
广西百色市首个“万兆工厂”示范项目在平果市竣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6 10:24
项目概况 - 中铝广西公司矿业二矿"万兆工厂"示范项目竣工,是百色市首个50G PON工业光网系统并完成网络试点测试 [1] - 该项目为广西首批万兆光网"先行先试"示范项目,标志着平果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重大升级 [1] 技术架构 - 采用"全光底座+工业PON"架构,历时30天完成核心区域网络改造,实现端到端万兆网络覆盖 [1] - 融合工业OTN、光总线等前沿技术,构建微秒级时延、7×24小时高可靠性的工业级通信网络 [1] - 具备单波长50Gbps超大带宽和确定性网络时延特性,采用FlexE硬切片技术为不同生产系统提供专属传输通道 [1] 应用场景 - 重点支撑工业AOI系统、生产全流程数字孪生系统、安全生产智能监测平台的智能化应用 [1] - 满足工业互联网8K视觉检测、云端机器人控制等严苛场景需求 [1] 运营成效 - 工厂生产流程实现数据传输"即时达",远程设备操控近乎"零延迟",指令下达与设备响应同步 [2] - 海量生产数据快速传输与深度分析,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
【财经分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将产生怎样的“火花”?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5 17:32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与经济增长 - 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 [1] - 人工智能正从专用、浅层阶段向通用、深层应用迈进,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变量 [1] 工业互联网建设进展与规划 - 工业互联网已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2] - 标识解析注册量突破6500亿个,连接工业设备超1亿台套 [2] - 未来将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标识"贯通"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 [2] - 计划建设高质量工业数据集,打造"高价值、高纯度、高可用性"工业语料库和多模态数据集 [2] - 推动建设工业领域专业大模型,鼓励基础大模型向工业领域开源共享 [2] - 加快智能算力建设布局,构建"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 [2]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发展 - 全国已形成49家跨行业、跨领域"双跨平台"和200多家特色型平台构成的多层级平台体系 [3] - 蓝卓数字科技"supOS"工厂操作系统已迭代至6.0版本,与710多家生态伙伴合作 [4] - 服务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30个行业、8000多家工厂用户 [4] - 推出"星链计划",预计三年内招募超1000家合作伙伴,共建超10000个工业App和智能体 [4] 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的应用案例 - 卡奥斯"孪生制造一体化平台"实现制造全生命周期优化闭环,服务重大装备和家电电子行业 [5] - 徐工汉云AI技术应用:挖机驾驶行为预测模型降低事故率,新能源补能调度平台提升效率60%,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库存周转效率30% [5] - 中国电信"工业PON+AI"应用:亨通集团项目降低15%原料损耗,协鑫光伏AI质检检出率提升40%,通力电梯项目能耗下降10% [6][7] - 华为飞机翼型流场AI仿真预测模型将仿真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25秒,网络自智化技术将安全事件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7]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趋势 -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已涌现上百种应用模式 [8] - 两条技术应用路线:场景化小模型从外围应用走向深度分析,大模型工业综合智能探索处于初期但能力持续增强 [8] - 大模型在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环节应用广泛,小模型在生产制造等特定场景应用广泛 [8] - 未来趋势为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融合:大模型负责规划协调,小模型精准执行 [8] - "具身智能"将成为关键发展方向,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化与数字化 [8]
江西省工业互联网平台系列展示 | 区域型
搜狐财经· 2025-05-22 08:32
平台基本信息 - 江西省开发区统一数字化管理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采用大数据采集、共享交换、治理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实现政府、园区与企业的一体化管理服务[2] - 平台覆盖全国100余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服务5.9万家企业,接入工业数据40亿条,累计响应需求185.4万次,促成1.56万次企业服务对接[2] - 服务涵盖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1个行业,涉及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供应链管理等9大领域[3] 平台架构 - 采用SaaS化部署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包含销售、仓储、生产等10大类600多个应用模型,覆盖企业全业务场景[4] - 高数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数据采集、治理及智能化全流程能力,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设备监测、流程优化与预测性维护[14] 应用服务能力 江西省开发区平台 - 准时交货系统实现订单全周期可视化管理,通过MRP分析与智能BI提升交期准确率,解决生产排产难题[6] - PBA项目管理平台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通过材料协同编辑与成本自动计算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8] - 智慧仓储系统通过自动化流程监控提升库存精确率,整合采购、出入库等9大功能模块实现成本集约化管控[10] 高数科技平台 - 抚码云平台基于标识解析技术,覆盖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等3大场景,提供标识管理、电子质保等9大功能模块[17] -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满足工艺管理、质量追溯等需求,支持灵活配置以缩短生产周期20%并提升产能[18] - CRM系统采用B/S架构实现客户关系数字化管理,通过多级权限控制与数据加密保障安全性[19] 技术特性 - 江西省平台依托云架构设计实现跨区域数据联动,构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全国协同生态[2] - 高数平台融合物联网、AI与数字孪生技术,提供从离散到组织级的三阶段数字化转型路径[14]
首批重点培育!探秘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23:34
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中试平台 -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凭借领先技术架构和高效验证能力入选首批国家级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1] - 平台定位为"新型工业化战略型基础设施",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国内首个综合性工业互联网技术验证与服务平台 [2] - 平台通过中试验证中心、行业知识中心、联合创新中心三大中心提供全链条支持服务 [2] 中试平台的核心价值 - 解决制造业从实验室技术到规模化量产面临的设备互联难、数据孤岛多、试错成本高等"死亡之谷"问题 [2] - 平台拉通物理空间和数据空间两大空间,通过6大中试验证产线提升验证效率30%、降低综合成本50%、缩短研发周期50% [3] - 汇聚8大类行业异构数据形成知识库,提升数据采集效率20%、设备利用率15% [5] 平台运营模式与生态建设 - 采用"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服务商—中小制造企业"三级协同模式,已汇聚20余家优质行业服务商 [8] - 联合华为、中国联通等共建,形成覆盖领域广、专业水平高的运营生态 [8] - 首创"中小企业轻量数字化转型"路径,已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诊断服务并输出200多份定制化方案 [9] 平台服务成效与未来规划 - 帮助中小企业缩短研发周期20%、提升交期达成率20% [9] - 计划将服务扩展至5000家企业并提炼形成工业互联网"深圳方案"向全国推广 [9] - 未来将围绕技术升级、服务延伸、生态共建三方面深化布局 [9]
数字化运营管理构建企业数字化运营新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5-10 13:38
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化运营管理 - 工业互联网深化背景下,企业运营模式革新需求迫切,数字化运营管理成为关键抓手 [1] - 数字化运营平台支撑企业在组织管理、业务协同、客户触达等多层面获得新动力,推动管理逻辑与产业链结构协同演进 [1] 数字化运营平台的技术基础 - 工业互联网提供数据感知、系统集成与流程优化的技术土壤,支撑数字化运营管理实施 [3] - 平台连接生产环节与管理中枢,实现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执行的闭环运作,增强企业灵活性与可控性 [3] 数字化运营管理的应用场景 - 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平台统一管理设备状态、产线节奏、能源消耗等指标,实现工厂实时监测与资源快速调整 [3] - 服务类企业整合客户互动数据优化流程,形成以用户为核心的运营机制 [3] 平台的战略协同功能 - 数字化运营平台打破层级壁垒,实现上下游数据互联,通过任务看板、流程引擎等模块推动业务单元高效协作 [3] - 员工可通过平台清晰了解职责与目标,实现多角色信息同步 [3] 工业级数据采集与智能化响应 - 企业将传感器、设备控制系统与平台对接,构建工业级数据采集体系,实现物料消耗、质量追溯等细粒度管控 [4] - 平台支持设备维修预测等智能化响应,增强企业应对风险能力 [4] 平台架构与部署灵活性 - 可拓展平台通过微服务、数据中台与低代码工具组合,实现多系统协同、跨平台集成与灵活部署 [4] - 模块化设计理念避免系统冗余,提升数字化运营管理的实效性 [4] 用户连接与个性化服务 - 平台自动捕捉用户行为轨迹,生成画像,为个性化服务提供数据基础 [4] - 产品推荐、内容推送等定制化处理增强用户黏性,提升客户体验与复购率 [4] 未来发展趋势 - 工业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推动企业深化数字化运营管理实践 [4] - 平台将融入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提升对业务变化的响应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