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Technology

搜索文档
工厂设备局域网隔离?蒲公英 SD-WAN 技术打通远程访问通道
金投网· 2025-07-16 17:34
行业痛点与需求 - 夏季高温和台风等极端天气下,工厂设备安全生产面临挑战,传统人工巡检存在高温作业风险、巡检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设备运行安全与运维效率 [1] - 工业现场网络连接存在多重难题:网络隔离导致外部无法访问、偏远地区无线通信质量波动、传统VPN技术门槛高且维护复杂、电力能源等行业合规要求严格 [3] 解决方案与技术优势 - 贝锐蒲公英推出基于自研SD-WAN的异地组网方案,无需公网IP/专线/改造原有架构,通过云端配置快速构建虚拟局域网,实现工业设备远程互联与稳定通信 [5] - R300系列工业路由器支持RJ45/串口接入,内置4G/5G模块,无需额外布线,支持远程预设配置,荣获2024年度线上电商平台销量份额中国第一 [5][7] - 自研二层组网技术支持Modbus/Profinet等工业协议跨地域直连,智能抗丢包算法保障弱网环境数据传输,全球智能链路优化海外工厂连接 [10] 应用场景与功能特性 - 实时设备监控:通过传感器采集温度/电流/振动等数据,实现远程预警,降低人工巡检强度 [7] - 高危环境远程巡检:结合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智能机器人,替代高温区域人工巡检 [8] - 远程诊断与故障排除:直接访问PLC/DCS系统查看参数,远程下发复位命令或调整运行参数 [8] - 多重链路冗余与双机热备机制保障7×24小时网络连续性,宽温设计适应高温/潮湿环境 [9] 运维管理与安全合规 - 可视化监控大屏实时展示设备健康/网络流量指标,支持远程批量管理与预配置模板一键下发 [12] - 数据传输采用国密算法/RSA/AES加密,精细化权限控制满足审计要求,支持私有化部署通过等保三级认证 [14] 市场定位与价值主张 - 方案为工业企业提供高可靠/易部署/强安全/可扩展的远程运维基础,推动工厂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14]
Bear Of The Day: Ciena (CIEN)
ZACKS· 2025-06-13 02:51
公司概况 - Ciena Corp是一家网络技术公司,主要提供硬件、软件和服务,以增强网络容量、服务交付和自动化 [2] - 公司业务分为四个部门:网络平台、平台软件和服务、Blue Planet自动化软件和服务、全球服务 [2] - 网络平台部门包括融合分组光传输和分组网络产品组合 [2] - 公司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马里兰州汉诺威 [2] 财务表现 - 公司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有两个季度盈利超出Zacks一致预期 [4] - 当前财年盈利预期从2.46美元下调至2.28美元(60天内) [5] - 下一财年盈利预期从3.36美元微调至3.30美元(60天内) [5] 盈利预测 - 年度盈利预测近期呈现下降趋势 [5] - 盈利预期的负面调整导致该股被评为Zacks Rank 5(强力卖出) [5] - 许多Zacks覆盖的股票都出现了盈利预测下调的情况 [6]
VIAVI State of the Network Study Shows that Teams with Unified Data Sources Achieve Faster MTTD, Shorter MTTR, and Stronger NetSecOps Alignment Across Hybrid Environments
Prnewswire· 2025-06-05 18:30
网络监控与安全趋势 - 79%的企业组织计划在2025年增加对数据包捕获技术的依赖以缩短平均检测时间(MTTD)和平均解决时间(MTTR) [1][8] - 拥有强大数据包捕获能力的企业实现MTTD显著缩短的比例是缺乏该能力企业的2倍 [3] - 具备良好数据包捕获能力的企业在1小时内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提高4倍 3小时内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增加35% [3][9] 技术投资与运营优化 - 研究覆盖的11类IT解决方案中绝大多数企业计划增加投资以提升网络正常运行时间 [6] - 42%采用NetSecOps(网络与安全运维融合)模式的企业报告安全效益提升 [9] - 多云环境推动协作式监控模型增长125% [9] 行业解决方案展示 - VIAVI将在2025年6月8-12日于圣迭戈Cisco Live展会2643号展位展示统一网络与安全解决方案 [6][8] 企业需求与挑战 - 92%的企业认为现有预算能满足需求 但78%表示需要更多支持应对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 [9] - 混合基础设施和云复杂性加剧推动企业对网络可观测性工具的深度需求 [2] 技术领导层观点 - 数据包级可视化被证实能加速网络问题的检测、响应和解决 企业正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全网可观测性 [4] - 统一可视化、智能工具和运营协同已成为分布式环境下的必备要素而非可选方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