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door Equipment

搜索文档
俩“中国英伟达”,给了FA两亿
投中网· 2025-07-04 17:07
核心观点 - 中国GPU厂商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在Pre-IPO轮融资中支付了高额融资顾问费,合计约2亿元,反映出创投行业局部回暖迹象[1][9] - 两家公司融资规模巨大,摩尔线程Pre-IPO轮融资52.25亿元,沐曦股份两轮融资合计86.16亿元[6][9] - GPU行业研发投入高、竞争激烈,公司需要持续融资支持发展[15][16][21] 融资顾问费情况 - 摩尔线程2024年应付融资顾问费1.27亿元,占其他应付款的51.72%,是2024年该项增长18%的主要原因[3][5] - 沐曦股份2025年1-3月服务费剧增至9181.51万元,主要由于产生大量融资顾问费[7][8] - 两家公司合计支付FA费用约2亿元,显示头部项目马太效应明显[9] 公司融资详情 - 摩尔线程Pre-IPO轮由38家主体以52.25亿元认购,投前估值246.2亿元[6] - 沐曦股份2025年完成两轮融资:2月13.95亿元,3月72.21亿元,合计86.16亿元[9] - 两家公司老股转让活跃,转让价格较高,显示市场追捧[12][13] 行业现状 - GPU研发投入巨大:摩尔线程三年研发38.10亿元,是营收的6倍;沐曦三年研发22.47亿元,是营收的2.8倍[16] -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国产GPU市场规模1638.17亿元,预计2029年达13635.78亿元[17] - 行业竞争激烈:国内GPU创业公司众多,已开始淘汰赛,象帝先等公司曾面临生存危机[18][19][20] 公司发展 - 摩尔线程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08.44%,2024年营收4.38亿元[17] - 沐曦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309%,2024年营收7.43亿元[17] - 两家公司IPO募资主要用于研发,摩尔计划募资80亿元,沐曦计划募资39亿元[16]
合肥400亿产业巨头,下场搞CVC
投中网· 2025-07-04 17:07
合肥晶汇创芯投资基金成立 - 合肥新增一家CVC基金"合肥晶汇创芯投资基金",规模3亿元人民币,由晶合集成、汇成股份、广钢气体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共同设立 [4] - 出资比例:晶合集成66.55%(2亿元)、汇成股份16.63%(5000万元)、广钢气体16.47%(4950万元),管理人合肥晶合汇信出资0.33%(100万元) [5][9] - 3家公司均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晶合集成是全国第三大晶圆厂,汇成股份是显示驱动芯片封装龙头,广钢气体是国内最大高纯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商 [4][7][10] 晶合集成发展历程 - 2015年由合肥国资与力晶科技合作设立,初始目标是为京东方等面板企业解决"缺芯"问题 [7] - 营收快速增长:2018年2.3亿元→2019年5.3亿元→2020年15亿元→2022年突破100亿元 [7] - 2023年5月以400亿估值登陆科创板,创安徽史上最大IPO纪录 [7] 合肥CVC投资新趋势 - 安徽推动产业巨头进入股权投资领域,2023年设立的两只百亿级产业母基金分别由长鑫存储和奇瑞汽车旗下CVC管理 [1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母基金(125亿)已投资14只基金 - 新能源汽车产业母基金(180亿)已投资16只基金 - 其他活跃CVC包括海螺资本(设立2只50亿基金)、阳光电源仁发投资、科大讯飞讯飞创投等 [13][14][15] - 瑞丞基金(奇瑞系)近期以15.75亿元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计划注入汽车产业链资产 [13] 半导体产业链协同 - 晶合集成与汇成股份2024年合资成立私募机构"合肥晶合汇信"作为基金管理人 [8][9] - 广钢气体虽总部在广东,但与合肥深度合作:为长鑫存储供气,为晶合集成提供电子级气体服务 [10] - 基金设立体现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从业务合作延伸到资本协同 [4][10]
深圳又一明星机器人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7-04 17:07
行业概况 - 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突破万亿,2025年被视作"机器人爆发年",行业迎来发展元年 [19] - 港股机器人IPO热潮涌现,镁伽机器人、凯乐士科技、斯坦德机器人、宇树科技、遨博机器人等企业排队上市 [4][20][21] - 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形机器人成为年度瞩目赛道,投资人密集关注准IPO项目 [19][21] 乐动机器人核心业务 - 主营业务为机器人视觉感知系统,产品包括DTOF激光雷达(出货量全球第一)、四目矩阵传感器模块等,技术赋能超600万台机器人 [4][8][10]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4亿元、2.77亿元、4.67亿元,传感器业务占比从44%提升至73%,收入达3.41亿元 [13][14] - 战略性布局割草机器人,2024年该业务收入2327万元(占比5%),毛利率33.6%,计划通过越南工厂扩产三年内销量破十万台 [10][16] 技术研发与市场策略 - 2018年突破消费级Mini dToF雷达技术,实现扫地机器人厘米级定位,奠定行业标准制定者地位 [9][14] - 采用"以价换量"策略,毛利率从27.3%降至19.5%,但覆盖全球70%头部客户包括科沃斯、云鲸 [14] - 研发投入聚焦SLAM算法、AI视觉融合技术,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筹建中 [10][11] 资本运作与股东结构 - 完成4轮融资累计超4.43亿元,投资方包括华业天成、源码资本、元璟资本及阿里CEO吴泳铭(持股1.79%) [18] - IPO前创始人周伟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39.61%股权,机构股东华业天成持股11.74% [18] - 科沃斯同类产品销量增长271%的案例验证海外庭院经济潜力,成为募资扩建越南工厂的关键依据 [16]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周伟为华中科大85后连续创业者,早期开发平衡车产品,后转型机器人视觉感知领域 [8] - 2017年创立乐动机器人,2022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证,疫情期间为雷神山医院提供消毒机器人 [8][9][10] - 技术路线选择体现"护城河"思维,从工业级激光雷达降维至消费级市场 [8][9]
谢霆锋的老板,扛不住了
投中网· 2025-07-04 17:07
核心观点 - 英皇国际因166亿港元银行借贷逾期及德勤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提出质疑,引发股价暴跌及英皇系个股集体重挫[4][6][7] - 公司2025财年营收同比增长41.5%至13.76亿港元,但亏损扩大至47.43亿港元,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及写字楼空置率升高[9][11][12] - 公司面临严重流动性危机,账面现金6.39亿港元无法覆盖166亿港元短期债务,现金覆盖率仅3.8%[13] - 债务危机源于杨受成近年激进的地产收购策略,包括2023年30.8亿港元及2024年19亿港元的物业收购[15] - 公司尝试通过资产出售及供股融资缓解压力,但核心盈利能力衰退问题未解决[16]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总收入13.76亿港元(+41.5%),但亏损47.43亿港元(上年亏损20.47亿港元)[9] - 住宅销售暴涨352%,但租金收入缩水11.6%[9] - 连续六个财年亏损,本次亏损金额创纪录[9] - 流动资产57亿港元仅能覆盖1/3短期债务,资产负债率达54.68%[13][15] 债务与资产处置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债务166亿港元,现金6.39亿港元[13] - 2024年出售广东道大楼部分单位获7980万港元,维港峰商铺从2.4亿港元挂牌价降至9288万港元出售[15] - 2024年8月推出"2供1"供股方案募集4.55亿港元,但导致对英皇娱乐酒店控制权降至71.63%[16] 历史背景 - 英皇集团始于1968年钟表店,1973年通过"好世界投资"上市进军地产[21][22][23] - 1983年因港元危机被汇丰清盘,1990年通过黄金投资东山再起成立英皇国际集团[23][25] - 目前旗下7家港股上市公司,涵盖钟表珠宝、地产、资本、文化、酒店等业务[20] 市场反应 - 英皇国际股价单日暴跌15%,收盘跌11.76%,市值缩水至11.58亿港元[6] - 英皇系个股集体下跌:英皇资本跌18.18%,英皇文化产业跌14.89%,英皇钟表珠宝跌8.33%,英皇娱乐酒店跌5.26%[7]
华尔街巨头爆赚43亿美元后,被印度要求强平及禁入
财联社· 2025-07-04 17:03
简街集团在印度市场的情况 - 简街集团在印度衍生品及现货市场交易中累计获利约365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06亿元或43亿美元)[7] - 公司因操纵市场被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勒令临时市场禁入并没收484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40亿元或5.7亿美元)的非法所得[6] - 监管指控公司在每周指数期权到期日动用大量资金影响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走势以建立更高获利仓位[8] 印度衍生品市场现状 - 印度成为全球合约交易量最大的衍生品市场期权权利金规模在5年间激增11倍[9] - 在截至2024年3月的12个月内外国基金和本土自营公司累计实现70亿美元毛利润而散户同期亏损高达210亿美元[9] - 90%的印度活跃散户交易者在期权和其他衍生品交易中亏损平均每人亏1468美元[9] 监管措施与市场反应 - 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期权市场实施限制措施包括拉高最低投资门槛和扩大合约规模[9] - 盛宝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指出印度监管机构正加强对获取巨额收益的外国机构管控[10] - 简街集团对调查结果存有异议并表示将继续与监管机构保持沟通[8] 简街集团相关实体 - 涉及实体包括JSI Investments Private Ltd、JSI2 Investments Private Ltd、Jane Street Singapore Pte Ltd和Jane Street Asia Trading Ltd[4]
美国将向不同国家告知新关税,中方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7-04 17:02
中美经贸关系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向贸易伙伴发送信函告知各国将面临的关税税率 [2] - 中方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 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落实好两国元首通话的重要共识 [3] - 双方需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 市场反应 - 特朗普关税政策相关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但未提及具体行业或公司影响 [2][4]
突然!特朗普发声:毫无进展!
券商中国· 2025-07-04 17:02
美俄领导人通话情况 - 特朗普与普京通话持续近一小时,讨论伊朗、乌克兰及中东局势,但特朗普表示未取得任何进展并对此感到不快 [1][4][5] - 俄方强调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冲突,普京表示俄方将继续推进乌克兰问题谈判并寻求实现既定目标 [5][6] - 俄美同意通过外交国防部门及总统助理保持后续沟通 [6] 美国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调整 - 美国暂停对乌克兰部分军事援助,特朗普称需优先确保本国武器充足 [2][14][15] - 乌克兰官员称美国几乎停止全部炮弹和零部件供应,但美方否认这一说法 [3][9][10] - 暂停的武器弹药主要为拜登政府时期分配,特朗普上任后未批准新援助计划 [11] - 美国防部称暂停是为审查军事支持与国防优先事项的一致性,范围涵盖所有受援国 [11] 美国战略转向信号 - 白宫试图从俄乌冲突中抽身,迹象包括两次暂停对乌军援及减少外交关注 [12][13] - 《纽约时报》评论称华盛顿正退出俄乌冲突,乌克兰不再是美外交政策核心 [13] - 美国防长审核军火库存,因对乌军援、中东行动等导致库存快速下降 [17] 乌克兰方面动态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计划未来几天与特朗普通话 [7] - 乌方认为美暂停军援是为迫使乌做出政治让步 [10]
27.7%-34.9%!刚刚,商务部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7-04 17:02
商务部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 - 商务部最终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且倾销与实质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 - 最终裁定中认定的倾销幅度为27.7%—34.9% [1] - 商务部接受了欧盟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提出的价格承诺,对符合承诺条件的相关进口产品不征收反倾销税 [1] 调查过程 - 应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申请,商务部于2024年1月5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 [1] - 商务部在初步调查基础上于2024年8月29日公布了该案肯定性初裁裁定 [1] - 经过进一步调查后作出最终裁定 [1] 产品范围 - 涉案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2082000 [1] - 装入200升及以上容器的蒸馏葡萄酒制得的烈性酒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 [1]
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券商中国· 2025-07-04 17:02
星际访客A11pI3Z - 欧洲航天局确认代号A11pI3Z的不明物体可能来自外星系 成为目前已知第三个造访太阳系的星际访客 [1] - 该物体当前位于小行星带和木星之间 距离地球数亿公里 去年10月最近时仍位于火星轨道之外 [1] - 运行轨道显示该物体与地球分处太阳两侧 不存在撞击地球风险 [1]
不死的程序员
AI科技大本营· 2025-07-04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 计算机技术演进史上,"程序员即将被机器取代"的预言反复出现,但程序员职业始终未被取代,反而不断进化[1][2] - 历史上共出现八次主要的"程序员替代论"浪潮,每次技术革新都重塑而非消灭程序员角色[2][57] - 程序员"不死"的核心逻辑在于:技术抽象降低创新成本,催生更复杂的系统性需求,需求增速超过生产力提升[57][58] 自动化的黎明(1950年代) - 早期程序员是数学家和逻辑学家,需手动填写八进制码并穿孔成卡片,工作极其繁琐且容错率低[3][4] - 格蕾丝·霍珀开发首个编译器A-0系统,实现英语指令到二进制码的自动翻译,初衷是降低技术门槛[6] - FORTRAN语言让科学家直接用数学公式编程,编译器技术引发第一轮"程序员替代论"[8] - 实际结果:催生全新软件程序员职业,编程效率提升(核反应堆程序从数周缩短至几小时),行业规模爆炸式增长[10][11] 意大利面条仍然是意大利面条(1960-70年代) - COBOL语言设计目标让非专业管理人员编写程序,语法刻意模仿英语散文[12] - 现实证明语言可读性无法消除逻辑复杂性,COBOL催生高度专业化的第一代"码农"[12][13] - 程序员认知负担从"机器复杂性"转向"领域和应用复杂性",需处理遗留系统"屎山"代码[16][17] 声明式编程革命(1970-80年代) - 第四代语言(4GL)承诺"只需声明结果而非过程",SQL等工具让非程序员生成报表[18][20] - 实际局限:4GL是领域特定语言,核心系统仍需专业开发者用过程式语言构建[21] - 形成双轨体系:业务分析师使用高层工具,专业开发者维护底层基础设施[22][23] 可视化编程与软件工厂(1980-90年代) - CASE工具试图通过绘制模型图自动生成代码,IBM等巨头投入巨资推广"软件工厂"概念[24][25] - 失败原因:模型定义难度高于直接编码,生成代码效率低下且无法覆盖复杂逻辑[26][27] - 行业认识到软件开发瓶颈是认知性而非语法性[28] 快速应用开发(1990年代) - Visual Basic采用拖拽控件方式,全球开发者达350万(C++开发者10倍),赋能"超级用户"[31][32] - 行业分层:应用开发者用RAD工具快速响应需求,系统开发者用C++构建底层组件[36][37] - 催生第三方组件市场,形成"为程序员服务的程序员"新生态[38][39] 全球化与外包浪潮(2000年代) - 经济驱动替代论:离岸外包将编码视为可商品化劳动,发达国家保留架构设计[40][41][43] - 现实问题:时区文化差异导致沟通成本激增,凸显软件开发中沟通协调的核心价值[44] - 行业重新评估程序员价值,软技能成为不可外包的硬实力[45] 低代码/无代码运动(2010年代) - 低代码平台赋能"公民开发者",Gartner预测其数量将超专业开发者4倍[46][47] - 实际作用:治理"影子IT",IT部门通过分层控制实现业务用户自助开发与系统安全的平衡[48][49] AI时代的新挑战(当前) - 大语言模型三秒生成代码的能力引发第八轮替代恐慌,但存在上下文理解不足、创造性缺失等边界[50][54] - 核心问题:AI无法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担责,人类工程师仍需最终审查与系统设计[55][56] - 未来趋势:机械编码员价值稀释,具备业务理解与系统设计能力的工程师更稀缺[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