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 Hardware & Equipment

搜索文档
美国股市 - 有优势与无优势市场中 “优质” 的前景展望-US Weekly Kickstart_ The outlook for Quality in a market of haves vs. have-nots
2025-08-11 09:21
US Weekly Kickstart The outlook for Quality in a market of haves vs. have-nots David J. Kostin +1(212)902-6781 | david.kostin@gs.com Goldman Sachs & Co. LLC 8 August 2025 | 2:15PM EDT Ben Snider +1(212)357-1744 | ben.snider@gs.com Goldman Sachs & Co. LLC Ryan Hammond +1(212)902-5625 | ryan.hammond@gs.com Goldman Sachs & Co. LLC Jenny Ma +1(212)357-5775 | jenny.ma@gs.com Goldman Sachs & Co. LLC Daniel Chavez +1(212)357-7657 | daniel.chavez@gs.com Goldman Sachs & Co. LLC Kartik Jayachandran +1(212)855-7744 | ...
美国股票策略-2025 年全球投资指引 -美国篇US Equity Strategy-Global Exposure Guide 2025 – US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市场暴露分析,涵盖北美、欧洲、亚太(除日本和中国)、拉丁美洲等地区 - 公司:摩根士丹利覆盖的998家美国和加拿大上市公司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全球收入暴露分析** - **总体暴露**:北美公司26%收入来自海外,其中欧洲占11%,亚太(除日本和中国)占4%,拉丁美洲占4%,中国占3% [3][14] - **行业暴露**: - **科技(Tech)**:55%海外收入(半导体占62%,硬件设备占59%) [3][18] - **材料(Materials)**:48%海外收入,主要来自欧洲(19%)和拉丁美洲(12%) [18][32] - **工业(Industrials)**:30%海外收入,欧洲和亚太为主要来源 [18] - **防御性行业**:公用事业(Utilities)海外收入最低(5%) [18] 2 **终端需求分析** - **消费者**:占公司收入的50%(其中美国消费者占73%,其他地区占18%) [20] - **企业客户**:占39%,政府占11% [20] 3 **成本暴露分析** - **北美成本集中**:79%的公司50%以上成本发生在北美 [24][88] - **亚太成本暴露**:7%的公司50%以上成本在亚太,5%的公司26-50%成本在亚太 [24][88] - **科技行业**:19%的公司50%以上成本在亚太 [98] 4 **区域暴露亮点** - **欧洲**:科技(21%)和材料(19%)收入暴露最高 [44][49] - **中国**:科技(11%)和消费 discretionary(5%)暴露最高,半导体公司对中国收入暴露达19% [55][60] - **日本**:科技(5%)和金融(4%)暴露最高,保险行业对日本收入暴露达7% [63][66] - **拉丁美洲**:材料(12%)和必需消费品(8%)暴露最高 [80][83] 5 **个股暴露排名** - **最高海外收入暴露**:Philip Morris(100%)、Brookfield Infrastructure(98%)、Booking Holdings(92%) [43] - **最高中国暴露**:Las Vegas Sands(62%)、Wynn Resorts(52%)、半导体公司(如Navitas 57%) [61][62] 其他重要内容 - **方法论**:数据基于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估计,覆盖998家公司,收入暴露按2025年销售共识加权 [26] - **排除能源行业**:因石油为全球商品,难以追踪终端市场 [27] - **供应链风险**:疫情凸显区域成本暴露的重要性,尤其是亚太供应链 [22][87] 数据图表引用 - **Exhibit 1/2/16**:收入暴露区域分布(北美74%,欧洲11%,中国3%) [5][16] - **Exhibit 3**:行业海外收入排名(科技55%,材料48%) [19] - **Exhibit 6/29**:成本暴露区域分布(北美55%公司成本>76%) [25][90]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多极化世界趋势下,区域波动可能影响跨国公司收入 [2] - **数据局限性**:成本暴露为估计范围,非精确值 [22][87]
全球策略 -2025 年全球投资指引Global Strategy -Global Exposure Guide 2025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覆盖 - **全球覆盖范围**:报告覆盖美国、欧洲、日本及新兴市场(EM)的上市公司,涉及超过3,200家公司,涵盖17个地理区域[1][17] - **核心产品**:第10版《全球曝光指南》(Global Exposure Guide),量化企业收入的地理分布及终端市场需求[1][17]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北美市场** - **收入结构**:北美公司26%收入来自海外,欧洲(11%)为最大来源,其次为亚洲(不含中日,4%)、拉美(4%)和中国(3%)[2] - **行业差异**: - **高海外收入行业**:科技(55%)、材料(48%)、工业(30%) - **细分领域**:半导体(62%)、科技硬件(59%)、家居及个人用品(50%)海外收入占比最高[2] - **低海外收入行业**:公用事业、医疗保健、房地产(防御性行业)[2] 2. **欧洲市场** - **地理多样性**:欧洲公司仅44%收入来自发达欧洲(历史新低),北美(22%)和亚太(19%)为主要海外市场[3][58] - **行业差异**: - **高海外收入行业**:半导体、能源、制药(>75%收入来自海外) - **本土主导行业**:房地产、公用事业、银行[3][29] - **成本结构**:30%欧洲公司超半数成本发生在欧洲(不含英国),北美为第二大成本中心(11%)[12][52] 3. **日本市场** - **收入结构**:56%收入来自本土,海外收入中美洲(18%)占比最高,其次为亚洲(不含中日,11%)[4] - **行业差异**:资本货物、汽车、科技硬件海外收入占比高于平均水平,而消费必需品、房地产、电信以本土为主[32][34] 4. **新兴市场(EM)与亚太(APxJ)** - **整体趋势**:28%收入来自海外,美国/加拿大(8%)和欧洲(6%)为主要来源[5][113] - **中国特殊性**:16%收入来自海外(近年上升),而EM(不含中国)海外收入占比达43%[5][113] - **区域差异**: - **高全球化地区**:台湾(仅15%收入来自本土)、韩国(46%)、香港(47%) - **本土主导地区**:印尼(94%)、菲律宾(91%)、中国(84%)[129][133] 5. **终端市场需求** - **全球对比**: - **消费者依赖度**:美国最高(50%收入来自消费者),欧洲最低(39%)[11][46] - **企业支出依赖度**:欧洲和日本最高(>50%收入来自企业)[11][46] - **政府支出依赖度**:美国最高(11%),日本最低(1%)[46][156] - **欧洲细分**:54%收入来自企业客户,消费者占39%,政府占7%[61][85] --- 其他重要内容 1. **成本结构分析** - **北美公司**:79%的企业超半数成本发生在北美,亚太为第二大成本中心(7%)[12][53] - **欧洲公司**:成本集中在欧洲(不含英国),北美为次要成本中心[12][56]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 **数据基础**:基于250+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的内部调查,覆盖企业未公开披露的细分数据[17] - **独特性**:因企业报告格式不一致,该数据库被视为高度专有和稀缺资源[17] 3. **投资主题关联** - **多极化世界**:报告呼应2025年关键主题,帮助投资者应对地缘政治和供应链变化[14] --- 图表与数据亮点 - **欧洲本土收入占比**:从1996年的70%降至2025年的44%(历史低点)[3][58] - **日本覆盖企业数**:从2023年的274家增至2025年的477家[4] - **EM企业政府收入占比**:东欧最高(12.5%),拉美最低(1.1%)[155] (注:部分文档为重复内容或格式信息,未纳入总结)
高盛:美股探寻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季中关税的早期影响
高盛·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S&P 500二季度财报季将提供企业如何适应关税政策的重要线索,预计整体将超预期,2025年EPS增长7%,但利润率预测存在风险 [2][38] - 关税增加对企业利润率、销售和投资支出的影响不一,销售前景乐观,投资支出在各行业有差异 [2][32] - 不同行业表现分化,科技和通信服务等行业增长将抵消周期性行业的疲软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S&P 500二季度财报季概况 - 二季度财报季7月15日开始,73%的公司将在7月11日至8月1日报告 [2][4] - 分析师预计二季度S&P 500 EPS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12%降至4%,整体有望超预期 [2][7] 2. 关税政策影响 - 有效关税税率已从年初的3%提高约10个百分点至13%,经济学家预计还将提高4个百分点至17% [2][14] -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将承担70%的关税直接成本,但实际传导率可能较低 [2][15] - 关税对企业利润率有下行风险,早期财报结果对利润率前景的信号不一 [2] - 关税尚未对整体销售预测和企业支出预期产生重大影响,但各行业投资支出有差异 [2][32] 3. 各行业表现 - 周期性行业疲软将被特殊增长行业的强势抵消,能源、材料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盈利下降,科技和通信服务行业盈利增长 [9] - 各行业资本支出预测有差异,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资本支出估计上调,其他行业下调 [32] 4. 盈利和估值预测 - 预计2025年S&P 500 EPS增长7%,利润率扩张35个基点至11.9%,2026年继续增长7% [2][38] - 与分析师共识和策略师预测相比,该预测略高 [38] 5. 市场表现和情绪 - S&P 500本周上涨3%创历史新高,预计未来12个月回报5%至6500点 [3] - 投资者情绪指标和资金流向反映市场情绪和资金动态 [48][52] 6. 经济增长和利率 - 经济学家预计2025年和2026年名义GDP平均增长4.5%和5.0% [26] - 市场对短期和长期利率的定价反映利率预期 [59] 7. 行业和主题表现 - 各行业表现差异较大,信息技术、金融和通信服务行业表现较好,能源和医疗保健行业表现较差 [93] - 主题篮子表现反映不同主题的市场表现 [98] 8. 全球宏观研究预测 - 对全球各类资产的未来表现进行了预测,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和商品等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