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乌合之众》
icon
搜索文档
小小宋 向各位叔叔阿姨问好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10-09 07:59
关于行业 - 金融行业看似高大上 但手上沾了一些创始人的"鲜血" [18] - 进入金融行业不完全是由于兴趣使然 [18] 关于职业发展 - 应完全基于兴趣去从事一个行业 [19] - 要把爱好变成可以谋生的工具 通过深入研究成为专家 [19] - 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就和物质财富 很小部分取决于努力程度 很大部分取决于稀缺性以及为目标客户提供的价值 [19] - 在自媒体时代 人格魅力远高于专业能力 预计未来人格魅力会越来越重要 [19] 关于教育与成长 - 好的教育是指不灌输只启蒙 不强加观点而呈现世界的多样性 人生的可能性 人性的复杂性 供其自主选择想成为的样子并构建自己的人格魅力 [19] - 应广泛阅读 包括《穷查理宝典》《纳瓦尔宝典》以及《弟子规》《了凡四训》等书籍 [20] - 在形成初步世界观和价值观后 应结合作者历史背景客观看待《厚黑学》《乌合之众》等内容 [20] - 引用段永平观点 认为人终将会成为本来该成为的那个人 希望其能不经历特别多挫折就找到"真我" [20]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和傻子共振
洞见· 2025-08-27 20:3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许朝暮 来源: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 朗读音频 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做过一个电梯实验。 他要求几位实验助手进入电梯,并背对着电梯门站立。 紧接着,一群不知情的被试者,先后前来搭乘电梯。 被试者刚一进来,就惊讶地发现,所有人竟都反常地背对着门。 被试者感到格外困惑与不安,反反复复地看看其他人,又看看电梯门。 几秒钟后,被试者也犹犹豫豫地转过身,融入了看似荒谬的群体之中。 不需要言语、威胁或奖励,仅仅是群体一致的行为本身,就足以让人抛开理智,人云亦云。 不禁想起勒庞在百年前说过的那句话:"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域,随时听命于一切暗 示。" 作为"群体心理学大师",勒庞深刻剖析了从众心理的根源,并记录到了《乌合之众》一书中。 作家梁实秋读完这本书后感慨: "人多势众的时候,往往是不讲道理的。" 人群,是庸者的避风港,也是智者的坟墓。 ...
信息爆炸式增长的莎士比亚时代|荐书
第一财经· 2025-05-16 09:34
书籍《害马之群》核心观点 - 该书挑战了以勒庞《乌合之众》为代表的传统群体研究范式,传统研究将群体视为一个失控的有机整体,相对忽视了对群体中具体个体的观照[3] - 作者凯文·R.墨菲的研究焦点在于群体中的具体个体行为方式及其与群体状态的关系,认为当群体或组织的整体环境被破坏时,会纵容甚至助长其中成员的不当行为[4] - 核心论点是“害马之群”会使得原本好的成员变成坏的成员,好人难以立身并容易堕落为坏人的同伙[4] 书籍《莎士比亚时代的英格兰》核心观点 - 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现代感,原因在于其创作所处的16至17世纪的欧洲也处于一个激烈的社会转型期,与当今世界有相似之处[1][5] - 本书聚焦于莎士比亚的写作背景和当时观众的观剧背景,旨在为当代读者理解莎翁戏剧还原历史化语境[6] - 作者通过阐述早期现代英格兰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国际背景和文化,并与戏剧原文相互印证,展示了那个信息爆炸、文化缤纷的转型时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