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

搜索文档
除了被嘲,今年音综到底还有没有搞头?
36氪· 2025-06-03 08:14
音乐综艺行业现状 - 行业普遍依赖高价采买热门歌曲翻唱权,单曲版权费用动辄数十万至上百万元,形成"隐形内卷" [1][18] - 主流音综采用"流量艺人+热歌翻唱"模式,但内容趋同导致审美疲劳,难听等话题阅读量突破100亿次 [14][18] - 成本结构失控:版权费(如周杰伦歌曲授权费达100-150万元)、流量艺人出场费、宣发成本攀升,导致市场被综N代垄断 [16][18][20] 《亚洲新声》创新模式 - 节目定位差异化:聚焦Z世代新人原创/小众歌曲,横跨九国音乐人竞演,弱化流量依赖 [21][23][26] - 制作资源倾斜:预算投向跨国邮轮实景舞台(上海至香港航线)、专业音乐团队(梁翘柏任总监),强化Live质感 [11][13][21] - 选手构成突破:如日本17岁摇滚歌手迷悠奈(Fuji Rock音乐节经历)、ACG歌姬中林芽依,中国选手涵盖演歌/摇滚/百老汇等多种风格 [4][6][8][10] 行业转型方向 - 内容资产构建:需从短期流量转向垂类深耕,如《乐夏》培育乐队文化、《浪姐》重塑中年女性议题价值 [24][26] - 价值链延伸:探索多元音乐风格、挖掘新人、立体呈现作品与个人风格,建立更高审美标准 [26][28][29] - 可持续逻辑验证:《亚洲新声》通过原创音乐+多文化交汇尝试打破同质化,但需验证商业模式可复制性 [23][28][29] 典型案例分析 - 失败案例:张靓颖&王以太翻唱《跳楼机》因歌词/编曲争议被嘲,表演效果未达预期 [14][15] - 成功范式:迷悠奈原创曲《轻飘飘》展现Z世代情绪表达,中林芽依《春梦》融合ACG与主流音乐审美 [4][6][21]
“红椅子”再现,《中国好声音》“重生”?《亚洲新声》对阵《歌手》,年轻新人能否撼动老牌音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5 19:37
音乐综艺市场竞争格局 - 爱奇艺新推出音乐综艺《亚洲新声》于5月23日上线 与湖南卫视《歌手2025》、浙江卫视《天赐的声音6》正面竞争 [1][3] - 音乐类综艺节目在2024年市占率达18% 与旅游类节目并列成为市占率最高的综艺类型之一 [7] - 《歌手》《天赐的声音》等王牌节目面临"综N代"带来的观众审美疲劳 创新性音综开始突围 [7][8] 《亚洲新声》节目特点 - 节目聚焦亚洲范围内20岁至25岁青年歌手 摒弃知名歌手与流量艺人 [4] - 采用"亚洲青年歌手跨国对抗+邮轮巡演"形式 辗转新加坡、日本大阪、中国香港等地 [3][4] - 总导演金磊、总编剧陆伟等来自《中国好声音》创始团队 被网友认为是《中国好声音》"重生版" [6] 赞助商情况 - 加多宝作为独家冠名商 十年前曾赞助《中国好声音》第一季6000万元 随后三年冠名费分别涨至2亿元、2.5亿元、3亿元 [1][11] - 目前除加多宝外 仅有皇家美素佳儿作为联合赞助品牌 [1][11] - 《歌手2025》冠名商为加多宝"老对手"王老吉 [6] 行业发展趋势 - 音综外延不断扩展 许多"综N代"靠强大IP占据市场但难逃颓势 [7] - 创新性音综如《乐队的夏天》上线便火爆出圈 带火一众乐队 [8] - 爱奇艺2023年第三季度综艺招商额同比增长67% 但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2% [8] 节目商业前景 - 节目在舞台设计、国际版权、后期包装方面投入明显加码 [12] - 能否复制《乐队的夏天》的成功路径尚需时间验证 [8][12] - 平台需要具有"新模型"的内容产品而非仅是"新节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