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新声》
icon
搜索文档
音综狂飙暑期档,但没什么搞头
36氪· 2025-07-07 11:37
暑期档音综市场概况 - 暑期档音乐类综艺数量多达六档,远超其他品类,呈现霸屏周末趋势 [1] - 电视台方面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浙江卫视《天赐的声音第六季》未收官即推出《闪光的夏天第二季》,东方卫视推出全新厂牌《亚洲新声》,湖南卫视持续运营《歌手2025》 [1] - 长视频平台同步布局:爱奇艺《新说唱2025》回归,腾讯视频推出全女音综《让我来唱》 [1] 音综内容创新特点 - 《歌手2025》采用直播竞演形式,结合传统唱将与新生代流量,兼具新鲜感与话题度 [2] - 《天赐的声音》主打"抖音神曲再改造",通过专业歌手演绎大众化选曲,更易产生爆款歌曲 [2] - 《新说唱2025》强化竞技性并新增真人秀环节,垂直吸引说唱圈层受众 [2] - 《闪光的夏天》聚焦乐队文化,结合音乐节场景并升级舞台制作,侧重培养年轻音乐人 [3] - 《亚洲新声》首创海上游轮巡演模式,跨国音乐文化碰撞 [5] - 《让我来唱》创新采用全女性素人选手+直播赛制,形式多变且强化女性视角 [5] 市场表现与困境 - 音综数量激增但市场反馈低迷,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仅《歌手2025》进入六月综艺播放量TOP5,《新说唱2025》位列TOP10,其余音综未进TOP20 [7] - 行业面临爆款率持续走低问题,垂直细分策略导致受众圈层化,小众音乐门槛削弱全民性 [8] - 历史对比显示音综已从《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全民狂欢转向特定圈层内容 [8] 破局方向分析 - 《天赐的声音第六季》通过大众化选曲策略,在QQ音乐产生多首百万收藏歌曲(如《九万字》《我很快乐》),验证大众审美路线可行性 [10] - 当前音综过度依赖形式创新(如直播、全女阵容)和话题炒作,但音乐作品传播力不足 [10] - 行业需回归音乐本体,提升"造爆曲"能力而非制造话题,内容资产才是核心竞争力 [10]
复盘2025综艺市场上半年,谁讲好了「确定力大于一切」的故事?
36氪· 2025-07-02 20:18
内容供给与热度 - 2025年上半年综艺市场内容供给稳定,爱优腾芒四大平台排播密集,部分平台实现一周七天均有综艺更新,爱奇艺《新说唱2025》首播热度破9500 [1] - 综N代和创新综艺同步发力,爱奇艺新综艺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第一,Top5占4席,Top10占6席,《一路繁花》获S+评级 [1] - 《种地吧3》45次拿下爱奇艺热度日冠,10次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日冠,助农直播单平台观看近200万人次,带货30000件产品销售额超190万元 [7] 综N代创新表现 - 《种地吧3》创新模式,让"十个勤天"探索特色农业项目,强化助农责任,搭建"移动式田野" [5] - 《新说唱2025》打出"哈圈洗牌"主题,加入After party环节,开播13天获S+认证,连日霸榜抖音综艺榜TOP1 [7] - 《开始推理吧3》以群像塑造带动新看点,《哈哈哈哈哈5》半换嘉宾碰撞出火花 [9] 创新IP突破 - 跨龄旅行真人秀《一路繁花》首期爱奇艺热度破8000,全网热搜超2000个,包揽所有第三方数据平台TOP1 [12] - 音综《亚洲新声》集合亚洲新声代歌手同场竞技,恋综《恋爱兄妹》加入家人视角掀起嗑糖热潮 [14] - 经营真人秀《微笑一号店》线下落地引发打卡热潮,哈尔滨官媒参与互动 [17] 内容创作趋势 - 音综回归音乐本质,《歌手2025》延续直播one take模式,《亚洲新声》强化专业评审机制 [15] - 垂类综艺精准输出,《微笑一号店》完成35位素人创业之旅,线下咖啡店引发参与热情 [17] - 快综明确快乐定位,《一见你就笑》以"开心得不要不要"为口号,《哈哈哈哈哈5》贡献爆笑名场面 [17] 商业化表现 - 综艺赞助稳定,综N代普遍揽获5-6个品牌赞助,《种地吧3》赞助数高达10+ [1] - 伊利保持最大金主地位,美团拿下《一路繁花》等四档头部综艺冠名,蒙牛、加多宝等品牌回归 [1] - 饮料、互联网和服装配饰行业占据综艺品牌曝光时长前三,外星人、景田、伊利金典领跑饮料类 [31] 营销创新 - 《一路繁花》引发年轻观众共鸣,美团推出同款路书和定制页面,带动外卖晒单行为 [21] - 《种地吧3》与天猫合作打造十大节气直播和小游戏,实现长+短+直全链路营销 [26] - 豪士签下"十个勤天"代言,开展直播、探厂和品牌大会强化全域影响力 [29] 品牌合作策略 - 新品牌果立方、活力维他命通过《恋爱兄妹》《微笑一号店》首度出击 [31] - 成熟品牌加多宝通过《亚洲新声》找到出海增量,统一冰红茶借《新说唱2025》强化年轻形象 [33] - 后陡门HOLDOUMEN自创潮牌进入服装配饰曝光时长前三 [31]
《歌手》回归,《亚洲新声》开唱,但广告主这波还能“回血”吗?
36氪· 2025-06-20 11:08
音综市场现状 - 音综占据黄金档35%收视份额,商业价值在各品类中表现突出[1] - 优爱腾芒四大平台推出《歌手2025》《亚洲新声》《声声不息·大湾区季》等重磅音综[1] - 平台面临结构性挑战:优酷面临市场化竞争压力,腾讯视频缺乏大综艺IP,爱奇艺缺少长线音综,芒果TV老IP价值消耗[17] 品牌营销困境 - 传统传播模式显疲态,观众注意力碎片化导致品牌记忆度下降[5] - 单期节目歌曲版权费达10-15万元/首,部分高达100-150万元,整体制作成本高昂[11] - 典型失败案例:谢添地品牌过度曝光引发观众误解,百岁山"机械露出"缺乏内容关联[11][13] 创新营销案例 - 蒙牛酸酸乳通过"提酸酸乳回家"节目梗实现自然传播,融入节目语言系统[6] - 乐事在《种地吧3》打造"春收马铃薯"主题营销,实现从内容到电商的闭环转化[24] - 芒果TV构建"院人宇宙"IP,通过会员+单集付费+衍生品牌电商拓展变现通路[17] 平台转型策略 - 腾讯推出"微综艺计划",以轻量内容提升单用户付费效率[17] - 营销模式向三大维度进化:线上互动转化、线下场景还原、社交UGC裂变[20][21][22] - 行业趋势从"贴片式曝光"转向"内容共创",强调品牌价值观植入和长期IP培育[19] 行业发展趋势 - 综艺营销进入"融"时代,品牌需前置参与内容共创而非被动等待曝光[27] - 有效营销需满足平台降本增效、品牌精准ROI、观众参与感的三方需求[27] - 成功案例显示强内容关联性比单纯曝光更能形成持久品牌记忆[24][26]
除了被嘲,今年音综到底还有没有搞头?
36氪· 2025-06-03 08:14
音乐综艺行业现状 - 行业普遍依赖高价采买热门歌曲翻唱权,单曲版权费用动辄数十万至上百万元,形成"隐形内卷" [1][18] - 主流音综采用"流量艺人+热歌翻唱"模式,但内容趋同导致审美疲劳,难听等话题阅读量突破100亿次 [14][18] - 成本结构失控:版权费(如周杰伦歌曲授权费达100-150万元)、流量艺人出场费、宣发成本攀升,导致市场被综N代垄断 [16][18][20] 《亚洲新声》创新模式 - 节目定位差异化:聚焦Z世代新人原创/小众歌曲,横跨九国音乐人竞演,弱化流量依赖 [21][23][26] - 制作资源倾斜:预算投向跨国邮轮实景舞台(上海至香港航线)、专业音乐团队(梁翘柏任总监),强化Live质感 [11][13][21] - 选手构成突破:如日本17岁摇滚歌手迷悠奈(Fuji Rock音乐节经历)、ACG歌姬中林芽依,中国选手涵盖演歌/摇滚/百老汇等多种风格 [4][6][8][10] 行业转型方向 - 内容资产构建:需从短期流量转向垂类深耕,如《乐夏》培育乐队文化、《浪姐》重塑中年女性议题价值 [24][26] - 价值链延伸:探索多元音乐风格、挖掘新人、立体呈现作品与个人风格,建立更高审美标准 [26][28][29] - 可持续逻辑验证:《亚洲新声》通过原创音乐+多文化交汇尝试打破同质化,但需验证商业模式可复制性 [23][28][29] 典型案例分析 - 失败案例:张靓颖&王以太翻唱《跳楼机》因歌词/编曲争议被嘲,表演效果未达预期 [14][15] - 成功范式:迷悠奈原创曲《轻飘飘》展现Z世代情绪表达,中林芽依《春梦》融合ACG与主流音乐审美 [4][6][21]
“大音综”洗牌进行时,长视频远航博弈再迎卡位战
36氪· 2025-05-28 07:34
综艺市场格局 - 《歌手2025》首期CVB收视率0.42,第二期0.45,连续两期登顶同时段省卫收视榜首,70后、80后观众收视贡献值双双破1 [1] - 截至第二期播出次日12点,《歌手2025》共获全网热搜5386个,相关节目话题获得微博双榜18个"爆"级传播热度 [1] - 爱奇艺推出《亚洲新声》,首创"邮轮巡演+跨国竞演"模式,吸纳32组来自亚洲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00后新声歌手 [8] 平台竞争态势 - 芒果TV国际APP 2024年总下载量从2023年1.3亿增长至2.61亿,收入从6200万元增长至1.41亿元,实现"双倍增" [11] - 爱奇艺国际版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30%,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0%,日均会员数创历史新高 [12] - 腾讯视频国际版WeTV同步上线《创造营亚洲 2》,自制综艺将成为其未来发力方向 [18] 内容创新与争议 - 《歌手2025》首发阵容国际化程度提升,海外歌手人数达三位,分别代表美国乡村、日本流行和欧美流行音乐类型 [13] - 单依纯夺冠引发争议,单依纯 难听登上微博热榜,观众批评其演唱"技巧过满,情感欠缺" [5] - 《亚洲新声》首期产出多个"神仙打架"名场面,展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性 [10] 国际化战略布局 - 芒果TV与越南YeaH1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出越南版《披荆斩棘的哥哥》等节目并取得亮眼成绩 [12] - 爱奇艺计划推出《中文泰酷啦》等跨越多个海外市场的项目,加码海外自制综艺 [16] - 芒果精品每年海外版权发行收入3000多万元,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收入5000多万元 [13]
“红椅子”再现,《中国好声音》“重生”?《亚洲新声》对阵《歌手》,年轻新人能否撼动老牌音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5 19:37
音乐综艺市场竞争格局 - 爱奇艺新推出音乐综艺《亚洲新声》于5月23日上线 与湖南卫视《歌手2025》、浙江卫视《天赐的声音6》正面竞争 [1][3] - 音乐类综艺节目在2024年市占率达18% 与旅游类节目并列成为市占率最高的综艺类型之一 [7] - 《歌手》《天赐的声音》等王牌节目面临"综N代"带来的观众审美疲劳 创新性音综开始突围 [7][8] 《亚洲新声》节目特点 - 节目聚焦亚洲范围内20岁至25岁青年歌手 摒弃知名歌手与流量艺人 [4] - 采用"亚洲青年歌手跨国对抗+邮轮巡演"形式 辗转新加坡、日本大阪、中国香港等地 [3][4] - 总导演金磊、总编剧陆伟等来自《中国好声音》创始团队 被网友认为是《中国好声音》"重生版" [6] 赞助商情况 - 加多宝作为独家冠名商 十年前曾赞助《中国好声音》第一季6000万元 随后三年冠名费分别涨至2亿元、2.5亿元、3亿元 [1][11] - 目前除加多宝外 仅有皇家美素佳儿作为联合赞助品牌 [1][11] - 《歌手2025》冠名商为加多宝"老对手"王老吉 [6] 行业发展趋势 - 音综外延不断扩展 许多"综N代"靠强大IP占据市场但难逃颓势 [7] - 创新性音综如《乐队的夏天》上线便火爆出圈 带火一众乐队 [8] - 爱奇艺2023年第三季度综艺招商额同比增长67% 但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2% [8] 节目商业前景 - 节目在舞台设计、国际版权、后期包装方面投入明显加码 [12] - 能否复制《乐队的夏天》的成功路径尚需时间验证 [8][12] - 平台需要具有"新模型"的内容产品而非仅是"新节目" [12]
加多宝独家冠名《亚洲新声》 海上启航多国音乐人点燃跨国舞台
中国食品网· 2025-05-16 16:14
节目概况 - 亚洲首档跨国歌手文化交流节目《亚洲新声》在香港举行海上发布会 张靓颖、古巨基、张智霖等中外知名歌手参与揭幕 [1] - 节目以音乐为纽带实现跨文化共鸣 加多宝作为独家冠名品牌与亚洲多国音乐人合作 [1] - 节目创新性地将舞台设在邮轮上 "邮轮巡演+跨国竞演"模式使其成为第二季度最具话题潜力的新综艺 [9] 节目内容与特色 - 新生代音乐力量与资深唱将深度交流 围绕音乐审美与创作理念展开碰撞 音乐成为无国界的共通语言 [4] - 节目不仅是音乐展示 更是文化深度对话和亚洲年轻音乐人的梦想孵化地 [6] - 节目挖掘亚洲新锐音乐人才 搭建国际舞台促进多元文化碰撞 特别聚焦00后新锐唱将 [6] 品牌合作与营销 - 加多宝围绕"畅饮加多宝 唱响亚洲新声"主题深度参与节目内容共创 [9] - 品牌以音乐为媒介沿海上丝绸之路输出中华传统养生理念 为"怕上火 喝加多宝"注入新时代表达 [9] - 加多宝与音综高度适配 通过节目助力华语文化走向世界 促进文明互鉴 [9] 播出安排 - 节目即将在爱奇艺及东方卫视上线 加多宝将与观众共同见证音乐新生力量的崛起 [13]
《歌手》vs《亚洲新声》,2025又见电视音综的巅峰对决?
36氪· 2025-05-16 08:22
电视台音综市场竞争格局 - 湖南卫视《歌手2025》与东方卫视《亚洲新声》形成顶级音综对打局面,重现"神仙打架"的黄金年代 [1][4] - 《歌手2025》首发阵容包括林志炫、单依纯等8位中外歌手,首期即采用8进7刺激赛制 [2] - 《亚洲新声》是亚洲首档跨国歌手文化交流节目,覆盖中日越新马五大赛区,采用"邮轮巡演+跨国竞演"创新模式 [4] 《歌手2025》节目亮点 - 节目目标延续《歌手2024》收视神话,去年节目成功带动全民音综热潮 [6] - 三大核心看点:新人单依纯冲冠机会、中外歌手"守国门"对抗、直播真唱的偶发戏剧性 [9][11][15] - 日本歌手安良城红、美国歌手米奇·盖顿等国际选手实力强劲,中国选手面临挑战 [12] - 节目获得蒙牛酸酸乳、VIVO手机等六大品牌赞助 [25] 《亚洲新声》创新突破 - 首创全亚洲范围歌手选拔,契合综艺出海风潮,打造"新一代亚洲歌王"概念 [18][20] - 导师阵容包括Jessie J、张靓颖等国际化组合,节目获王老吉冠名支持 [4][25] - 通过"海上丝路"邮轮巡演创新音综场景,突破传统模式局限 [20] 行业发展趋势 - 电视台音综重新展现顶级制作能力,有望重返黄金年代 [22] - 直播真唱成为行业新标准,增强节目真实性与话题性 [15] - 跨国合作与创新模式成为音综突破同质化的关键路径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