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爱情》

搜索文档
余华作品再次登上话剧舞台,“爱情”到底要说些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08 14:44
话剧《古典爱情》制作与演出 - 孟京辉将余华1988年短篇小说《古典爱情》搬上话剧舞台,这是两人继《活着》《第七天》后第三次合作 [1][3] - 该剧在2025阿那亚戏剧节作为开幕大戏演出,门票提前售罄,首演因观众过多延迟开演 [3] - 8月6日至10日将重返北京蜂巢剧场 [3] 艺术风格与舞台设计 - 舞美设计充满先锋特质:几何迷宫空间、梯子书架、土壤、钢琴等元素构建抽象场景 [3] - 德国艺术家GolemKIon VIII运用动态捕捉技术呈现"饥饿寓言",灯光与骨骼投影营造炼狱奇观 [7] - 独立乐队EBvirus融合电子与古典乐,强化角色精神分裂与命运齿轮的隐喻 [3][7] 内容改编与主题表达 - 原著打破才子佳人传统范式,加入人吃人、掘坟复生等残酷情节,结局体现失而复得的终极绝望 [5] - 孟京辉在改编中穿插《鲜血梅花》故事线,通过多时空切割舞台呈现后现代虚无感 [7] - 余华称创作初衷是戏仿冯梦龙小说但颠覆传统,"要来一个他杀",探索人性贪婪与矛盾 [5][8] 主创艺术理念 - 孟京辉认为先锋是"前倾姿态"而非结果,改编坚持个人风格,强调"古典方式+永恒爱情"的核心 [9] - 余华主张作品灵魂在于"时间处理"而非外貌,如《许三观卖血记》用三场骂戏跨越十年 [10] - 两人合作始于《活着》,余华给予导演绝对改编自由,认为原著应成为导演自我发现的题材 [9] 市场反响与文化影响 - 阿那亚演出现场有观众因剧情残酷啜泣,印证作品情感冲击力 [7] - 余华观察到《活着》持续畅销,意大利版上市27年后仍居书店畅销柜台,被评价"教会如何不死" [11] - 莫里哀戏剧《唐璜》在当代的先锋演绎佐证伟大作品需具备跨时代先锋性 [10]
阿那亚戏剧节呈现国际戏剧美学新潮流
新华社· 2025-06-29 20:50
戏剧节概况 - 2025阿那亚戏剧节于6月29日在河北秦皇岛闭幕 为期11天 [1] - 来自12个国家的29部特邀作品参与 包括中国 法国 英国 德国 荷兰 比利时 挪威 意大利 希腊 西班牙 奥地利 波兰 [1] - 主题为"情感和理智" 旨在呈现国际戏剧美学新潮流 [1] 戏剧节板块设置 - 延续四大板块 包括"戏剧艺术" "跨界艺术" "生活艺术" "公共艺术" [2] - 包含八个戏剧类别 分别为"戏剧剧场" "舞蹈剧场" "荒诞戏剧" "肢体戏剧" "声音戏剧" "人偶戏剧" "互动戏剧" "材料戏剧" [2] - 艺术总监孟京辉表示 目标是构建展现世界戏剧风貌的平台 以全球化视角呈现戏剧与社会 时代 文明的对话 [2] 主要戏剧作品 - 国际开幕大戏为法国北方剧院的《唐璜》 通过肢体动作诠释莫里哀经典剧作 [4] - 国内开幕大戏为孟京辉导演的《古典爱情》 采用"反古典"表演技法演绎余华的后现代爱情故事 [4] - 闭幕大戏包括法国编舞家玛姬·玛汉的《五月May B》 灵感来自贝克特作品 探讨生命主题 [6] - 另一部闭幕大戏为比利时OG剧团的《谢谢谢谢》 通过视角转换探讨生活本质 [6] 跨界艺术活动 - 举办"候鸟300"综合艺术展 [9] - 其他活动包括环境戏剧朗读 戏剧工作坊 戏剧放映 对话交流 装置艺术展 巡游等 [10]
客流量变销量 多元消费场景激活消费增长“新密码”
央视网· 2025-06-28 11:49
阿那亚戏剧节概况 - 河北秦皇岛阿那亚戏剧节汇集来自中国、法国、英国等12个国家的艺术团队,呈现多种形式的艺术盛宴 [1] - 法国北方剧院开幕大戏《唐璜》在沙滩演出,通过灵动的舞台调度与沉浸式互动赋予古典作品现代魅力 [3] - 戏剧节突破剧场限制,将演出延伸至海滩、露天广场等自然场景,如海边剧目《海边的欧律狄刻》结合晨光与舞台光影 [5] 演出规模与内容 - 戏剧节在15个特色剧场空间举办94场演出,涵盖戏剧剧场、荒诞戏剧、肢体戏剧等多种形式 [7] - 重点剧目包括改编自余华小说的《古典爱情》、英式喜剧《买单》、波兰科幻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鸡毛之地》 [7] - 设有"候鸟300"、装置艺术和巡游等跨界活动,拓展戏剧多维表达 [7] 消费场景与客群表现 - 戏剧节构建文化、购物与休闲融合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吸引大量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8] - 典型游客案例显示单次消费约3000元(10张演出票),并额外投入艺术体验及打卡文化地标(礼堂、孤独图书馆) [8] - 社区配套服务(餐饮、市集、文化空间)完善推动消费热度,戏剧节期间整体客流上涨50% [9] - 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20%,25至35岁女性用户占比显著 [9] 运营数据 - 戏剧节期间日均入园人数超3万人,11天总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 [10] - 人均消费超800元,反映较高客单价水平 [10]
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正式落户“国际滨”
杭州日报· 2025-06-24 10:33
公司动态 - 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正式落户杭州滨江区,成为公司在"国际滨"的首个据点 [1] - 公司在杭州滨江区"电魂自在里"文化空间打造戏剧基地,计划开展常态化戏剧活动并推出经典剧目和原创作品 [1] - 公司最新戏剧作品《古典爱情》在2025阿那亚戏剧节全球首演,并将于7月26日、27日在杭州公演 [2] 业务发展 - 自2010年起,公司以杭州蜂巢剧场为基地持续上演《恋爱的犀牛》等经典先锋戏剧 [1] - 2023年起连续两年将滨江区作为杭州当代戏剧季主阵地,2024年新作品《看不见的城市》作为开幕大戏反响热烈 [1] - 《古典爱情》是公司与作家余华继《活着》《第七天》后的第三次合作 [2] 产品创新 - 《古典爱情》打破传统爱情剧模式,采用古希腊悲剧式结局和后现代解构手法 [2] - 作品创新性引入实时动态捕捉互动装置,实现灯光、音效、影像与演员动作的实时联动 [2] - 作品技术应用与滨江区科技创新气质高度契合 [2] 战略布局 - 2016年在北京之外首个专属剧场杭州蜂巢剧场开业,2025年完成杭州滨江区工作室布局 [1] - 公司定位杭州为兼具古典底蕴与创新活力的城市,滨江区为文化科技融合前沿阵地 [1] - 工作室计划成为连接先锋艺术与公众的桥梁 [1]
图书馆和沙滩成为戏剧舞台,艺术是未来人生的解决方案?
第一财经· 2025-04-28 17:13
2025阿那亚戏剧节概况 - 2025阿那亚戏剧节将于6月19日至6月29日举行,延续将非戏剧空间转化为表演场地的特色,包括图书馆、沙滩、马会、美术馆及海水等[1] - 戏剧节以"情感和理智"为主题,汇集13国16部国际作品及13部国内剧作,40位导演在15个剧场呈现94场演出,涵盖八大戏剧类型[3] - 开幕式演出为法国北方剧院《唐璜》,孟京辉改编余华小说的《古典爱情》及陈明昊"海边自然实验"系列第三部《海边的欧律狄刻》为亮点剧目[3] 特色活动与艺术形式 - "37°2环境戏剧朗读"突破传统舞台限制,融合文学、环境感知与情境朗读[4] - "候鸟300"项目招募300位创作者进行300小时跨领域艺术共创,涵盖影像、音乐、装置等,场地由建筑师马岩松设计[4] - 闭幕剧目为法国编舞家玛姬·玛汉的经典作品《五月May B》,灵感源自贝克特荒诞派戏剧[6]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阿那亚戏剧节通过海边独特场景打造戏剧乌托邦,成为继乌镇戏剧节后又一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戏剧IP[6] - 公司定位阿那亚为"文化容器",通过戏剧节等艺术活动满足用户精神需求,强化社区文化属性[6] - 戏剧节强调沉浸式体验,如凌晨日出剧场演出、暴雨中观剧等,将戏剧融入日常生活场景[6][7] 运营特点与挑战 - 户外演出面临天气干扰等不确定性,但公司将其视为戏剧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7] - 戏剧节通过多元化场地利用(如马场、健身房剧本朗读)实现"戏剧无处不在"的理念[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