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之脊梁》
icon
搜索文档
构建全链路、全场景、全球化的出版融合新格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09:56
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 塑造出版融合发展新动能 - 融合发展是出版界的共同命题,传统出版需深度融合数字化研发头部企业如DeepSeek,浙江出版集团已布局线上营销渠道,孵化粉丝超400万账号和年营收超5000万营销号,与外部大V合作书籍《国之脊梁》年销超250万册 [2][3] - 出版融合需立足自身优势(知识传播与服务)、尊重市场规律(产业化可持续)、采用"小切口大文章"策略,避免项目成为半落子工程 [3] - 融合探索核心思路为整合资源满足用户需求,构建适配自身的数字底座与创新体系,以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不追求高精尖技术 [4] - 出版一体化发展需以用户为中心、场景为引擎、生态为支撑,打破单一形态实现螺旋式产业循环,需技术驱动、平台支撑、生态整合形成自主可控创新链条 [4] 创新打造融合精品项目 持续优化出版供给体系 - 化学工业出版社走"专精特深"路径,转型为新技术驱动知识服务机构,坚持内容为王理念(内容即资源、价值与服务) [6] - 教育类出版需守正创新,深耕内容质量同时以科技赋能构建智能教育生态,数字教材应与纸质教材同部署同规划,需顶层设计推动数字素养培养 [6][7] - 出版深度融合核心在于将内容转化为高价值数据资产,数据驱动生产服务,推动智能化内容生态系统,编辑思维在模态信息转换中仍关键 [7][8] - 通用AI将引领信息表达革命,出版业需立足"智能化+IP生态+全球化"三位一体战略,打通线上线下推动跨界联动 [8] 大力培养融合发展优秀人才 推动培育出版业新质生产力 - 行业需在实战中培养复合型人才(如工具书数字化案例),通过用户需求倒逼内容生产,采用学科驱动与用户需求双轮驱动模式 [9][10] - AI时代需定义问题的创造力人才和指挥AI单兵的指挥官,未来电子设备AI化要求出版社关注用户体验与新载体合作 [11] - 人才培养需构建跨学科体系(技术+内容),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双导师制+项目制),重点培养"技术+内容+运营"复合能力 [12] - 未来出版业需六边形战士型综合素质人才、领域专家及精通出版专业者,高校需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出版与核心发展要素融合教学 [13]